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老牌教育企業或破產:生於1996年,卒於2020年?

25年老牌教育企業或破產:生於1996年,卒於2020年?

作者 | 郭之禎

“2017年,我們的任務是收入達到18億元以上。2018年,實現中國最大機器人公司的目標。2020年,實現全球最大機器人公司的目標。”未來夥伴(能力風暴)的CEO費旭鋒在2017年接受採訪時表示。

世事難料。2020年3月11日,教育機器人品牌“能力風暴”的母公司“未來夥伴”被申訴破產重整。

能力風暴成立於1996年,是全球第一個教育機器人品牌,主要包括toB和toC兩個業務端。最新數據顯示,已有5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0多所中小學和培訓機構、1000多所大學、1200多個學校教育機器人實驗室、300多家教育機器人活動中心以能力風暴教育機器人為平臺進行教學、競賽以及科技活動。


25年老牌教育企業或破產:生於1996年,卒於2020年?

倘若本次破產申請最終被法院受理,未來夥伴將被法院指定破產管理人接管。

曾經的“中國版樂高”能力風暴,為何落得如此終局?《教培校長參考》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疫情只是加速器,能力風暴早就問題重重。

因為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宣佈破產,很多人都認為是疫情惹的禍。其實,早在2017年,能力風暴便已出現資金鍊斷裂。

據企查查顯示,2017年9月,能力風暴完成Pre-A輪融資,但具體金額並未公佈。能力風暴員工也透露,2017年下半年能力風暴再次尋求新一輪融資,但因為估值原因,這輪融資最終並未到位。

產品研發以及市場投入的消耗過大,以及2017年下半年尋求的新一輪融資沒有成功,雙重壓力或許導致了能力風暴的資金鍊出現斷裂。

到了2018年,能力風暴開始大規模裁員,4月份在職員工僅300出頭。和去年同期相比,這隻剩下了七分之一。

裁員的同時,未來夥伴高管團隊也變動頻繁。原CEO費旭鋒離職,法定代表人變為原董事長惲為民,之後CTO也被爆出走。

裁員風波和高管變動之後,能力風暴活動中心跑路的消息也開始相繼傳出。

2019年2月,蘆淞區希爾頓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突然關門,負責人失聯;2019年8月,濟南經十路連城廣場能力風暴機器人活動中心,負責人跑路;2020年1月,揚州能力風暴教育機器人培訓機構,負責人跑路……

第二,盲目押寶C端,但消費端市場並沒有打開。

成立之初,能力風暴主攻B端業務,在大中小學建機器人實驗室,為學校提供“積木系列、模塊系列、移動系列、飛行系列、類人系列等系列機器人”和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評價體系。

之後,又推出了中國最早的機器人比賽——“能力風暴杯”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以提高自己的行業影響力。

2016年智能機器人風口起來,能力風暴開始進行C端佈局。一方面,對標樂高發力建立自己的教育機器人活動中心。另一方面,上線面對家庭的教育機器人。

編程教育的產品銷路主要是學校和培訓機構,客戶主要集中在企業端。在消費端,編程機器人教育的滲透率是0.96%,仍然處於家長和孩子認知度低的初始階段。

造成我國消費端市場如此現狀,原因主要有三點:1、受企業技術水平影響,國內產品價格過高,難以進入消費端;2、編程機器人屬於新興事物,大部分消費群體還沒有成熟的認知度和消費理念;3、實用性門檻過高阻礙了消費端的應用。

因此,在編程機器人教育滲透率低,客戶認知度低,市場尚未打開的情況下,能力風暴的並沒有打開消費端市場

第三,C端瘋狂開店,反而拖垮B端。

2016年的能力風暴,瘋狂地開店。

1月1日,能力風暴首家教育機器人活動中心開業,之後以平均每三天開一家的速度迅猛擴張。9月1日,能力風暴首家教育機器人體驗店亮相,之後僅用2個月又在全國相繼開了40餘家體驗店。

隨著C端業務的發展,能力風暴開始大規模招人。截止到2017年4月,公司在職員工達到2000多人。

能力風暴想做“中國版樂高”,自己做產品研發、活動中心和渠道售賣。但是對於自帶To B基因的公司而言,轉型C端並不容易。

B端和C端的打法不一樣,B端依賴渠道關係,C端要投入更多的研發和品牌。所以,在初期C端產品很難有銷量,貿然大力拓展C端反而拖垮了B端。

25年的老牌教育企業,或許就這樣倒在了2020年的春天裡。

讓人感到可惜。25年的企業有多少?25年的教育企業又有多少?

注:本文教培校長參考原創,作者郭之禎。《教培校長參考的》的宗旨是:讓教培校長不再孤獨,讓教培行業受人尊重。使命是:生產並分享教培乾貨,賦能併成就教培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