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通訊員王建平)“前幾年,我家裡遭火燒,愛人得了癌症,媽媽又是腦梗塞,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在縣審計局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我樹立了信心,終於戰勝了困難!”石門縣壺瓶山鎮姬塘峪村村民吳昌軍高興地說。3月18日至19日,記者隨石門縣審計局“空城行動”下村走訪時發現,石門縣脫貧戶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終於擺脫貧苦。

壺瓶山鎮的姬塘峪村與磨市鎮的車坊村是縣審計局的扶貧點村,早在2016、2017年他們開始結對幫扶。姬塘峪村幫扶的60個建檔立卡戶已經全部脫貧,車坊村幫扶的54個建檔立卡戶,到目前為止僅剩3戶沒有退出。為了打好今年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以最好的成績迎接國家普查驗收,兩個月來,石門縣審計局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組織全局幹部職工分兩批開展新一輪的進村入戶走訪,進一步幫助村民發展產業,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姬塘峪村一組的吳昌軍是縣審計局工會主席羅厚傑的幫扶對象,從村部開車出發10多分鐘後,他指著山谷中一幢明亮潔白的廠房說,這就是脫貧戶吳昌軍的茶葉加工廠。記者和幫扶責任人走進去,現年50歲的吳昌軍和愛人覃華念出來給我們打招呼。我們怎麼也看不出眼前的這個女人曾經是個癌症患者。吳昌軍告訴我們,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今天,2017年,他家還是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愛人得了乳腺癌,在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在住院時,家裡突然起火,一連三間的木房全部燒掉,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就連養的一條牛也突然死在山上。

當時,村支兩委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申請危房改造補助金2.5萬元,縣審計局主要負責人親自到醫院看望他們夫妻倆,並送上5000元的困難補助金和1000多元的慰問金,鼓勵他們樹立信心不氣餒。一個月後,他們返回家中,通過艱苦努力,在火燒的地方建起了一幢新廠房,併購買了一套茶葉加工新設備。

他還介紹說,這幾年在縣審計局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自己家裡發展了15畝茶園,還承包了周圍鄰居的5畝茶園,去年僅茶葉收入就達到6萬多元。再加上現在兒子到浙江打工,每年的收入也有5萬多元,家景越來越好。

與吳昌軍相比,姬塘峪村六組村民唐生成脫貧路上更加坎坷。現年50多歲的他,2018年兒媳婦得了癌症,先後搶救治療花了40多萬元,最後還是沒有保住性命,家中因此欠下10多萬元的債務。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沒有氣倒。縣審計局駐村扶貧工作隊知道後,想辦法幫助他爭取到小額貸款發展茶葉產業,他帶著妻子、兒子發展了10多畝茶園。他本人平時還在外面打臨工,現在一年的收入達到10多萬元。

在脫貧攻堅征程中,還湧現出一批女性代表。磨市鎮車坊村一組的張立珍,現年73歲的她,丈夫很早就離世,雙腿患上內風溼關節炎。在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員的幫助下,她依靠國家扶貧政策,一邊發展養殖業,一邊艱難地把3個小孩養大,並送出去打工。現在,通過黨和政府的幫扶,家中進行了危房改造,門前通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來水。

石門縣是革命老區。通過隨縣審計局人員下村走訪,記者不僅看到具有“湖南屋脊”之稱的壺瓶山風景迷人,而且還從已脫貧戶的村民家中看出,革命老區人民具有像大山一樣的情懷,在困難面前,他們不等不靠、不離不棄的精神更加可貴。脫貧戶吳昌軍深有體會地說:“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給了我們堅實的後盾,我們不會被困難壓垮,日子只會越過越好。”

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脫貧戶吳昌軍夫婦介紹脫貧情況


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吳昌軍介紹新茶栽培


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新購進的製茶設備


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新建的廠房


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吳昌軍脫貧後感到由衷高興


常德市石門縣脫貧戶練就出一副“大山壓不垮的脊樑”

脫貧戶張立珍新建的樓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