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第一醫院預檢分診的“四朵金花”

東南網訊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建陽第一醫院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四朵金花”迎難而上、全力以赴,投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她們的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從接到任務起,她們放棄了假期,以白衣為袍,燕尾為冠,披甲上陣。四十多個日夜,默默的堅守在聯防聯控第一線。早春溼寒,手腳裂開了、耳朵長起了凍瘡、腳站得痠軟,她們依然堅持著,為了不上廁所,上班儘量不喝水,每天早早地來到導診臺崗位,出色地完成預檢工作。

“最近14天有沒有接觸過湖北、武漢疫區的人?有沒有去過外地?有沒有從外地回來?有沒有發燒、咳嗽?”這是她們一天中說的最多的話,她們仔細的為每一位前來就診病人測體溫,遇到病人不配合、嘲弄和謾罵,總是詳細的為他們講解傳染病的法律法規,通過心理疏導,使其配合。

篩查兩道關,把好預檢第一關。為做好嚴防嚴守,面對外地就診的人員,除了紅外線體溫槍初診之外,導診臺還準備了水銀體溫計再次測腋溫,積極聯繫社區協助摸排工作,真正落實了嚴控疫情防輸入,用心把好了安全門。為確保預檢測溫工作無遺漏,她們還自己動手做“已預檢”小票 ,醫院每天要預檢800至1600人次,候診病人手中一張張的小票都是她們的巧手做出來的。

57歲的陳少蓉是門診導診臺年齡最大的姐姐。她穩重實幹、耐心溫和,用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導診臺日常工作提出各種有效建議。

吳秀英是門診部的護士長,她總是積極帶頭,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由於常年睡眠不好、輕度焦慮,為了確保精神抖擻地站好崗、上好班,每晚都得吃鎮靜藥才能入睡。

葉愛玉副主任護師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豐富,剛調來門診工作一個月,就非常迅速地熟悉適應了當前的工作,公公腦出血住院,婆婆在養老院,但她努力克服家中困難,堅守在防控一線。

呂嵐護士,接到任務後在科室默默準備了兩套換洗衣服和常用物品,把銀行卡的賬戶和密碼寫好,交給了老母親,定下了與疫情戰鬥到底的決心。

這是一群可敬可愛的門診“姐妹花”,她們深知大“疫”當前,使命在肩,為了更好地工作,她們悄悄剪短了長髮,哪怕口罩在臉上壓出了勒痕,腳站酸了、嗓子啞了,也只是笑著說,休息一會就會好的……

預檢分診工作是抗“疫”大潮中的一簇浪花,是高樓大廈下的一塊基石,口罩下的面孔,雖看不清容顏,但身影依然堅守、聲音依舊熟悉溫暖。她們是聯防聯控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們在抗“疫”隊伍之中,為戰勝疫情而默默付出努力著。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就要來臨,相信疫情很快會結束。(劉智敏 呂嵐)來源:東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