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蒙古族怎样看待蒙古国的?

聆love听


我国的蒙古地区为内蒙,而蒙古的则是外蒙。而且要论其历史渊源的话,内蒙和外蒙其实是同根同源的,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在各种风俗习惯上,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和蒙古国都是十分相近的。

但是要说,国内的蒙古族人怎么看蒙古国,其实更多的是内蒙和外蒙之间选择的不同,并没有说什么外蒙,内蒙之间有什么间隙的,事实上外蒙和我国的内蒙还是由非常多的交易的。


那么为什么说这仅仅只是外蒙和内蒙的选择不同呢?

这其实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蒙古高原历史上真正的实现了大一统的时期,那就是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以后,他的子孙后代们延续了蒙古高原上以贯从传统——分裂。

蒙古高原上几乎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他们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然而生存征战。


每当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漠南蒙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蒙地区,通常为了求得生存而归附,即便是清朝时期,也只是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而且还是通过满蒙联姻来加强清朝对蒙古的控制的。而漠北蒙古几乎是一直游离在中原王朝之外,当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他们南下,当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远遁漠北。

因此,从历史渊源上看,其实内蒙地区和外蒙就是处于这场一个形式而存在的。

所以说,我国的内蒙和外蒙古国之间的关系,这就如同他们在过去上千年的历史中所选择的一样。


这个历史很正


这个你还真问对人了,我是包头人。距离外蒙也就三四百公里。

蒙古国早在大清宣统三年,由于清政府逐渐衰弱,蒙古国博客多格根宣布称帝。1921年11月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的北洋政府并未承认。无奈新中国成立后,占据台湾的国民政府在联合国弃权导致外蒙入联。

其次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家,人口三百多万,基本和包头人口差不多。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大部分居民居住在乌兰巴托靠近俄罗斯附近,于内蒙古交界的大部分草原山区都是无人区。但是蒙古国的矿藏十分丰富。宗教方面,外蒙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和内蒙古解放前的宗教信仰一样。语言方面蒙语和外蒙可以交流无障碍,有些词语有些变化。

外蒙由于历史原因分离出去的土地。目前外蒙是一个独立国家,在这次疫情捐赠了三万只羊。既然历史已经成型,两国需要相互尊重,虽然现在外蒙亲俄罗斯很严重,但是毕竟不是一个人种,随着我国的强大,归化和亲中会越来越显现。

再我们内蒙古人眼里,蒙古国人有点穷。尤其是背俄罗斯和我们两个大国夹着,我们总觉得外蒙有朝一日能回归我们。






思远


我们别老以为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而蒙古人还认为中国是他们的一部分,蒙古国的这些蒙古人妄自尊大,愚昧而又无情。

我曾在中蒙边境工作过,国内外的蒙古人并不互相认同,内蒙古的蒙族人基本都与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在一起生活工作你并不会感到他们是另一个民族。

而蒙古国自清朝年间也不是什么顺民,于我们的仇视很深,这些人都必须让他们自己慢慢的觉悟而改变,我们千万不要再当什么兄弟去接济,那是一群白眼狼喂不熟!


泰山124453211


不是蒙古族,但咱们给你梳理一下情况,首先蒙古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那一支)后裔都在国内,主要发家的蒙古族也在国内。外蒙古人在过去主要是马夫和牧夫,地位属于古代的奴隶,由于蒙古一直都属于奴隶制,所以在蒙古语中有着种类繁多的奴隶称呼,并没有统一的一个叫法。

现代的外蒙古,连蒙古语都不会说,他们用的是一种从俄语改进来的一种语言和文字,至于我们的蒙古同胞怎么看待他们这个重要得从对对方的认识程度来看。

比如我过去也是很喜欢国民党的因为不了解,但现在读历史较多之后我一般会称他们为“炮党”或者“穿林北腿党”


开着皮卡打坦克


互相看不顺眼,

好奇原因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小节。


同源不同命

蒙古国和内蒙古原本都属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建立的民族共同体。

后来元朝灭亡,蒙古分裂为许多部属,其中的两个部分就是今天的主角:

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

漠北蒙古,亦即喀尔喀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人;

17世纪时,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诸部。漠南漠北都划在中国版图之内。

但是后来有人作妖鼓动,在1911年,蒙古宣布独立,期间多次反复;

终于在1946年,中华民国承认蒙古独立公投结果。

漠南漠北分离,从此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尴尬的蒙古

作为世界第二大且毗邻中国的内陆国,蒙古国的存在感着实不高,最近一次被蒙古国刷屏还是因为该国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送给中国30000只羊。

蒙古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之间,是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被两个超级大国包围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它的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占全国总人口的45%,

1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总人口才320万左右,相比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2539.6万人的人口数,着实相差不少。

经济

蒙古国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多戈壁沙漠,大约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基础相对来讲不是很健全和发达,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

不过蒙古国的环境真的是一级棒,茫茫大草原,滋养心性。

内蒙古和蒙古国想看不顺眼

虽是同源,但是毕竟分割太久,相看两不欢。

2014年外交部曾公布《中蒙友好交流年纪念方案》,旨在加强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也鼓励内蒙古人民去蒙古国玩玩,但是最后的结果不好看,为此还进行了民意调查了解原因。

为什么内蒙古人民不愿意去蒙古国玩呢?

第一,蒙古国交通不便。

根据不满意调查,内蒙古游客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交通状况,占比60.34%。

第二,蒙古国当地服务质量和友好程度有待提高。

游客讲蒙古国当地服务质量和友好程度欠缺,存在旅游行业医疗保健服务差、旅游专业人员稀缺、当地民众对旅游业的认识不够而排斥旅游者等诸多问题。

据统计,去过蒙古国的内蒙古民众的 22.41% 表示在当地不受尊重,18.97% 表示当地服务质量差。

第三,语言障碍。

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传统蒙古文字,主要通用回鹘式蒙古文;与蒙古国主要使用西里尔蒙古文音同字异。

不过近年来,内蒙古同胞的普通话普及的很好,学校学习汉语课程,汉语也是日常场景化使用,相比于蒙古国使用的蒙古文,语言上还是有障碍的。

我很多来自内蒙古的同学都不会讲蒙古语。

第四,蒙古国排华问题依旧存在。

一是蒙古国排华现象一直存在,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虽说通过中蒙近几年的努力蒙古民众排华现象有所好转,但对在蒙华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其他原因还有,就不一一细说了。

虽说是邻居,但是也因为国别不同,很难随意进出国境交流,彼此之间的很多问题都难以化解形成一些比较固执的印象和看法。

要想真正消除隔阂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正视双方因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行为、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深入了解彼此,慢慢沟通。


书雄


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都曾是历史上蒙古的一部分。我国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他们主要是漠南蒙古的后裔,而蒙古国的居民在其本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漠北蒙古的后裔。

内蒙古和蒙古国虽然同根同源,但是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有2000多万人居住,其中有约400多万人是蒙古族,而北边的蒙古国一共才只有300多万居民,其中一半挤在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生活水平不高。

蒙古国的祖先是漠北蒙古四部,而内蒙古的祖先是漠南蒙古十六部。历史上,漠南蒙古的汉化程度更高,所以更加发达和文明。在清朝时期,蒙古国是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区,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外蒙古。

清王朝灭亡后,外蒙古在沙俄帝国的煽动下独立了出去,这才形成了今天的蒙古国。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都属于中国的历史,无可争议。

但就因为这件事,现在蒙古国军民和内蒙古的蒙古族都宣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所以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元朝都只能被称为是中国和蒙古国共有的一段历史。

由于经济不太发达,蒙古国还是十分依赖放牧业。相比内蒙古的草原,他们的环境保护还是做得很不错的。据说,有很多内蒙古的居民比较羡慕蒙古国的辽阔草场,但很多蒙古国的人却羡慕内蒙古的富硕。蒙古国的生活比较原始和自由,有近三分之一的国民还过着半定居、半放牧的生活。

在我国的内蒙古,还保存着最原始的蒙古文字,这是当年成吉思汗命人创造的,也就是传统的回鹘体蒙古文,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外蒙古(蒙古国)原来也使用这种文字,但后来却在苏联当局的影响下废除了传统的蒙文,改为用苏俄的斯拉夫字母书写文字,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新蒙文。因此,蒙古国虽然口口声声宣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但却连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都丢了,这一点似乎是说不过去的。

另外,内蒙古绝大多数的蒙古族居民日常使用汉语和普通话,而且汉、蒙人民通婚的现象在内蒙古也比较多。这些在蒙古国看来,是比较排斥的,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排外情结。

不过呢,外蒙古人和内蒙古的蒙古族倒是可以流畅交流的,他们的口语基本差不多,只是夹杂有地方口音,不影响交流。虽然蒙古国和内蒙古都是历史上蒙古的一部分,但在内蒙古的蒙古族看来,他们只是外国人而不是同胞,而蒙古国的人看内蒙古的蒙古族也是一样。


世界人文通史


蒙古分为内蒙和外蒙两个部分,内蒙是属于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而外蒙可是属于一个独立的国家。

只不过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迫于苏联政府的军事威胁以及政治恐吓不得不承认蒙古的独立。不过独立的只是外蒙一部分,但是内蒙却没有独立。

那么在中国的内蒙是怎样看待外蒙古的呢?

出于血缘关系来说外蒙古和内蒙古还是比较亲近的,毕竟从祖上开始都是拥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且他们也都是草原上的子民。

但是从处事风格还有国际态度上来说,内蒙对外蒙并不是怎么看好,包括现在内蒙人民和外蒙人民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很亲密。

为何会造就如此的现象呢?

首先,两个地方虽然是蒙古族,但是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二者有点相互嫌弃的感觉。

从传统历史上来说,内蒙古是属于漠南地区,当年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从语言文字还有文化习俗上汉化的相对彻底,基本上接近于能够文明的状态,社会制度相对先进。

蒙古曾经一直保持在游牧民族的状态,生产资料并不是很稳固,百姓生活条件也一般,整体的也相对成功落后,而且人烟也非常的稀少。

包括现在的蒙古国居民,大多还都是保持着半放牧半游牧的状态,他们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但是有一些内蒙人还是比较羡慕这种自由,对于大草原还是非常向往的。

与此同时,这些经常风餐露宿的蒙古人,却有现内蒙人能够住上高楼大厦的房子,均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可以让孩子去一个固定的学校。

在相互羡慕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相互嫌弃的地方,二者生活方式的差别也就造成了,二者中间也就拥有一定的间隙。

其次,就是与外蒙古和内蒙古的文化不同。

外蒙古虽然说自称是独立的蒙古民族,但是当年在苏联的协助之下独立之后,蒙古也就按照相关的约定废除了满文,并且使用苏联文字,一些官方场合也开始使用苏联语言,其实也就相当于苏联对蒙古进行了文化殖民。

内蒙古内仍然使用主动留下来的蒙古文,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学习普通话,但是对于蒙古本族来说,有着很多有关于蒙语的学校,而蒙古也作为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被我国文化部门特殊的保护了起来。

所以在民族文化认同感上,内蒙古是看不起外蒙古的,因为他们丢失了老祖宗的文化。

最后,外蒙古不太友好。

虽然蒙古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和中国有着同祖同根的特点,但是外蒙古的蒙古族对于中国却非常的排斥,而且现在在蒙古的教材文化里面,将中国一直写成与蒙古在历史上一个互相侵占的敌对国家。

因此蒙古人对于中国人的感觉非常不友好,他们同样也就将这样的一个情绪释放在了内蒙古的蒙古族的人身上。所以外国人对于内蒙人本性的还有保持着一种不屑和敌对之感。

同样内蒙人也觉着外蒙人是在苏联的教唆一下背离了祖国,背离了民族,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文化,对所以对外蒙古也就没有那么的亲。


夏目历史君


对于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来说,蒙古国更像是远方的亲戚,谈不上什么往来,希望大家都过得好就可以了,我爱我的祖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北漂小冯与富贵


国内蒙古族对于蒙古国都是怎么看待的呢?

我想应该是以一个发家致富人看待一个落魄不联系的远房亲戚一样看待的吧

众所周知,蒙古国现在我们的邻国之一,而跟蒙古毗邻的就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也就是蒙古族人民。内蒙古的蒙古族人民在之前抗日战争时期,曾与我国其他55个民族齐心协力一起建设了新中国;而国境线外的蒙古族在当时却是投靠了苏俄,然后还独立成为了蒙古国,而且在1946年的时候,我国新政府承认了蒙古国的独立。

然而几十年过去之后,蒙古国整个国家的人口却仅有318万左右,而内蒙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2000多万,因为我国相关的民族政策,和人口的反超情况就可以看出来,生活在我们国家的蒙古族人已经在生活上超越了蒙古的人民。

经济发展主要都是靠着畜牧业和矿产开采,并不多元化,而且由于长期的集约化畜牧,也让蒙古国现在面临了沙漠化严重的问题,矿产开采也有主要是掌控在了俄罗斯的手中,导致现在的蒙古国可以说并没有发展经济的空间和实力。相反,我们中国就是另一方光景了,内蒙古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我们国家是数得上的工业发展重要区域,仅人均GDP上就已经超过国内部分省份。

这就好像一个发家致富的人看待一个从来不联系的落魄亲戚。


柿子殿下


内蒙是国家认同感最强的自治区,甚至比有的省还强,内蒙人善良,勇敢,爱国,从乌兰夫那一代开始就深植了爱国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