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虬江路史话

虬江路,即上海市静安区至虹口区一带的虬江路二手电子市场等区域的称呼。

十多年前,虬江路二手电子和机械产品非常多,还有大批量来自深、广、浙、闽等沿海地区的外国舶来电子产品,是上海远近闻名的二手电子和新兴电子市场。

上海虬江路史话

那虬江路的虬江是怎么得名的呢?

原来,历史上,这里又一条真正的虬江存在。

据宝山县志记载,虬江原是吴淞江下游出海故道,后因淤浅难治,放弃啤浚。

明天顺二年(1458年)和正德十六年(1521年)都另开挖新河,各次放弃的吴淞江下游原河道称为旧江。因其屈曲如虬,故名虬江。虬江原为宝山县境南部通航要道、著名干河,起自孙基港,东经潭子湾、彭浦乡、江湾乡,在原五角场乡与走马塘相接,再过今军工路入黄浦江。

清朝雍正年间,上海县与宝山县县境以此江作为分界线,江南为上海县,江北为宝山县。1842年,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逐步扩大,至1899年,公共租界最后一次扩张,公共租界已北抵武进路、虬江路一带。于是,虬江又成为公共租界与华界的分界线。

后几经变迁,潭子湾以西一段分属嘉定县、普陀区的称为西虬江,东一段约1公里今作为彭越浦的一段;再往东至邯郸路段已被填没成马路;

自邯郸路桥折北转东至界泓浜一段,与南半段走马塘相接,今称为外走马塘;最后仅剩界泓浜至黄浦江1.5公里一段,为今虬江。该段河道系沦陷时期日军将原河填平后开挖的一条新河。自明嘉靖四年至淸光绪二年(1525-1876年)351年中,虬江共疏浚10次,最近一次疏浚是在民国14年(1925年),自杨家坟至赵家巷,长4.87公里。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第十九路军士兵在宝山路虬江路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最后惨烈撤防。

上海虬江路史话

如今的虬江,只有在虬江路的东头能看得到水。


上海虬江路史话

虬江路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