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山人:杨公风水与二十四山

南湖山人:杨公风水与二十四山双双起

2020.3.18

南湖山人:杨公风水与二十四山


《青囊序》中有下面这段话:“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通此义,五行分布二十四,时师此诀何曾记;”

如何来理解这四句话,这是风水界颇具争议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也是三合派的观点):先天罗经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形成三合即:申子辰三合为水,寅午戌三合为火,亥卯未三合为木,巳酉丑三合为金。问题就来了,十二支形成三合,现在是加上八干四维之后形成二十四山向了,三合有如何来定呢?这时必须找出干维与十二支的关系才行。于是三合派就将“子”15度进行分割成二个等分,每个7.5度,并向左转一个等分(7.5度)定为“子”的开始,这就是三合盘缝针的来源,经过这么一变动,“壬子”同宫,即子宫——壬子,丑宫——癸丑,寅宫——艮寅,卯宫——甲卯,辰宫——乙辰,已宫——巽已,午宫——丙午,未宫——丁未,申宫——坤申,酉宫——庚酉,戌宫——辛戌,亥宫——乾亥。这样一来最终将干维并入了十二支的体系中来了。

原先是申子辰三合为水,现在则再加上:坤壬乙三合为水;

寅午戌三合为火,现在则再是加上:艮丙辛三合为火;

亥卯未三合为木,现在则再加上:乾甲丁三合为木;

巳酉丑三合为金,现在则再加上:巽庚癸三合为金。

缝针加入进来之后,干维并入了十二支体系,其最终的结果是用罗盘测量来去水方位时,只有十二个方向,即: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已、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这就是我们讲的二十四山双双起。有了“金木水火”四大局之后,再用每局的长生十二宫对来水和去水进行吉凶判断,一般来说来水要在旺方,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去水则要在衰方,即:“衰、病、死、墓、绝、胎、养”,这就是三合派的吉凶判断的基本依据,于是就有了《杨公二十四山向水法》这个著名规则。

另一种观点(三元派所代表的观点):“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通此义,五行分布二十四,时师此诀何曾记;”这时曾公已经说得明白,二十四山双双起这是假的,你们不懂,五行已经分布在二十四山向里面了,你们就是没有记住。真正的三元风水只有正针,没有后来中针和缝针,这都是拿来骗人的把戏而已。

要说到骗人,风水上还真是有其人其事,这就是唐代僧一行这人。曾公在《青囊序》中有这一句话:“只因一行扰外国,遂把五行颠倒编;以讹传讹竟不明,所以祸福为胡乱。”就是讲这一段历史事实。

僧一行,本名张遂,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后削发为僧。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礼迎一行至长安,向他征询治国之道,说明当时他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开元八年,天竺僧金刚智至长安传授密宗,一行从之灌顶授法,此后成为唐代密宗的一位领袖。后从开元九年至十三年,一行先后发明了黄道游仪、水力浑象仪,组织了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编写了《开元大衍历经》等一大批著作,《大衍历》历法后为世所师,并于开元二十一年传入日本。一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阴阳学家和高僧。唐王朝笃信道教,希望贞观、开元之盛世万代不替,深惧玄空真理为胡人掌握,故授意一行乱编五行,借当时侨居长安的各国使节和商旅传播中亚,当在情理之中。

曾公道出了一行目的是“扰外国”而将五行颠倒编,以讹传讹,伪学杂出,以之实践,祸福无定,时祸时福。风水界之所以乱象丛生真假难分,主要还是由“一行”大师一手炮制出来,这也达到朝廷的目的了,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如何正本清源就是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所以才会有市面上所谓秘笈、秘诀等等大行其道,谁也不能证明谁是谁非,干脆来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由实践到理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总之,三元派认为真正的杨公风水只有正针,是挨星和三般卦体系,三合派则是伪风水之一。

南湖山人:杨公风水与二十四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