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如何克服学习分班?

柠萌小丸子loulou


分班后的学生该如何正确面对分班

  1、自身方面——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

  外因——分班是造成学生心理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解决方法只有通过内因——学生自己寻求。可以准备一本压力日记,记录自己每天体会到了哪些压力,自己的感受如何,是如何应对的等等。每隔一段时间,把日记本拿出来看一看,知道自己是如何面对之前遇到的那些压力的。我相信伴随时间推移,之前的那些困难总是在现阶段显得不再困难了,而现在回忆总是让人有一种克服困难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学生战胜现在的困难。也可以选择在晚上内省,晚上一般周围环境都比较安静,比较容易静下心来思考。

  分班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转折点,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经历的考验还要多得多,这些都要靠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学生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分班后的新生活、新学习、新朋友。自觉调整自己的心态,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在新的班级里吹起新的号角,扬起新的风帆,向着理想的彼岸全速启航。

  2、老师方面——孩子忠实的倾诉对象

  分班后的学生,难免会将现任老师与他们以前的老师进行对比。然而以前的老师他们已经认识一年了,而现在老师却根本不熟悉。因此,刚开始学生难免会觉得现在老师很陌生,不够亲切,过于严厉。在这个时候,如何在短短几天或者一个星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用自己的学识、宽容、耐心去让学生折服,用宽松、幽默的课堂氛围去调动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逐渐消除陌生感,从而更快地适应新的老师、新的学习。

  老师应该是学生坚强的后盾。当学生遇到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时,应该主动找学生谈心,一方面,烦恼会因为有人和他们分担有所减轻;另一方面,老师的经历和经验比起学生要丰富得多,老师会给他们更加合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高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封闭性、被动性,不愿主动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父母和老师听。但是他们其实非常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这时老师应当主动去与学生沟通、交流感情,使得所在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集体中来,产生到强烈的归属感,而不是到了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才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来。


谁谁的毒药


“学习分班”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分班吧?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角度讲,是有利的,因为基础尚好,接受能力又强,教师就可以加大训练的力度和强度,学生学到的知识相对要广博;面对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低起点、多梯度、慢消化的办法,学生也容易理解,学习起来不会再感吃力,逐渐增强自信力。如果让尖子生和后进生掺和在一起,教师就要分层教学,兼顾各类学生,难免出现有人“吃不饱”而有人“吃不了”的现象。

凡事有利有弊。后进生肯定不愿意分班,一是脸上挂不住,二是怕老师放任不管了。面子好说,知耻而后勇,真动了心反而是好事,激励自己奋发前行。至于后者,相信学校会有相应的措施;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也可以监督执行。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对不对?

回头看看题目,“克服”二字是什么意思?楷书没怎么搞懂,就啦了半天,也不知是否切题?


楷书13


其实考试就是检验一下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数高了说明你掌握的比较全面、扎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你的努力程度和学习能力。所以要正确地看待分数的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