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歐盟和美國


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歐盟和美國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

第7期(總第339期)2020-2-9


編者按:2019年8月,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ITIF)數據創新中心發佈了《誰會在人工智能角逐中獲勝:中國、歐盟或美國》(Who Is Winning the AI Race: China, the EU or the United States?)。該報告通過對人才、科研、開發、應用、數據和硬件六類指標進行比較,對中國、歐盟、美國人工智能發展現狀進行了測算。本報告主要對六類指標中的應用指標進行解讀,旨在評估中國、歐盟和美國的AI應用水平,本報告主要分析了有關AI應用的調查。在絕對基礎上,中國以7.7分領先於歐盟(1.3分)和美國(1分)。就應用和試行人工智能的企業百分比而言,中國位居首位(4.7分),其次是美國(2.9分)和歐盟(2.5分)。


一、各國都在進行人工智能的重要戰略佈局


技術創新是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關鍵,人工智能在新的創新浪潮中很可能成為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力。到2030年,AI的應用預計將創造13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企業越來越需要開發AI技術來保持其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AI在許多方面能夠自動化和優化業務,從數據中獲得更快、更準確的建議,從而開發新產品和服務。除了經濟收益,人工智能還可以帶來重要的社會收益,例如,減少汽車事故和傷害並實現更好的疾病治療。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7年發佈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呼籲將人工智能融入製造業。此外,歐盟關於人工智能的協調計劃要求在製造和能源等部門創建“歐洲通用數據空間”,以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9年發佈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制定技術標準以支持AI的應用。


二、應用AI的公司佔比情況


衡量AI採用率的第一種方法是跟蹤成功將AI應用於其業務流程中的公司所佔的百分比。由表1可知,2018年,中國(佔企業總數的32%)在該指標中處於領先地位,其次是美國(22%)和歐盟(預估為18%)。


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歐盟和美國

表1 2018年應用人工智能的公司所佔百分比


三、試行AI的企業佔比情況


衡量AI的第二種方法是跟蹤正在試行AI的企業百分比。該指標跟蹤截至2018年9月或10月正在試行AI計劃的公司。由表2可知,中國在該指標中也領先(佔企業總數的53%),其次是美國(佔29%)和歐盟(約佔26%)。


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歐盟和美國

表2 2018年試行人工智能的公司所佔百分比


四、中國推動AI應用的速度比美國和歐盟更快


1. 中國相信人工智能的價值


與美國和歐盟不同,無論在哪個行業,中國的應用率都是相對統一的。例如,活躍於人工智能領域的美國公司的百分比(即它們正在應用或試行人工智能)在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高達32%。然而,在應用率最高的行業與應用最低的行業之間,中國活躍的AI公司的份額相差僅有6%(圖1)。


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歐盟和美國

圖1 2018年按行業劃分的在中國和美國應用人工智能和正在試用人工智能的公司的百分比


首先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經滲透到中國文化中。自2017年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計劃”後,政府很快向AI初創企業投資並應用AI。通過應用AI,中國政府不僅向AI公司提供資金,證明AI帶來的好處從而鼓勵私營公司應用AI。此外,中國公眾有較高的比例(76%)認為人工智能對整個經濟產生髮展具有正面影響,這一比例超過美國(58%)、法國(52%)、德國(57%)、西班牙(55%)和英國(51%)。其次,可能與某些西方國家相比,即使某些人認為存在有關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但中國的技術功利主義文化認為,如果能夠提供更廣泛的社會福利,便更願意應用人工智能。


2. 美國企業在向員工傳達AI的重要性方面表現落後


與美國公司相比,中國公司在向員工傳達AI的重要性方面做得更好。例如,美國有43%的人說他們的僱主認為AI的發展和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具有戰略重要性,而中國的這一數字達到了85%。同一調查發現,54%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的工作場所沒有部署AI工具的計劃,而中國的這一比例為22%。


3. 許多歐盟人士對AI持懷疑態度


雖然美國公司可能沒有正確地向員工傳達AI的重要性,但許多歐盟人士對AI卻持完全懷疑的態度。因此,雖然歐盟在應用率方面僅落後於美國,但在很大程度上落後於中國。同樣,歐盟企業員工通常在工作場所對AI的負面情緒要比美國大,與中國的員工相比,其負面情緒更為明顯。例如,在考慮AI對他們的影響時,英國(55%)、德國(61%)、法國(65%)和西班牙(53%)中較高比例的人引用至少一種負面情緒,而美國和中國分別為51%和24%。歐盟的個體可能對AI缺乏熱情,因為他們對AI的積極經驗較少,在美國和中國,分別有77%和91%的個體報告AI工具對其有效性產生積極影響。法國人(62%)、德國人(65%)、西班牙人(72%)和英國人(74%)的比例較低,他們的感受相似。


其他調查發現,歐盟顯示出應用AI的緊迫性較小。例如,一項針對高管的調查發現,有40%的歐盟受訪者認為AI仍處於萌芽狀態且未經驗證,而北美和亞太地區的支持企業只有27%和30%。這些趨勢代表了相關性,而不是原因,並表明應用AI與各國對AI的看法之間存在聯繫。


https://www.datainnovation.org/2019/08/who-is-winning-the-ai-race- china-the-eu-or-the-united-states.


編譯:馮震宇

編輯部成員:張麗琴 王國強 劉 薇 王 達 曹學偉 苗晶良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歡迎賜稿交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