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人漸漸離開微信而選擇了頭條?

子午斜行


為什麼現在的人漸漸離開微信選擇頭條了?(這個問題似乎早前在某博客看到N條討論及回答。剛才隨手一搜索,果然如此!)

現在的人確實越來越少發朋友圈,逐漸轉移到頭條了。就本人而言~

①首先,審美疲勞。偶爾打開朋友圈,幾乎都是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的的產品廣告,有的甚至一天連發幾條,又長又臭……講真,除了有需求的顧客,真正去看廣告宣傳的人少之又少的。

有個做朝陽產業的朋友,本人發現她從不在朋友圈發品牌宣傳推介,就好奇問她。她說看到朋友圈裡別人不斷轟炸式的廣告,自己也甚覺不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她開通了一個專門跟客戶互動的微信,這樣就不會打擾到朋友圈裡的朋友。這個經商的朋友具備同理心,不招人煩,這也是一種自知與涵養。

也許有人會說自己的朋友圈自己做主,想怎樣開心怎樣來。沒錯,這確是你的自由和權利。但一個人的朋友圈,多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性情、嗜好等。或許有各種顧慮吧,擔心所發的某些情緒或心事,被人誤解或放大解讀,所以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還有一種從來都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喜歡有什麼事,直接聯繫或見面。

②微信朋友圈子較窄。這個圈子有侷限性,來來去去,一般都是一些親屬,朋友,同事,客戶,或好鄰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相對很少,或者說具備某方面特質的較少。例如,你喜歡看書、寫作、畫畫……或許你身邊的人對這些毫無興趣,或者也不具備這方面天份或潛質吧。或許你一篇原創在頭條平臺閱讀量破10w+的爆文,在微信朋友圈,他們有空也未必閱讀,或未必懂得欣賞,或許連一個點贊都吝嗇著呢。

本人現在的微信側重於聯繫工具,支付,或偶爾聊聊天吧。若彼此很熟識很老友的一般通過電話、私信或見面喝茶聊天等相處模式聯絡感情。

③而頭條就像流動的“報紙”和“知音”。頭條覆蓋面廣,包含了人文社會、時事新聞、最新熱點、政治、經濟、軍事、文學、教育、旅行、攝影、三農、體育、美術、科技、法律、心理學、天文地理等各個領域。你會發現頭條裡面匯聚著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可謂人才濟濟。不少有一定水準的大V、高手都在其中。你會發現裡面的人素質都挺不錯的,你會學到不少東西。不同專業的人士或愛好者,紛紛在頭條裡大展身手,各施其長。既可以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解答別人的疑惑;又可以彼此交流思想和心得,表達自己的見解。頭條更是廣大文學愛好者的筆耕樂園。具備一定文筆創作的網絡寫手,可以在頭條裡執筆疾書,淋漓盡致舒展你的才華。頭條很重視原創文章,推薦機制也合理。原創不易,尊重原創。

那些洗稿、抄襲,竊取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不可取,亦不恥吧。

自媒體本身就是一個可以重拾愛好,可以自由發揮個人特長的職業。在頭條這個大平臺,你可以拜讀到別人的美文,學習別人的精髓。而你的文章也可以給讀者朋友帶去絲絲的溫暖、感動或啟迪,帶給讀者朋友不一樣的悅讀體驗和心靈共鳴!贏得一群來自大江南北的讀者朋友的關注,成為你的忠實粉絲,他們每一條真誠的評論、點贊、轉發等互動,都讓你感受到被認同的快樂和小確幸,你會有一種成就感和發自內心的欣慰!

在頭條粉絲的支持與鼓勵,就是你前進的最大動力!

這些都是朋友圈不能相提並論的!

因為朋友圈圈子窄,包含的內容也不及頭條廣泛。而且朋友圈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相對也少。

所以愛好閱讀或有一定專長的人都逐漸轉移到頭條等較大平臺,不少優秀的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也就很正常了。




紫愛藍調


我就是離開微信,選擇頭條的人。有人問我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頭條就像報紙一樣,圖文並茂,好看!頭條裡既具備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學、教育、商業、三農、網購、視頻、直播等多方面的精彩內容,一個人不需要四處晃盪,只須登錄頭條,各種內容一覽無餘,基本上完全滿足各個方面的人的生活、工作需要。只要你認真閱讀,在這裡就足不出戶學到各個方面的知識。頭條內容詳實,人才濟濟,所以吸引人就不足為奇。



湖北大老方


這個問題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啊,選擇頭條和離開微信不一定衝突。看數據,微信日活近10億、頭條日活近3億,從每天使用微信的人數來看,微信還是一家獨大的應用,用頭條的人自然是沒有用微信的人多。畢竟我們的生活還是比較離不開微信,但閱讀軟件不一定非要用頭條看,知乎、騰訊、人民日報、微博都是可以的。

為什麼會用這種“有些人漸漸離開微信而選擇了頭條”的感覺,是因為和大部分現在流行的飲用來比較,抖音、火山視頻、快手、頭條這些來說,微信的用戶停留時間和精力分配都在下降。大家用微信也就是看看群聊、看看工作、支付什麼的,整體來說,逛朋友圈、發朋友圈和聊天等這些用戶行為其頻率都在下降。

打開微信估計就是瞎滑動幾下,但是打開頭條,怎麼也得閱讀幾個小時吧!

一方面是微信作為聊天軟件,確實像我是沒有很多人聊天的,然後逛朋友圈也沒有這個愛好。另一方面,微信因為尬熟的人太多,反而變得有些放不開,閱讀、分享、發表觀點這些衝動在微信不太容易滿足。所以,來頭條就比較自由,可以和幾億頭條大佬用戶互動,這裡都是人才濟濟。

-


初始值


其實很明瞭,頭條從以前的單純看新聞看視頻,發評論和粉絲互動,到現在的發文章收益,發視頻收益,開直播收益,開通悟空問答收益,和培養各領域創作者,搜索電影音樂圖片等等有獎措施極大的鼓勵了廣大民眾的參與。

每年的發財中國年有獎活動超越了所有的互聯網軟件,旗下的抖音,快手,西瓜,火山,多閃,皮皮蝦拍視頻軟件也遠遠超越了微信,微信拍視頻只能拍十秒,能拍出什麼效果來?如果微信不是支付功能和語音功能,視頻聊天功能,這三個功能支撐的話,很多人都不會用微信了。

希望頭條也儘快開通支付功能和語音功能,視頻聊天功能,到那時就可以超越微信和支付寶了,人家守在微信上沒有新聞沒有視頻看怎麼打發時間?只有頭條才有看不完的新聞,視頻,直播,圖片,電影,音樂等等,讓我們一起祝願頭條早日超越所有的互聯網軟件吧!



香脆小堅果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特別明顯,以前不知道頭條這麼厲害,天天微信待著,天天找文章發,有人轉發還美滋的,在群裡活躍,無聊時,群裡召集出來聊天,要麼召集同學聚會,唱歌也過的有滋有味。去年無意識闖進頭條,一開始陌生,在推薦裡看文章點評幾句,突然發現有人互動還有粉絲,精神大振,開始逐步學著寫文章轉發。隨著粉絲從0到十,一百,一千,一發不可收拾了,平臺太大了,隨心所欲,反正也不認識。逐步有了自已的鐵粉更加增加了自已的信心。把微信朋友圈基本扔了,好多朋友問我哪去了?咋不上朋友圈,很喜歡你發的東西。我開玩笑說,你們水平太低了,不利於我發展,俺想當網紅😄她們會罵我的,群也不進了,聚會也不召集了,有時間就在頭條上。其實挺耽誤事的,本想今年不上了,可是我放不下,這些老鐵們堅決不答應,我又捨不得離開他們,這不又上鉤了,不得不說,頭條魅力太大了。!!!


萍兒179036456


微信是工作,頭條是娛樂,一個也不能少!

微信上了半年就被我給關了,因為我抵抗力太差,每天上百條心靈雞湯喝完了還得收藏起來,愣是把我給灌迷糊了,我不得不忍痛割愛關了它。

一對一,圈對圈,工作嘮嗑兩不誤是微信的好處,但是相比於頭條的眼界和視野,那也只是小河和大海的關係!

頭條已經是我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佐料,這裡是知識的海洋,這裡是快樂的天堂,這裡無論想到想不到的東西都有,天南海北的朋友都有,在這裡沒有高低貴賤,沒有邊界束縛,只要不過裡過外,真是暢所欲言,什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在這裡都是小巫見大巫,習以為常……

頭條就像一個記事本,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工作家庭,國家大事,世界風雲,無所不包,生活我離不開頭條,工作我離不開微信。


陳庚子


不知怎麼回事,我現在對微信有一種牴觸的感覺,不十分情願玩微信了。

微信中總是這麼多的人,總是這麼些面孔,今天之乎者也,明天者也之乎。

然而頭條中有海量的信息文章,海量的人,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東西,何樂不為呢?

我現在用很少的時間看微博,而用更多的時間瀏覽頭條,看看新聞,看看各位老師寫的文章,寫些評論。

昨天老兵“晉級”為軍事領域創作者,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老兵不愛賭博,不喜打牌,唯一愛好就是頭條了。老兵在頭條不為錢不為利,只願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意義,今生就“愛”上頭條了。

呵呵,真呀真高興!


卓平


現在有些人漸漸離開了微信而選擇了頭條,原因很多,其中一條主要的原因,是微信缺乏包容。其實微信功能很強大。但是其強大的功能卻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不能讓廣大客戶充分利用。更不允許其他平臺借雞下蛋借船出海。

微信的便利快捷,加上之前QQ豐厚的人脈資源,使其迅速佔領社交平臺的至高點。對於單純的社交聊天,無疑是一種最好工具。然而,隨著人脈的爆棚,很多人已經不滿足只是聊天,他們希望在這個平臺尋找機會。微信的朋友圈及好友之間互相群轉發能讓信息迅速裂變升級,這對於商業推銷是很好的途徑。

然而,微信沒有開發相關軟件,或者是發展理念,或者是發展策略,或者是技術問題。總之,微信顯然沒有抓住這個市場,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近幾年來,很多app看中了微信這個巨無霸分銷平臺,但是無不例外地都遭到了微信強有力的封殺。最近的今日頭條也遭遇這樣的冷遇。這令很多人不得不對微信產生猜測、不解、疑問❓人們不理解微信為什麼會這樣。微信為什麼不能與眾多app合作呢?是微信自己沒有興趣,還是其他app沒有誠意,為什麼不把這個蛋糕做好,與更多的人分享呢。

這裡說的一些人離開微信,是指有商業價值意識的一些人,因為微信裡的人脈資源對商業價值而言水分很大,不能成為有效的客戶。

而越來越多的人之所以選擇今日頭條,是因為今日頭條每一個人都是天然的有效客戶。在今日頭條的每一個人,既是作者又是讀者,他們的付出都有價值體現,甚至他們在今日頭條上的每一分鐘,今日頭條都給予記錄且回報。雖然微不足道,卻能體現今日頭條的理念。只要你足夠勤奮執著,你的才能不會被埋沒,你的汗水不會白流,你的付出必定會有回報。

請關注我的連載小說,讓我們在頭條成為最好的朋友。我等著你。



張君剛文集


如果把微信和頭條同時放在天平秤上,很顯然頭條的比重要大於微信,這只是我一家之言,也是我的親身體驗。我玩微信也有幾年了,在我的”朋友圈”裡也算是比較早的。微信剛剛顯身的時候,我就和幾個同學發小一起建立了一個群,功能也僅限於文字和語音聊天。漸漸地身邊的朋友也都開始使用微信了,而微信的功能也愈來愈多,朋友圈也隨著擴大,左一個群右一個群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微信提示音也成天響個不停,最瘋狂的時候 ,夜裡也不得安寧,貌似“午夜來電”,聽起來有點驚悚。

微信成熟之後,於是大家開始發鏈接,推薦轉發各種文章,但大多屬於“心靈雞湯”之類的,味精調料放的太多了,毫無味道可言。之後開始發原創,旅遊圖片,各種曬以及微商,廣告等等,把個微信搞成了一個大世界。

在還沒有加入頭條前,我自己也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原創文章或旅遊圖片,又或者忙著給朋友點贊.投票,但每天必須看一看關注的公眾號,偶爾也點評一下,忙碌得不亦樂乎!去年十二月份進入頭條後,則把重心轉移到了頭條,基本上很少看微信了。由於長時間不更新,朋友們經常會問是不是潛水了,我也不好顧此失彼,於是每天給各種群裡發幾張加有水印“早上好”的圖片,表示自己還在群裡“游泳”,沒有潛水沒有靜默……

微信是聯絡感情必不可少的現代化工具之一,不可能遠離!《今日頭條》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忠實伴侶,兩者缺一不可!


孫遠遠


為什麼現在有些人漸漸離開微信,而選擇了頭條?

我認為微信一般是建立在,各自較為熟悉的人群基礎上,諸如:親朋好友、同學、同事、戰友等平時用來交流溝通必不少的軟件,有好多還組合了群體。

“頭條”是讓你通曉國內外大事,和獲知各方面報導,是求知學習的好地方,可以使參與者學到,很多廣泛的新的知識,是一個公眾互相交流學習的公眾大平臺,廣交良師益友的好場所。

微信與頭條性質利用上,有所根本性的區別,說實話從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體會,原來重視微信,轉發各種各樣消息,真正假假不可信,現實生活中感到有點煩。

自從我入注“頭條“以後,在一般有與有關人員,有必要取得聯繫以外,對微信所轉發的不確切信息,再也不感興趣了。

把精力集中在“頭條”上,這是我精力由微信轉化的至“頭條”,走到至今,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這也是我的現實情況。

各人想法和做法不一樣,不知大家是怎麼想怎麼做的,這僅是我個人的想法,不當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