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缘:张大千与李秋君的生死恋

浮生缘:张大千与李秋君的生死恋


张大千认识李秋君时,已使君有妇有妾。

他不能想象,会在此时遇见一生至爱,她以欧湘馆主人身份走到他跟前,他的眼里有惊讶更有惊喜,那幅笔法清丽老到的《荷花图》竟为如此年青绝美女子所作。

可能那一刻,李秋君和张大千都被一缕情丝所绕。

张大千在李秋君欧湘堂设下自己画室,除去分居而寝,两人便终朝畅谈绘事,那些时光美妙轻盈到不忍舍弃。

两人口虽不言,心中早已千言万语潮涌不息。

李秋君忍不住说,若张大千再得一大家小姐可能更见福份。

张大千叹道,他怎能让她为其妾室,那对她何其不公!两人不由苦笑,自此便以八哥三妹相称。

张大千惘然之下,刻下钤有“秋迟”字迹的印章,取恨不相逢未娶时之意。

张大千到上海国立美术学校任教,李秋君也任教其中。张大千投身教书和绘事里,生活杂碎无需有顾,一切都有李秋君悉心照料。

只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他们只能在别离中互寄相思。

李秋君早立定主意,此生非张大千不嫁,既然嫁不得此人,便终身不嫁。张大千为免李秋君孤寂,将女儿心瑞、心沛过继给她为养女,李秋君更是对她们视如己出。

李秋君五十寿诞,张大千赴沪为其庆祝,两人合绘了《高山流水》图,寓知音意。

老友陈巨来为两人刻下“百岁千秋”章,以示欣贺,张大千李秋君同庚,是为“百岁”,“千秋”自指大千之“千”,秋君之“秋”。

那时张大千身体有恙,临行前,李秋君专为其写下食谱,嘱其千万珍重。恍然,两人定交,已逾半生。


浮生缘:张大千与李秋君的生死恋


抗战结束时,张大千心中满是感慨,满是喜悦,满是相思,身在蜀地的他,不由画意如涌,绘成《苍莽幽翠图》,并钤上“秋迟”两字,交挚友谢稚柳,望其能在沪上展出,李秋君便可看到,他的心意,便也传至她心。

奈何此画几经辗转,直到八十年代,才回到谢稚柳手中。

此时,李秋君已永去近十载,张大千也刚刚随之而去。终其一生,李秋君不曾得睹此画。

一九四九年之后,张大千便旅居海外,遍观世界风光,遍交世界名人,其画艺画誉均至颠峰。

但他仍牵念着独守于祖国山河的李秋君,每经一地,他都会给她寄去当地的泥土及信函。

他曾写下“八哥今日犹记初逢时你一副可爱娇憨模样,铭心刻骨,似在昨日……恨海峡相隔,正是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尘蜡苔痕梦里情啊"这样的句子,直诉衷肠。

他知道,他们这辈子怕是再不能见到了,他是不可能归来的。

一九七三年,三妹李秋君永去。

正在香港举办画展的八哥张大千得闻此情,老泪不觉纵流,他们是真的再见不到了。

他至念的红颜知己,为他独守一生的寂寥时光,他无从补偿,不能补偿,没了她在那个距离之外的永恒注视与微笑,他也坚持不下去了。

“何字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九八三年,张大千逝于台湾,去寻找他的秋天去了。

转眼到了新世纪,谢稚柳后人奉出那幅《苍莽幽翠图》,以千万天价拍卖。

人们发现这幅名画上清晰地钤着“秋迟”两字,自此,张大千和李秋君之间的那片惘然,才以秋的姿势,浮上人们心头......


浮生缘:张大千与李秋君的生死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