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班只減不增,首都機場分流,入境地點安排不同省市

國際航班只減不增,首都機場分流,入境地點安排不同省市

為了舒緩北京首都機場防控外來疫情輸入的壓力,此前盛傳的首都機場國際航班分流周邊城市的方案已出臺,將從3月20日正式付諸實施。

3月19日晚間,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佈《關於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有關事宜的公告》(下簡稱公告),決定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

公告稱,將調整部分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北京時間3月20日莫斯科至北京CA910航班、3月22日巴黎至北京CA934航班第一入境點為天津;3月20—22日東京至北京CA926航班第一入境點為呼和浩特;3月21—22日多倫多至北京HU7976航班第一入境點為太原。

國際航班只減不增,首都機場分流,入境地點安排不同省市

▲ 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佈《關於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

乘坐上述國際航班的旅客在第一入境點實施檢疫並辦理入境手續,行李清關。檢疫符合登機條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腹艙所帶貨物在北京清關。

根據公告,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指定第一入境點的安排及相關措施,將根據疫情變化情況適時調整。

民航局將根據疫情防控的整體要求,加強與各部門的協同配合,嚴密制定工作方案,指導民航各運行單位加強風險管控,進一步嚴格做好機上防控消毒,確保航班運行安全有序。

民航局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對接,和相關部門共同推進入境疫情防控“數據共享、人員處置、防控合作”機制落地,織密織牢聯防聯控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告是第1號公告。後續接收地機場保障跟上,航司人員配置跟上後,或出現更多分流公告。

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合夥人於佔福告訴出行一客,此次多部門聯合發佈的新政策,在整個中國民航界都屬首次。其聯合部門之多,涉及到的具體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複雜性之巨,在中國民航歷史上都堪稱突破。

國際航班只減不增,首都機場分流,入境地點安排不同省市

對於目前已經造成全球20多萬確診病例,所有有人類常駐大洲無一倖免的“全球大流行”疫情的衝擊,於佔福認為,已經沒有同等量級的先例經驗可循,且疫情的全球局勢變化速度相當快,每天都有非常複雜的新情況出現,面對這樣一個無先前經驗可供參考的挑戰,多部門聯合協作,打破常規、靈活創新、勇於突破是非常必要的舉措。

首都機場分流也預期之內,北京面臨輸入性病例增多的難題,必須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3月19日北京共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疑似病例6例。截至3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0例,治癒出院病例6例。

自2月29日以來,由機場海關檢疫轉醫療機構篩查的人員累計2417人,日均127人,近一週來日均已達288人,3月18日高達479人。

首都機場口岸日均入境人員約6000—8000人。飛友科技統計數據顯示,僅3月18日就有24班入境航班。北京規定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與上海僅針對24個重點國家採取集中隔離措施相比,北京防控壓力更大。

國際航班只減不增,首都機場分流,入境地點安排不同省市

▲ 重點疫情國家/地區航班佔各城市機場進港國際/地區航班比例情況

北京市分配給瀋陽入境人員的酒店有兩家。除了引導旅客填報個人健康信息,從接送到入住酒店,每一環節經手人都需簽字。“誰負責接送,誰簽字。到賓館,誰負責接待也要簽字,而整套流程我們都需要全程跟隨,忙不過來啊。”一名負責對接瀋陽旅客的工作人員向出行一客表示。

“我是從大年三十一直幹到現在,確定瀋陽市無新增確診病例後就到北京負責對接瀋陽入境旅客。現在每天很多人入境,我們人手根本不夠,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24小時連軸轉,一天後再換另一撥人。”以上工作人員說。

根據中外航空公司報送的航班計劃,3月16日-22日,中國內地和52個國家的102個境外航點保持定期航班飛行,當週計劃執行2072班往返航班,其中客運1165班。出行一客統計顯示,這些航班中有202班飛往首都機場。

隨著疫情全球蔓延,中國民航局3月19日通告,以民航局3月12日官網發佈的“國際航班信息發佈(第5期)”為基準,每家航空公司在每條航線上的航班量只減不增。(責編/楊佩謙)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