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的精華所在是什麼?

磚家聊電影


最最最重要的是,應該是“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開玩笑!!!

《流浪地球》我覺得精華應該還是特效吧!但是並不是說特效有多牛,然後把其他友人比下去了。不是這個意思!應該算是中國科幻類特效電影的一個里程碑吧!

其實,故事線什麼的,我覺得都還好,標準的中國式劇情,親情,友情,然後加點團隊合作,生離死別,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

劇情上的精華我覺得是一些人生建議,嘗試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嘗試就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讓我想起了星爺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萬一成功了呢!

另外一個精華就是,父母長期在外,孩子留守在家的教育關係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rlnerlu


我印象中的精華應該是在影片《流浪地球》中,由於太陽快速膨脹,即將吞沒地球,地球人民一致同意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上建造一萬臺發動機,推著地球離開太陽系,前往幾百光年外的新家園。

然而,當地球接近木星時,木星吸收了地球的大氣層,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地球青年劉啟挺身而出,太空空間站“領航者”中的劉培強上校也決定犧牲自己和空間站,他們一起拯救了地球,使人類成功逃離太陽系,有了安定的生活。

雖然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影片告訴我們,事情往往不會一帆風順,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困難。關鍵是在矛盾和困難面前,我們如何選擇?如果選擇希望,你就會堅定信心,希望就會無畏地矗立在哪裡為你指路,為你找到正確的方向。影片進一步告訴我們,有希望才會有未來。在影片裡,正因為有了希望,劉啟才會和夥伴們挺身而出;正因為有了希望,劉培強才會決定犧牲自己;正因為有了希望,人類才會成功逃離太陽系。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有了希望,才會在任何困難面前都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才會在跌倒時重新頑強爬起,才會有夢寐以求的成功!汶川大地震時,一對失明夫婦正是因為看到了生的希望,才會一個疊一個託舉著他們三歲的女兒,將她放到安全處,得以生存下來。可以說,這生的希望無疑是珍貴的,它不是鑽石卻勝似鑽石,它讓父母之愛顯現得淋漓盡致,它讓小女孩身陷險境卻可以健康存活。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喪失希望。假如生活故意刁難了你,你就一定要從它緊閉的大門中找到一絲縫隙,用力地推開它,希望就會在前方等待著你。





海淘娛樂視頻


大家好,我是菊寶影剪輯,很高興能為大家解答這一問題,《流浪地球》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災難電影,主要是講述在未來幾年,由於太陽的衰老膨脹,包括地球在內整個太陽系被吞沒,人類展開了大膽的想法,使用推動器將地球退出太陽系!說起這一影片,在這裡面有很多精華的地方,下面我為大家一一講述!1,很多朋友都被這一部電影的特效所震撼,的確,這一部的特效將這個科幻電影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2,這一部電影裡面把很多中國很優秀傳統文化加入裡面,成為這部影視支柱,電影內加入了中國人十分推崇天下大同的思想,在影片中,90後的韓子昂已是一位古稀老人,而中國已是新的科技大國,並且主導了流浪地球計劃,而這一舉動讓很多國家共同受益,讓很多人享有繁衍生息的權利,電影中很多事件可以體現如今的中國表現,這部電影的格局讓很多人都十分喜歡!

3,在這個部電影的最後有一段十分細節的劇情,最後各國的救援順序的是按照當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順序來拍攝的,還有剛子為救爺爺,那一句“剛子沒了”,這是紀念在天津大爆炸犧牲戰士楊剛,還是有多細節的劇情就不為大家一一講解了!

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屬於我們中國人的電影,也是國產科幻電影的里程碑,電影中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和無私精神,在現實中最好也是最近的印證就是當下的疫情,國內疫情大家萬眾一心,國外疫情我們不吝援手!


菊寶影剪輯


大家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部影片。《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2019年9月4日,教育部辦公廳、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印發《第39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該片推薦為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

影片演的是: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影片中人類居住地底的世界極大地震撼了我,地球表面如同廢墟的場景也令人感慨萬千。學生時代曾經看過一個科幻片,地球由於碳化嚴重,不加以制止將極速暖化,人類不得不搬離地球表面,生命也將縮短,人類不得不尋找另一個可以生存的星球,流浪地球不止給人視覺上的震撼,也不得不令人深思,如果人類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那我們的未來的希望又能延續多少代。

地球上的科學家,通過觀察太陽活動,預測出太陽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發生氦閃,然後持續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地球將被膨脹的太陽包裹,進而地球上的人類將遭受滅頂之災。人類為了生存,地球上的全人類組建了一個地球聯合政府。

生存下去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建造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把地球上的人類載到最近的半人馬星座。另一個方法是把地球改造成一個巨大的宇宙飛船,地球自己飛出太陽系。

而當時的技術無法研究出光速飛船,要飛到最近的半人馬星座,按照當時的最高飛行速度要經歷2500年左右才能達到半人馬星座。所以考慮到任何一艘宇宙飛船不可能在宇宙中穩定飛行2500年之久,加上宇宙中存在的太多隕石和宇宙塵埃,因此製造飛船的計劃被作廢。

人類為了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必須在赤道附近建造許多的反向推進器,把地球自轉的引力給抵消掉,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類研究出了重元素聚合這一技術,有了這一技術,使得赤道上的反向推進器的方案得以實施。因此將地球停止自傳的時代成為剎車時代。

為了逃離太陽系,在地球停止自轉後,必須讓地球超越宇宙第三速度。由於地球自轉已經停止,還停留在太陽系的地球,一半成為了永無天日的夜黑,到處是冰天雪地的極寒之地,而地球的另一半成為了永無黑夜的永晝時代,加上地球上建造的那些碩大的發動機產生的熱量,地球永晝一面的溫度長年是七八十度,人類生存環境極度惡劣。

為了逃離太陽系,人類在地球永夜一面建立了碩大的重元素聚合推進器,高度有一萬米之高。地球藉助這些巨大的推動器,開始逃離太陽系,由於地球的速度超越了宇宙第三速度,因此地球變成了一顆彗星,人類被迫轉移到地下生活。在長達2500年的遷徙中,人類除了必須駕駛地球的宇航員,都必須在地下生活,全人類的命脈,就在宇航員的手中。

此時的地球,已經逃離了太陽系,地球已經擺脫太陽的引力,地球開始加速駛向半人馬星座。在人類逃離太陽系後,觀察到太陽並沒有像之前科學家預測的那樣,太陽依然穩定的進行著核聚變,這極大的激烈了當時飽受滄桑的人們,很多地方的人類開始揭竿而起,反抗地球聯合政府,並要求地球掉頭重新迴歸太陽系。暴亂四起,暴徒們最後成功的佔領了地球推進器,並推翻了地球聯合政府,將那些預言太陽將會發生氦閃的科學家和地球執行官們處以死刑。

在所有人看著這些被處死的科學家和地球執行官,並高唱《我的太陽》時,太陽氦閃爆發,很快太陽就吞併了金星、水星和火星之後便坍塌成為一顆紅巨星。

此時地球推進器開始停止工作,並且控制赤道推進器,讓地球恢復自轉運動,開始慢慢的靠近半人馬星座的比鄰恆星。

地球終於進入比鄰恆星,開始圍繞新的太陽比鄰恆星開始公轉運動,人類文明經歷了漫長的2500年的地下沉寂,終於再一次見到了新的希望。

《流浪地球》這部小說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巨大的腦洞,當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遭受滅頂之災,當每天穩定的為我們釋放著光和熱的太陽開始變成一顆不受控制的定時炸彈,我們全人類又該何去何從?











紅酒小可愛


《流浪地球》被譽為“打開了中國科幻大片的大門”的影片,從特效製作,到故事劇情,無不滿足了大部分觀眾對中國科幻大片的深深的期待,尤其是吳京、吳孟達等等演員參演,讓劇情更加深入人心。

電影講述了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的環境也不再適合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無奈之下,只好帶著整個地球流浪太空,尋找適合的星系生活。

這裡大概說說影片的幾個精華所在:

1、團結

把整個地球推離太陽系,去到適合的星系繼續生存,從指定計劃,倒是開始建造行星發動機、動員全部人類在地下生活、動員部分人類為了這個瘋狂的計劃而努力奮鬥。這一切的過程和結果,都不是一個人一個國家能夠完成的,也充分說明了團結才能帶來生存的希望

2、親情

親情,一直是人類最重視的感情,由吳京扮演的“劉培強”,是主角“劉啟”的父親。卻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放棄對孩子媽媽的治療,把能夠生存下去的名額,給了孩子的姥爺。這也導致了劉啟一直對自己的爸爸充滿恨意,他不理解爸爸為什麼這麼做。而姥爺“韓子昂”在撿了個女孩,取名“韓朵朵”盡心盡力的撫養長大,雖然沒有血緣關係,這份養育之恩卻沉重無比。

3、故鄉之情

縱觀國內外的科幻片,凡是涉及到地球無法適應人類生存的,幾乎都是造了個宇宙飛船,帶著部分人類,帶著各種標本去宇宙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好一點的可能就是找到之後把人類遷移過去。卻從來沒有像《流浪地球》這樣的腦洞大開,直接帶著地球的尋找宜居地的。這也充分反映了中國對故鄉之情的留戀。

4、不放棄希望

太陽要毀滅了,太陽系也將不復存在,人類該何去何從?順其自然的滅亡?還是拼命掙扎到最後一刻?《流浪地球》給我們深深的上了一課。走到半路因為各種情況導致地球被木星拖住腳步,眼看幾個小時就要崩潰了,怎麼辦?那就炸了木星逃離,無論是太陽的結果、還是木星的問題,又或者是火石的原因。影片整部都在描述一個行為,那就是:不放棄任何希望!

最後,有個小小的問題:地球被行星發動機推著去流浪了,月亮哪去了?


我是墨行影音,專注經典影視劇,關注我,帶你回憶經典!


墨行影音


1.終於,輪到我們仰望星空。2.後啟示錄死亡廢墟,賽博朋克地下城,以及煙波浩渺的末日想象,締造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國產硬科幻。3.拖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的驚豔設定,本身便是對“家國情懷”的宏大投射,正應了劉慈欣那句“太陽死了,人還活著”。4.絕不僅僅只是電影工業巨殼下的類型嘗試,始終盪滌其間的悲壯氣息已然具備了史詩級質感,這是大劉的腦洞宇宙與電影創作團隊精益求精造就的驚喜。5.屈楚蕭很帶感,演活了一個勇敢、中二又不失溫情的英雄少年。


喬青


您好,我是XV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值得觀看的影片。首先這部影片是目前國產科幻電影當中畫面特效製作特別好的作品。恢宏的冰山,浩瀚的宇宙,噴射著藍光的發動機,無不給人一種好萊塢科幻大片的感覺。該片的成功也提升了國產科幻題材影片的新高度,不再讓觀眾吐槽“五毛錢特效”。

影片把人類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沒有突出哪個人的英雄色彩,更多是團隊成員的格局意識和奉獻無畏。堅定的希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類所具備的基本素質。電影中吳京扮演的父親沒有放棄希望,在最後關頭駕駛空間站衝向木星氫氣層引爆空間站攜帶的燃料;居中劉啟和他帶領的救援隊沒有放棄希望,在大家紛紛撤離的過程中逆向而行去轉向動力中心重啟動力;居中其他各國救援人員在感召下沒有放棄希望,最終返回基地,協助救援。正是在這樣的希望之下,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類,使地球逃離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行駛軌道上。

影片的精華所在就是運用一個個無私無畏的鮮活生命的共同努力付出,來給世界帶來新的希望,新的生機。世界是一個大家庭,人類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需要我們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愛護環境,保護自然,堅持希望,用不放棄。


追逐夢想XV哥


電影《流浪地球》由演員吳京,吳孟達等出演。是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好萊塢災難片式的拍攝手法,情節緊湊,想象力豐富,十分精彩好看,給咱中國導演鼓掌點贊啦![鼓掌]我認為這部電影的精華就在於裡面播放的那段話:“北京道路安全委提醒你: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哈哈哈!畢竟太陽沒有毀滅,地球還很好。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好好開車,下班回家[胡瓜]。生活很美好,明天的太陽會照常升起!





大魚的光影世界


精華是劉慈欣的腦洞!

如果你看過大劉的三體,你就知道流浪地球只是他的一碟小菜。

流浪地球的主要亮點是用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快要毀滅的太陽系,這在西方科幻中是沒有出現過的。 可以說這個創意吊打宇宙飛船什麼的,同時又展現了中華民族熱愛腳下這片土地即使危難時刻也不願放棄地球母親的這份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