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我們是否完全預知金融危機的到來,亦或是對於危機到來時手足無措,這些疑問和困惑始終伴隨著我們對金融危機的認知,“黑天鵝”或“灰犀牛”從某個認知的角度給我們解釋了危機和風險的可能性,然而真實的境況卻常常出乎意料。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席捲全球,刺破了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還遠未到達金融危機的邊緣。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早已開啟降息模式,並且重啟量化寬鬆政策,貨幣超發和債務槓桿再次進入爆發期,對於宏觀經濟而言,就像揮散不去的“陰霾”。


海外疫情擴散以及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加劇,國際貿易和市場正在遭遇新一輪的“疫情”考驗,原本脆弱的市場不堪重負,美股今天出現第五次熔斷,全球股市進入暴跌,超預期衰退的聲音頓時此起彼伏。


這些都讓我們聯想到 2007-2009 年那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2007-2009 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可能是一場有史以來後果最為嚴重、衝擊面最為廣泛的系統性危機,金融風險的火花最初在次級貸款抵押的證券市場點燃,不但引爆美國金融體系的全面危機,大火還燒遍了全世界。與 1929 年的大蕭條相對應,2007 年的這場危機通常被稱為大衰退。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今天順為君為大家推薦的是《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一書,本書作者有三位,分別是本·伯南克,蒂莫西·蓋特納和亨利·保爾森。三位作者都是美國經濟領域的風雲人物,同樣也是負責處置當時金融危機的三位最高經濟長官。


  •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出身學術界,但他畢生的研究所關注的就是 1929 年的大蕭條以及政策應對,2006 年 2 月接任美聯儲主席,2007 年年中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就開始了,好像伯南克一輩子的學術活動,就是在為應對這場金融危機做準備。
  • 財政部長保爾森是一位職業投資銀行家,對金融市場有非常深刻的感悟,2006 年 7 月保爾森離開高盛主席與 CEO 的位置到華盛頓就任財政部長。
  •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蓋特納曾在九十年代末參與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國的金融救援計劃,積累了很多危機處理經驗。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現如今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十餘年,“救市三人組”伯南克、蓋特納、保爾森再次同框,重新反思 2008 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刻教訓。


意識到危機的到來並不容易,正如伯南克所說:“歷史是押韻的,但是敵人正在被遺忘。”


在《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這本書中,他們再次深入探討了如下問題:危機是如何爆發的?為什麼它的影響如此嚴重?在阻止危機演變成第二次大蕭條的艱難歷程中,美聯儲發現了哪些“滅火”工具?……


他們用詳實的數據和獨到的觀察,分析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解釋它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的破壞力。同時,這本書也指出接下來美國經濟將面臨的風險,金融危機關係到每一個人。因此,本書中的寶貴經驗將對我們理解金融、應對危機有所啟示。


在下文中,順為君摘錄、概括了三個精彩部分:

  • 第一,為什麼會爆發這場危機,危機的爆發共分為哪幾個階段。
  • 第二,美國政府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滅掉這場大火的。
  • 第三,要想預防下一次金融危機,美國面臨了哪些挑戰。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中信出版社 2019.12)


一、乾燥的火種:危機的根源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金融危機是如何爆發的,危機的爆發又為哪幾個階段。

經濟歷史學家查爾斯·金德爾伯格發現,金融危機一般符合這種模式:一開始瘋狂,之後是恐慌,最後是崩潰。2007-2009 年的金融危機也不例外。那麼,瘋狂是如何突然變成恐慌?恐慌又是如何導致全面崩潰的呢?弄清楚這兩個問題,就能清楚金融危機的真正原因了。

先來說說金融危機前的狂熱。造成狂熱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第一點原因是,表面的經濟繁榮掩蓋了問題。


新世紀初,美國的經濟形勢看似前景良好,自 1933 年大蕭條之後,2005 年更是美國首次沒有出現銀行倒閉的年份,經濟看似繁榮,一切運轉良好,很多問題就被忽略,比如收入不平等加劇,工資水平上漲緩慢,適齡男性就業率下降等等,這都為危機埋下了伏筆。

第二點原因,是全球儲蓄過剩。


那個時候,全球的投資者對於銀行普遍的低利率和自己國家內投資機會的減少而感到沮喪。他們期望在海外找到更好、更安全的投資,而美國那表面良好的經濟狀況吸引了全球的投資者。於是,大批資金湧入美國,這些躁動的資金好比大批乾燥、易燃的火種,提升了金融風險。

造成狂熱的第三點原因,是信貸繁榮。


我們剛才講到,美國有著看似良好的經濟狀況,還湧入了大批的資金,這極大提升了美國市場的信心,從而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不斷上漲的房價導致了信貸繁榮,美國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抵押貸款公司等各色金融機構都開始了信貸擴張。他們放鬆了對貸款人資質的審核。哪怕信用記錄不佳,沒有工作或者收入證明未經核實的貸款人,買房時也能輕鬆貸到全額房款。

更可怕的是,金融機構還將抵押貸款“改頭換面”,換了種包裝,打包成了證券,出售給尋求更高回報的投資者。這樣一來,抵押貸款的風險就被巧妙地隱藏了起來,包裝成了利潤豐厚的證券。同時,金融機構也撇清了責任,將風險轉嫁給了購買證券投資者,不用再承擔任何違約風險。也就沒有動力去尋找能夠按時還款的借款人。然而,風險並不會憑空消失,而是隱藏在了精心設計的證券中,被稀釋、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總結一下,金融危機前,經濟形勢良好,全球儲蓄過剩和信貸繁榮,構成了狂熱的局面,風險也在悄悄醞釀。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那麼,狂熱又是怎樣轉瞬之間變成恐慌和危機的呢?

這就要說到金融體系的內在脆弱性。先拿銀行舉個例子。銀行有兩個主要功能,借入和借出。借入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來存放資金,並獲得一定收益。借出是指銀行用民眾的存款給房地產、汽車、貿易等金融風險投資提供貸款,以此來支持經濟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借入的期限一般比借出要短,人們存款可能只存幾個月,一年半載,但借出的錢卻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返回。因此,銀行就需要把大部分的資金長期外借,留下少部分資金用來應付民眾的提現需求。如果只是少數人要求提款,銀行還能應付;可如果大批存款者同時要求提款,銀行就會遭遇流動性危機,面臨倒閉的風險。因此,銀行的運轉,依賴於人們對它的信心。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然而,人們的信心是很容易消散的。當市場的風向改變時,人們出於害怕想要把錢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想把錢從銀行撤回。越多的人想要撤出資金,市場也就越容易動盪;市場越動盪,就有更多的人想撤出資金。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不斷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最終造成了大規模的銀行擠兌。“擠兌”的意思是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人到金融機構取款,使得機構資金鍊斷裂。請注意“擠兌”這個詞,我們之後還會多次提到它。

當金融危機即將發生時,抵押貸款市場發生的情況與銀行擠兌類似。房地產泡沫破裂引發了劇烈的恐慌,投資者希望趕緊結束自己的抵押貸款,於是就趕緊拋售手中的資產,無論用什麼價格,能賣出去就好。可想而知,這種行為會擾亂市場,為了穩定市場,證券公司會要求投資人增加賬戶中的資金作為保證金,這一舉措又會激起更大的恐慌,引發了更多的拋售。這是個不斷強化的惡性循環。恐慌很快造成了金融亂象,危機一觸即發。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危機一旦發生,就很難補救,不久就惡化成了全面的崩潰呢?書中提到了兩點主要原因。

第一個是心理層面的原因。


人們對於金融危機的恐懼深深紮根於內心深處,從眾心理又異常強大,只要看到有人去銀行提款,拋售資產,其他人也會隨之一擁而上。所以,混亂一旦發生,便很難被阻止,危機也就蔓延開來。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第二點原因是,參與抵押貸款的很多金融機構都缺少足夠的監管。


它們不是銀行,不像銀行那樣,有保險存款來防止擠兌的情況發生,也沒有政府的有效監管。除此以外,它們也沒有向美聯儲“貼現窗口”求助的權限。“貼現窗口”是美聯儲所採用的一種機制,符合要求的銀行可以申請美聯儲發放短期貸款,以維持現金的流動性。但是這些金融機構不能享受這種待遇,這意味著,就算它們的融資瞬間蒸發,也沒有辦法從美聯儲獲得短期貸款,只能以倒閉告終。

其實,缺失監管的不僅是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而是整個金融系統。沒有一個監管機構有責任、有能力監控和維護整個金融系統,包括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安全。換句話說,金融系統的總體風險是個未知數。危機爆發後,當然也就缺少有效的應對辦法。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二、滅火


第二個部分,我們來看一看,美國政府又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滅掉這場金融“大火”的。


要想滅火,最重要的是解決金融體系的系統性問題。美國政府主要採取了三項系統性政策來解決問題,分別是流動性計劃,擔保計劃,和資本化戰略。

1.流動性計劃

先來說說流動性計劃。我們剛才介紹的“貼現窗口”就是一個流動性計劃的舉措。只不過,很多銀行不願意從貼現窗口借錢,因為他們擔心,這一舉動等於承認自己陷入了財務危機。為了更好地幫助銀行度過危機,聯邦當局進一步放鬆了對“貼現窗口”的限制,不斷降低短期貸款的利率,延長還款時間。

2.擔保計劃

說完了流動性計劃,再來看看第二項措施——擔保計劃。政府大量運用擔保的目的在於,告訴民眾和投資者們不要慌張,不要再去金融機構提現了,你們的錢不會一夜蒸發,政府會讓你們的錢“有來有回”。美國財政部就同意擔保大約 3.2 萬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資產,來防止擠兌現象的發生。


除此以外,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還擴大了對消費者和企業賬戶的存款保險的覆蓋範圍。這一措施使得儲戶對資金安全性的信心大增。最後,聯邦保險公司還推出了債務擔保計劃,同意對新的金融債務提供擔保。這一舉措使得金融機構獲得了更穩定的資金。

3.資本化戰略

最後再來說說第三項舉措——資本化戰略。資本化戰略就是依靠私營資本和國有資本,防止機構倒閉,消除金融系統的不確定性。首先,隨著危機的爆發和損失的加劇,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會督促金融機構,儘快募集私營資本來支撐自己的資金流。但是在雷曼兄弟倒閉之後,恐慌四起,危機加劇,美國財政部在國會的緊急授權下,將至關重要的國有資本注入銀行系統,用國家的錢來支撐銀行系統的運作。


除此以外,美國還推出了資產收購計劃,利用額外的資金,投資了數百家小型銀行。當時陷入危機的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就分配到了 400 億美元。最後,美國政府還提高了對銀行的壓力測試的透明度。壓力測試是為了評估銀行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抵禦金融風險。透明度的提高,有利於投資人做出可靠的損失預測,從而緩解恐慌,增加對銀行的信心。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在這三項計劃之外,美國還推出了一系列的貨幣政策和法律法規,來應對危機。

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實行了量化寬鬆政策。量化寬鬆的意思是,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的債券,增加基礎貨幣的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資金,從而鼓勵消費和借貸,刺激經濟復甦。

在財政政策方面,美國通過減輕稅務來防止 GDP 的下滑,之後還頒佈了一系列法案,比如《稅收減免法案》《失業補償法案》等等,進一步地刺激經濟復甦。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三、下一場大火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要想預防下一次金融危機,美國面臨了哪些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災難的記憶往往是短暫的,一旦市場恢復了穩定,人們恢復了信心,過度自信和新一輪的不穩定又會悄悄到來。在危機爆發的時候,人們當然會覺得,加強監管是好事情。不過,危機一旦過去,人們又覺得這些干預是多餘的。

第二個挑戰,就是風險的轉移。


作者用了一個形象的說法,風險就像是愛情,只要想發生,總會找到合適的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參與者會適應新的規則,將風險轉移到監管更寬鬆的領域。舉個例子,如果政府加強了對銀行資質的審查,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不良資本流入那些資本不足,又不必受政府監管的金融機構,這些機構既不受監管機構的管轄,也不受美聯儲安全網的保護,相當於管理的盲區。因此,下一場大火的著火點也許會在某個未知的角落悄悄滋生。這就對監管機構提出了挑戰。監管機構需要足夠靈活,酌情調整策略,以便在新的風險出現時及時實施監控。

第三個挑戰,是政治對體制改革的阻礙。


在金融危機時,美國的兩大黨派——民主黨和共和黨會把意識形態的分歧放在一邊,將國家從災難中解救了出來。然而,當危機平息時,政治上的分裂依然是美國的一大問題,政治上的分裂會體現在國家管理的方法面面:經濟、民生、教育等領域都會受到影響。而這一頑疾,必然會使得頂層的經濟改革受到阻礙。

金融危機的爆發並非偶然,從危機的本質來看,經濟平衡與協調發展比解決危機本身更具有價值。更需要反思的是,避免過度金融化和金融創新,將金融拉回到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角色上來看,注重本土化的貨幣與財稅政策,堅持自主性和獨立性,才能防止金融風險的爆發,維護市場與公眾信心。修復市場和產業自救,最終依靠的不僅僅是短期的資金救援,而應更深層次修復經濟治理模式、產業結構和調控政策。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 風險管控:在不確定時代如何聰明地冒險?
  • 科創板IPO、新一輪融資、戰疫進行中…… | 順為2月回顧
  • 雷軍:疫情拐點之際,談談企業如何度過難關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專訪 | 2019 IPO | 印度 | 印尼

領導力 | 方法論 | 新零售 | 人工智能

自動駕駛 | IoT | 智能硬件 | 科技創業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美國是如何《滅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