崇州实施“四个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不松懈,复工复产加速度!崇州市按照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建设“两线”作战的要求,实施“四个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复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3月18日,崇州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稳中向好,规模以上企业共209家,复工复产率达100%;重点建设项目151个,复工复产率达100%;规模以上商贸流通服务业36家,复工复产率达95%;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批发企业2家,药品零售企业518家,复工复产率达100%。

崇州实施“四个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政策保障

纾解中小企业困难

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渡过难关,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崇州市出台《崇州市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7条政策措施》,该政策通过“补、保、降、稳”四大措施,从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补齐短板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稳定居民消费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稳定农业生产等方面关注企业稳定发展。

同时,为了切实推动企业、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根据成都市要求,崇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据介绍,专项行动深入落实“服务专班+服务专员”制度,功能区管委会在原有“三级”网格化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组成200余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园内企业,重点督导防控工作落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促进稳产满产。为更好发挥“一对一”服务专员作用,功能区组织开展联络员专题业务培训,还建立了业务“传帮带”、日常管理、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确保“服务专员”任务明、责任清、工作实。截至目前,“服务专员”已收集11大类问题共187个,其中,已现场协调解决139个,正在协调解决48个。

崇州实施“四个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司法保障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力之源,依法帮助企业化解纠纷、防范风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践行司法为民、服务保障大局的应有之义。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崇州市司法部门自觉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以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强化司法服务保障职能,全力护航全市一流营商环境创建。

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崇州市法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惩疫情违法犯罪修复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崇州市公安局印发《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崇州市检察院及时制发《关于立足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

崇州市法院采取归口管理、集中研判等措施,提高案件质量、效率和效果。依托四川微法院APP、网上诉讼服务中心、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等线上平台,畅通网上立案、网上调解,加大远程庭审、网上庭审、电子送达、智慧执行等运用力度,以疫情防控期间的非接触式审判为契机推动电子诉讼的全面实现,真正做到网上办、立即办,办事群众“一次也不跑”。

崇州市公安局设置服务专线,接听企业或群众的来电,及时把企业或群众的办事要求落实到人头,定期对办理情况追踪回访,确保公安服务企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崇州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对企业紧缺工人和人才,开展招工引才综合配套服务,从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快捷服务。为有接送返岗员工包车、运输防疫物资、开工作业批量运输的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交通出行保障,对保障路线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快撤快处,确保安全、畅通。并要求属地派出所与辖区企业建立联席机制,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交通出行、治安秩序、内部安全保障。

崇州市检察院从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复工复产违法犯罪、深化民事审判和执行监督、推进行政检察监督、拓展公益诉讼监督渠道、参与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化解涉企纠纷矛盾等八个方面,对有关工作进行细致安排,并通过两微一端、送法进企业、在政务服务大厅投放等途径向社会公布。

崇州实施“四个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效率保障

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崇州市行政审批局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出两大项举措。一是便捷市场准入,提供全程网上办理;二是进行容缺办理,非关键性材料不齐全的企业,先办理行政许可,让企业后补申请材料。

与此同时,在审批工作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开启“24小时超市”服务模式,启动科室联动机制,针对审批涉及六类审批业务,创建六类业务QQ服务群,为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导办、预约等服务,提升办事效率,确保企业和群众需求的及时响应。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推行“网上办”、全面推动“预约办”、大力推广“寄递办”、鼓励使用“自助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不见面”审批多种渠道。 截至3月16日,崇州市政务服务系统共计办理89145件。其中,现场办件52788件,网上办件36357件,网上办件占总量的40.78%。

为了更好更快的办好群众诉求,崇州市网络理政办建立“2+2”快速办理机制、网络理政日汇报制度,加强7*24小时值班机制。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疫情相关紧急诉求1小时内传递到承办单位,24小时内系统内办结回复。截至3月16日,崇州市网络理政办共受理群众诉求6038件,其中反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诉求2849件,占诉求总量的47.18%,上报相关信息37篇,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

崇州实施“四个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金融保障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疫情发生以后,崇州积极应对,财政部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金融纾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对接企业1401户次,发放贷款226户共计4.77亿元,切切实实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崇州市第一时间将金融机构疫情期间特殊政策汇编成《金融服务政策汇编》发放给企业,方便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金融机构,并要求按“主办行、开户行”优先提供服务的原则及时进行对接,提供“一企一策”服务给予企业解困帮助。同时,明确部门、功能区管委会、金融机构对接机制,加强统筹协调,通力合作打好银政企合力“抗疫战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崇州市各家银行积极行动,优先办理卫生防疫、医药制造与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业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供给。

人行崇州支行启动资金划拨绿色通道,及时将成都市财政划拨崇州市的疫情抗击补助款2000万元组织入库。工行崇州支行保障财政应急资金交易423笔,金额5789.62万元。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现金服务队,配备口罩、塑料手套、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用品和预防药品,对崇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上门收款、零钞兑换等服务,共上门收款1403笔,金额1258万元。农行崇州支行做好支持春耕服务,成立“农贷突击队”,通过农户生产经营环境调查、电话营销、网络宣传等多渠道服务“三农”。建设银行崇州支行聚力抗疫,积极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疫情以来,已放款223户,放款金额9077万元。

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开发新产品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务。如:建行针对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的小微企业客户,上线了纯信用“云义贷”产品,最高可授信500万元,其他担保方式3000万。民生银行为企业打造了专属服务平台“民生财运”,邮储银行信贷老客户通过手机二维码,可实现贷款30万以内无抵押、无担保的极速贷款。

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国资金融局要求各银行认真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的宗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行“一企一策”的方式全力提供融资帮助,支持其恢复生产经营。各家银行纷纷主动对接企业,积极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崇州实施“四个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结语: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当前,崇州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本次防疫复工就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崇州市各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奋力答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崇州答卷”,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不断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让崇州经济行稳致远、活力四射。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杨铠 宋永坤 崇州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