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生:疫情之下 中小微企業應思考新時代、新打法、新戰略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蔓延擴散。受此影響,包括法國、西班牙在內的多個國家先後宣佈“封國”。在經濟方面,多國股市接二連三出現下跌熔斷的情形,而隨著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在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企業該如何應對,成為當前經濟學界關心的焦點之一。

3月19日下午,在中國經營報社與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視頻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短視頻直播助力中小企業經濟發展研討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原所長張燕生說道,“這是一次突發性的公共衛生危機。最近我們看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位原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已經陷入衰退,並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低於2.5%,而去年是2.9%。”

新冠肺炎疫情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許多啟示和思考,例如傳統產業如何同新數字經濟、新數字技術深度融合。

“今天我們通過在線視頻的方式,來組織、展開一場研討會,這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過去都是人與人聚在一起開會,現在我們通過網絡會議、購物、談判、開會展、訂貨,也包括以短視頻來賣各種各樣的優質產品。”張燕生提出,“我們的傳統產業要和工業服務、現代服務等服務業深度融合,中國人講‘慢中出細活’,慢工出細活,也就是微笑曲線的左端——研發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人才服務、專業服務,如何增強我們的增值能力。那麼微笑曲線的右端就是如何提高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通的效率與便利化。”

同時,張燕生還提出,傳統產業要與新的虛擬經濟深度融合。過去,所謂經濟產業層面的泡沫,主要是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背離,造成經濟產業的虛擬化泡沫化空心化。下一步,我國中小微企業應該在堅守實體經濟的同時用好新型虛擬經濟,創新商業模式。“我們經常提到,1996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叫Z世代,也就是95後、00後、10後,你會發現他們的需求特點,第一是要個性,第二是多樣性,第三是主觀體驗,第四是虛幻。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把你的企業和文化與主觀體驗以及虛幻結合起來,你就很難滿足Z世代的新需求。與此同時,製造業要與產業新需求深度融合,滿足個性化的需求痛點,個性化定製,小批量、多樣性,而不僅僅是高品質,以滿足中國不同孩子差異化的新需求。”

在疫情之下,許多大中小微企業均改變了打法、調整了策略,例如倚重線下門店的企業通過線上平臺開店、導購乃至各級管理人員參與到直播帶貨及社交電商當中、餐飲企業直播食材加工、出售已完成加工好的速食產品等,各種創新方式層出不窮。例如抖音、西瓜視頻、淘寶等平臺類企業也樂於參與其中,幫助平臺商家在非常時期打開銷路、運輸商品及貨物。

“我們在疫情帶來公共衛生危機的時候,打法要進行創新。所以在疫情期間,大中小企業、產供銷、線上線下、內貿外貿應該抱團取暖,共渡難關。”張燕生說。

除此以外,張燕生也有新的思考,如傳統產業要和小而美深度融合,有耐心地做百年老店,把小的行業、小的產品、小的服務做到極致,乃至世界最好。

放眼全球,隨著武漢新增確診病例歸零,中國抗擊疫情的階段實際上進入到了防範輸入型病例的階段,而以日本、韓國、新加坡為代表的東亞及東南亞諸國,在中國抗疫的過去2個多月的時間,這些國家高度關注中國抗擊疫情的辦法以及所採取的治療方案,疫情目前的總態勢是趨穩;而歐美等國的疫情目前則處於剛剛暴發階段,從疫情的發展階段來看,歐美的疫情相當於武漢地區1月27日向2月3日過渡的階段。

“中小微企業要考慮新的打法、新的戰略,即如何能夠通過原產地多元化、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等戰略擴大市場,這是需要‘慢思考’的問題。新戰略當中,國內的戰略是什麼?我個人認為,在國內,中小微企業要將戰略重心放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武漢,以及以武漢為圓心所影響最大的地區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市場,新時代改革開放與新經濟的戰略重心可能會轉移到武漢,以及中部這5個省份。因此,我個人認為中小微企業要把握住機會。”張燕生補充道。

(本報記者李靜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