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抗衡的能力,为什么?

涵涵爱追剧


其实可以拿霍光和其他权臣比如王莽、董卓、曹操等做一些比较——这并不是质疑霍光有不臣之心,只是技术上的比较分析。

霍光相比王莽、董卓、曹操,没有舆论造势、没有心腹班底、没有军功勋劳,汉武帝临终发出的诏命是霍光唯一的依托,他的权力直接来源于皇权的安排,这个权力不是因为他本人是众人钦服的霍光,而是因为他是接受先皇遗命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霍光是一个制度的象征,不是一个人格化的跋扈权臣,因此他虽然权倾天下,来自于皇权的权力也有皇权本身设计出的制衡机制来制约,比如即使在霍光大大侵夺宰相之权的情况下,小小的尚符玺郎能够拒绝霍光要求获得作为皇权象征的玉玺的要求(拥昭初辅政,汉室大将军。符玺郎能尔,丹青见不群)。

霍光一死,霍氏集团无论具体的官职是什么,其实完全丧失了基于武帝皇权的统括朝政的合法性,宣帝的皇权从法理上足够击败他们,如果他们个人有才智能力哪怕能够窃取兵权成功发动政变或许还有得一拼,否则的话必然是死路一条。

刘贺被霍光废黜的时候说了一句: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千载之下,其实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刘贺有很高的怼人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反而是霍光果然不学无术,只会说一句:皇太后已下诏令废黜,哪里还是天子?


谈古论金


与其说霍光一死,霍家立即失去了与皇权抗衡的能力,不如说霍家本没有打算与皇权抗衡。

当初霍光被指定为辅政大臣,汉武帝对他是寄予“周公辅成王”的希望的。刘彻作为一代雄主,没有看错人。霍光辅昭帝,扶宣帝,尽心尽力。

但霍光废立刘贺事,让汉宣帝领略到他的影响力,加之霍光威严甚重,使得他“如芒在背”,处处感到压抑。再者霍光继妻霍显手伸得太长,毒杀了宣帝微时发妻,虽无明据,但宣帝衔恨在心。


故霍光故去后,汉宣帝再不愿意见到霍家这么一座大山在前,加之弑妻之恨,很快,霍光就遭到灭族。

霍家倒台如此之快,恰恰说明,霍光生前并无反心,也无反备。


钱多多读文史


霍光生前权倾朝野,为何死后霍氏家族便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简单的回国一下霍光的一生。

霍光,字子孟,今山西临汾市人,他的异母兄长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冠军侯霍去病。霍光能够走上仕途也完全是凭借其兄长的扶持,公元前121年,霍光被其兄带到长安,从此走上仕途。霍光一直是汉武帝的近臣,侍奉汉武帝左右,出入宫殿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没有犯过任何过错,因此深得武帝信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任命为托孤大臣,辅佐八岁的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从此,霍光的人生彻底改写。

霍光辅政期间与上官桀、金日磾结成亲家,以稳固自己地位和彼此关系。后来,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想让自己六岁的女儿,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做汉昭帝的皇后,被霍光拒绝。汉昭帝继位时年幼,由姐姐盖长公主扶养,上官家族想结好盖长公主,便为她的情夫请封列侯,结果再次被霍光拒绝。从此双方结怨。

后来,上官桀、盖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谋反,霍光得到汉昭帝信任,将叛党击灭,此后,霍光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前74年,汉昭帝病逝,死后无子嗣。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为人荒淫无形,在位27天便被废了。因此,人们将霍光与商朝时废立商王的名相伊尹相比,称做“伊霍”。

刘贺被废后,霍光立刘病已为帝,史称“汉宣帝”。汉宣帝很惧怕霍光,每次和霍光同坐时都感到如芒在背。霍光虽然功高震主,但却并未有不臣之心。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死后不久,霍氏家族便因谋反罪被诛杀殆尽,论其根源有以下几点。

1、家有悍妻

霍光一生行事谨慎,但她的妻子霍显却非省油灯。汉宣帝继位之初,霍光将女儿霍成君嫁给汉宣帝。当时册立皇后,霍显便想依靠霍家权势立霍成君为皇后,但在汉宣帝继位之前已有结发妻子许平君。

汉宣帝与结发之妻感情深厚,想立许平君为皇后。霍光得知此事后便同意立许平君为后,可是他的日子霍显却怀恨在心。

后来,霍显买通御医毒杀了许平君,她的女儿霍成君终究做了皇后。霍光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但碍于夫妻颜面,最终还是帮她隐瞒了下来,这无疑助长了霍显的嚣张气焰。

霍光死后,汉宣帝亲自到现场为其治丧。在下葬时,霍显嫌霍光的墓地不够气派,下令扩建了墓地。

霍显的张扬跋扈与霍光的小心谨慎完全是两种风格。霍氏走上谋反之路与霍显的这种性格是分不开的,而霍显的为人则远不及霍光,她桀骜的性格在霍光死后也必定会使霍家失去一部分支持者,变得孤立。

2、霍光无不臣之心

霍光生前功高震主,但他并无不臣之心,也并未在朝中扶持自己的家族势力。所以说,霍光虽强但更多的是凭借一己之力,而并未在朝中形成忠于霍家的霍氏集团。

这也是霍光与后世哪些把持朝政的大臣不同之处,也正是霍光的功绩和人品,在他的家族覆灭后他依然可以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3、人丁不旺

霍光的家族能够迅速覆灭,跟他的家族人丁单薄也有很大关系。史书记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霍家家族长,霍光死后继任大司马,但被夺了兵权,实力大减。其他诸子没有记载。

霍光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分别与上官桀、金日磾的家族结亲,一个嫁给了汉宣帝,结果上官桀的家族被霍光灭了。

可见其家族势力也很单薄。

4、汉宣帝乃有为之君

汉宣帝是西汉明君,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富足。霍光死后,汉宣帝对国家掌控力不断增强,这也为除掉霍氏家族打下了基础。





欢喜的经典


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酿造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先后自杀,汉武帝权衡再三,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帝,担心太后干政祸乱再起,便杀母留子,处死了钩弋夫人,命大臣霍光辅佐新帝,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等人协助霍光辅政。

几位大臣同朝为官多年,霍光与金日磾、上官桀又都有姻亲,这几个家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尽心辅佐新君,沿着汉武帝的治国经略,重视边防、与民休息、国泰民安。

汉昭帝登基后一年后,金日磾就去世了,不久后因为霍光阻止上官桀送孙女上官氏入宫当皇后,加上之前对于上官桀、桑弘羊两族子弟仕途多有阻拦,他们都与霍光翻脸了,成了政敌。

一直觊觎皇位的燕王刘旦(汉昭帝之兄),重金联络上官桀、桑弘羊,还有抚养汉昭帝的长公主鄂邑公主,几股势力暗中结合,筹谋除掉霍光,废掉汉昭帝,拥立燕王为新君。

霍光的政敌集团,先是煽动舆论,造谣称霍光蓄意谋反,不成想阴谋被十四岁的昭帝一眼识破,朝堂上公开表示自己对霍光的信任,称他是先帝留给自己的肱股之臣,此后更加倚重霍光。

狗急跳墙的上官一派,决定摆下鸿门宴诛杀霍光,然后逼宫,不料霍光先他们一步,将牵涉其中的大臣全部抓获,以谋反罪灭族,燕王刘旦与鄂邑公主自杀谢罪!

汉昭帝的绝对信任,政敌集团的连根拔起,自此霍大将军在朝野之中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一不二的人物。

汉昭帝21岁就病逝了,没留下子嗣,霍光选了汉武帝之孙、已故昌邑王刘髆之子刘贺,过继给汉昭帝,继承皇位,刘贺耽于享乐、昏庸无道,有言官劝谏,他不但不听,还责罚囚禁言官,霍光担心昏君误国,便将在位仅21天的刘贺废黜,让他回老家继承他老爹的全部家当。

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宗室子弟却无堪当大任者,霍光等大臣将戾太子刘据流落于民间的孙子刘病已扶上了皇位,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继位之时,霍光权倾天下,子侄甥婿遍布朝堂,霍家势力盘根错节,刘贺好歹是昌邑王,有旧臣有封地,霍光说废就给废了,别说自己一个毫无根基的民间小子,不想重蹈刘贺覆辙的话就只能隐忍,于是刘病已对霍光言听计从,表示自己如汉昭帝一般信任霍光。后来霍家人毒害了刘病已在民间的发妻,将霍光的孙女塞给刘病已做皇后,刘病已对发妻之死悲愤万分,对间接害死妻子的霍皇后时分厌恶,可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接纳了霍皇后。

可汉宣帝也并非一点不作为,登基不到两年时,他就着手为汉武帝立庙乐,表达对曾祖父的孝心,也标榜自己是正统嫡孙,在朝堂立威,让群臣不敢轻视他这位草根皇帝。

汉宣帝卧薪尝胆六年,终于熬死了霍光,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霍家子弟依然在朝廷各个部门占据着要位,掌握着大汉的命脉。于是汉宣帝以皇帝之礼安葬了霍光,加封其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以厚礼稳住了霍氏集团,然后亲理朝政,重用亲信魏相、岳父许广汉等人,逐渐收权。

同时着手削减霍家势力,将霍光之子明升暗降,夺其兵权,解除了霍光女婿的禁卫军权,将两个侄女婿调离中郎将与骑都尉的岗位,由自己亲信接手,将大汉兵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霍氏集团对汉宣帝收权十分惶恐,担心覆灭在即,便铤而走险发起了叛乱,汉宣帝早有防备,很快就镇压了叛乱,将参与叛乱之人都判处极刑,霍氏集团的势力被全面清算,连霍皇后也被废黜。

霍光一生精忠报国,汉宣帝心知肚明,所以清算霍家叛乱并未牵连故去的霍光,保住了他一世英名。

综上,霍氏集团之所以会快速覆灭就是自己不强,没有联盟,对手还优秀;霍家子嗣不多,没有太出众的子侄,三个女儿的姻亲一个早逝(金日磾),一个被霍光灭族(上官家),次女强行许配给汉宣帝,反倒招致汉宣帝的仇恨。

而汉宣帝继承了刘家优秀的帝王基因,在外漂泊多年,心智也得到了历练,懂得隐忍,蓄势而发,这样一位皇帝是不会甘心一辈子做傀儡的,霍氏集团的覆灭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史论纵横



这不就跟封建社会的帝制家天下一般吗,皇帝个人能力强了,诸如汉宣帝这般,就是衰败之世,也可以中兴。皇帝太弱了或者太能作死了,诸如隋炀帝,父亲隋文帝给他留下开皇之治,还有基本上大一统的格局,不照样败坏基业,使隋朝二世而亡了吗。

封建社会的帝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呢,宋安之认为虽然历朝历代一直在完善制度,但他的制度不在于越来越完美,而在于越来越集权,集权方便皇帝一个人发挥,颇有一些赌注之意,皇帝强了,国家就强大了,皇帝不行了呢,那么大家跟着一起倒霉吧。

大家想想封建社会帝制家天下的弊端都如此明显,更何况霍光家族呢,霍光家族这种现象不过是封建社会的缩影罢了。

霍光家族能势大,是靠霍光一个人而已,霍光在,上可以震慑皇帝,下可以压服那些不服气的势力。

霍光不在了,皇帝一个示意,那些被压制已久的势力自然是群起而攻之霍家了,这种现象很正常的。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不是霍家成就了日后的霍光,而是霍光在体制内一步步权势滔天,所以霍家拥有了与皇权抗衡,甚至隐隐压制的能力。但过度依靠一个人,虽然可以短时间达到巅峰,但同样会因为过度依靠一个人,短时间遭遇灭顶之灾的。


宋安之


霍光这个人是西汉中期的大权臣,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亲弟弟。据班固的《汉书》记载,西汉的废帝刘贺、宣帝刘询都是权臣霍光所拥立,所以霍氏家族在当时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豪门大家族。

就连霍光本人去世时,汉宣帝也是以皇帝的待遇为他下葬,足见霍氏在当时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就在霍光去世2年后的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就发兵诛灭了整个霍氏家族,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霍家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了。失去了霍光后,霍氏家族已经不能对抗汉宣帝了。



霍光本是汉武帝的托孤之臣

霍光虽然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但霍去病去世的时候,年轻的霍光实际上还没有进入朝廷的权利中枢。但他凭借家族的关系和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了汉武帝晚年的心腹大臣之一。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在未央宫病逝。在刘彻临终之前,选择了钩弋夫人所生的少子刘弗陵为帝(废太子刘据已经死于巫蛊之乱),这就是汉昭帝,并让霍光等大臣效仿“周公”辅政。



霍光一度达到权利的巅峰

汉昭帝病死后,霍光又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后,霍光便找借口废除了刘贺,从民间迎回了废太子刘据的后人刘询为新皇帝,这就是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刘询。同时,霍光还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嫁给了刘询。这样一来,霍家不仅把持着朝政,就连在后宫中也有了靠山。

霍光死后,霍氏家族终于被汉宣帝一网打尽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此后汉宣帝才真正完全掌权。而失去了霍光这颗大树后,霍家在政治上其实已经失势了,所以走向覆灭也是必然的。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达到巅峰的霍氏从此衰败。

公元前66年,霍氏家族阴谋废立宣帝的事情败露,遭到汉宣帝大举清算。其中,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后人几乎没有幸免。连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也被宣帝废掉,最后自杀。


世界人文通史


因为霍光死了......好吧,我这是在说废话。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说明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没了领头羊,虽然朝中有人,但却没人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凝聚成能与皇权抗衡的力量。能让宣帝有如芒刺在背的是霍光,霍光一死,霍家其他人在宣帝这位有为之君面前都是欻欻。

霍家是谋反事泄被灭的,这就是自作孽,当然很可能是被宣帝收权逼反的,也就是说只要霍光一死霍家注定要GG,因为宣帝早就忍你霍家很久了。说到底霍光不是曹操,汉宣帝也不是曹髦,他霍禹不是司马昭,此时的大汉更不是后来的曹魏。


往世录


东汉史家班固在《汉书》中,曾经这样评价霍光说:“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霍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翻译成现代语言,归纳总结一下,就是霍光对得起自己“辅政大臣”的身份,汉武帝也没有看错人,无论从能力、忠诚,还是内政外交,霍光都做得很好;但是班老史官笔锋一转,埋怨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在自己的河东妻霍显(本姓不详,以夫姓称之)毒死皇后许平君时,没有做出利益切割,而隐埋事实,等到霍光死后,东窗事发之际,霍家意图谋反,被汉宣帝刘询夷灭三族,连根拔起。

回到中国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宣帝是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因为有光芒万丈的刘邦、刘彻在前,宣帝有些黯然失色。即使在诛杀霍氏全家之后,霍光依然被汉宣帝放过,并且名列麒麟阁之首,这是汉宣帝有别于明朝万历皇帝的刻薄寡恩的地方,而且霍家之亡,也是咎由自取。



霍家被汉宣帝夷族的主要罪名,是谋反,搀杂着汉宣帝为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报仇的成分。霍家之所以谋反,主要原因是宫中女医淳于衍为老公求官,被想立女儿霍成君为后的霍显利用,将正在坐月子的许平君毒杀,当时霍光并不知情。

可是当汉宣帝追查真相时,霍光听霍显说了真相,惊悸不已,但还是选择了袒护,将此事压了下去,直到自己去世。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开始败泄,霍家铤而走险,发动叛乱,只是汉宣帝已经将自己的外戚史家(汉宣帝曾外祖母家)和许家(皇后娘家)扶上主要位置,况且霍家飞扬跋扈,积怨太多,死后人人叫好。



回到问题本身,霍家被灭,罪不在霍光,而在其妻霍显,因为人心不足,如蛇吞象,霍光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正面人物的形象,已经是天幸了。


育人如风


得益于刘询的忍辱负重,运筹帷幄,雷厉风行!

酿造巫蛊之祸是武帝晚年的一大败笔,使得太子刘琚被逼自杀,刚愎自用的武帝逐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帝,同时,为防止外戚干政,处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并遗嘱霍光辅佐新帝,而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辅政。


这四位顾命大臣同朝为官多年,而霍光与金日磾、上官桀有姻亲关系,武帝显然是让这几位为了共同的利益,尽心辅佐新君以实现国泰民安;刘弗陵登基是为汉昭帝,一年后,金日磾离世,不久,霍光因阻止上官桀立自己的孙女当皇后,二人翻脸了,变成了不共戴天的政敌。

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为了皇位,不惜重金联络上官桀、桑弘羊、鄂邑公主,密谋灭了霍光与汉昭帝,自己上位;但聪明的昭帝的绝对信任霍光,使霍光的政敌集团很快灰飞烟灭了,自此霍老爷子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昭帝21岁英年早逝,无子嗣,霍光处心积虑地拥立已故昌邑王刘髆之子刘贺为帝,但,刘贺贪图享乐,一意孤行,还妄图收回霍老爷子兵权,结果只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大将军记录了1127条罪状并废黜了他,让他回原封把当王;霍光让人找来了戾太子刘琚流落于市井的孙子刘病已,并扶上了皇位,后改名刘询,他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宣帝继位,霍光摄政,于朝庭到处安插子侄甥婿,刘询隐忍当政,对霍光言听计从,给予了无限信任与尊重,纵使霍氏害死了刘病已在民间的发妻(故剑情深),并立霍光的孙女为皇后,刘病已依然不露声色,还接纳了霍女为皇后。

而宣帝忙于为汉武帝立庙宇,来标榜自己根正苗红,是正统嫡孙,这用意深远;汉宣帝苦心孤诣地忍辱负重了六年,终于熬死了霍光;宣帝鉴于霍氏家族势力显赫,依然厚葬了霍光,并加封其家族成员以稳时局,同时着手夺回霍家军权,明升暗降,解除了霍光女婿的禁卫军兵权,将他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部队,而自己到处在重要职位安插亲信;这样刘询已军权在握了!



汉宣帝收权作派引起了霍氏家族不安,担心覆灭在即,于是密谋并发起了叛乱!这是铤而走险之举,正中宣帝下怀,早有防备的宣帝很快发兵镇压了叛乱,将参与者处以极刑,并废黜了霍皇后。


希望星晨58298869


征和二年,汉武帝长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刘据的死亡使大汉帝国陷入了恐慌,此时汉武帝已老,大汉帝国失去了最合适的一个接班人,汉武帝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立刘弗陵为皇帝,是为汉昭帝,由于汉昭帝年幼,将天下托付给霍光、金日觛、桑弘羊和上官桀四人,四人为托孤老臣。



前期四人尚能同心协力,后来霍光与桑弘羊和上官桀争权,二人阴谋造反,结果被发现,二人被族诛。自此霍光开始大权在握,被封为大将军,诸事均决于大将军,后来汉昭帝死后,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结果刘贺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掉,后来霍光立前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皇帝,是为汉宣帝,汉宣帝继位后对霍光内心忌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犹如芒刺在背,毕竟刘贺的先例摆在他面前,所以汉宣帝有什么事情都交于霍光处理。但是私下里,汉宣帝对他的不满越来越多,渐渐有了除掉他的想法,但是碍于霍光的权势,他选择了隐忍。


另外导致霍氏集团的衰落还有一件大事,本始三年(前71年),大将军霍光的夫人派女医淳于衍将汉宣帝的结发妻子许平君毒死,霍光知道真相后,深知事情的严重性,他选择了隐瞒,并没有将这件事情上报汉宣帝,而汉宣帝对妻子死亡也选择了忍耐,装作不知道,对霍光依然敬重有加。公元前68年,霍光的去世为霍氏灭亡敲响了丧钟,公元前66年,霍氏谋反被告发,霍光儿子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京城遭到株连的有数千家之多,皇后霍成君被废。至此,霍氏集团彻底覆灭。


《汉书》的作者班固曾评价霍光说:“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霍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可见,霍光本人虽然没有谋反之心,但是他的儿子和老婆等人确实坑爹,坏了霍光的一世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