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车一般多久合适?

用户5399576207728


热车时间建议控制在30秒之内

30秒的热车时间需要做的是系好安全带、瞅一眼仪表是否有故障码、挂入档位起步走车,可以把这一过程理解为开车前的准备和检查过程,没有必要刻意热车,因为热车只会增加油耗、加大排放、造成发动机碳污染。

①·热车是化油器时代的说法,因为化油器没有达到理想运行温度之前不能有效的雾化燃油,结果会导致燃油仍以液态为主造成没有与空气充分混合导致气缸内空燃比失调,结果是怠速不稳甚至熄火,但使用化油器的汽车在18年前就已经禁止生产了。

现在的汽车都是多点电喷,这种喷油技术不存在冷启动雾化效果差的问题,因为喷油嘴本质是一个电磁阀,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起阀针打开喷油孔,燃油经过轴针和喷孔之间的间隙形成压力高速喷出进行雾化喷射,这种喷油嘴不怕低温反而会因高温损坏,所以没有因为“化油”热车。

②·发动机冷启动的磨损也是杞人忧天,大部分发动机的正常磨损是在冷启动阶段确实不假,但指的是发动机启动的一瞬间;发动机的润滑主要依靠压力润滑和部分飞溅润滑,压力润滑依靠的是机油泵,在启动发动机的瞬间机油泵开始运行能够在3秒钟左右完成压力润滑的建立,所以冷启动后无需因“磨损”热车。

以上两点是没有必要热车的原因,其次还有三点是热车会对发动机产生的负面作用。

发动机的喷油有两个阶段,正常喷油按照排气中氧含量的比例计算喷油量,这一状态下空燃比合理燃油能够充分燃烧,但实现合理空燃比的前提是发动机以及冷却液温度达到理想运行温度。另一阶段是在发动机冷启动后的热机阶段,启动之前发动机与冷却液的温度与自然温度相同,而发动机的理想温度要在100摄氏度左右,从环境低温到理想温度需要发动机在运行中不断加热,加热的不仅是机体本身还有循环冷却液,两者温度同时上升到正常温度需要十余分钟。

  • 在没有达到高温之前发动机会因低温导致低热效率降低,为达到低温时功率足够高所以ECU会主动加大喷油适当提高转速保证动力,在这一阶段的喷油量会是正常喷油量的2倍左右,直到热机为止。

  • 且发动机的单位喷油量大于进气量,空燃比失调会导致部分燃油没有助燃剂而无法充分燃烧;不能充分燃烧是会造成排放物中污染物的增加,这也是冷启动后尾气特别刺鼻的愿意你。


  • 重点是未充分燃烧的燃油会产生游离碳,这种物质与高温的机油蒸汽混合后形成积碳,久而久之附着在节气门、喷油嘴、火花塞等位置后会造成发动机工况的下降。

高油耗、高排放以及更多的积碳是原地热车会产生的问题,所以为了发动机好是不应该热车的,且发动机本身不惧启动后的直接行驶。有些经验之谈背后是已经被技术否定的老经验,没有必要养成这种不良驾驶习惯。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热车一般是启动时,为了让车辆的润滑、排放各方面状态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通过提升点火提前角和加大进气量提高发动机转速来实现。

热车的时间根据温度的不同有所区别,常温下一般1-2分钟,可以通过看转速来判断。



车辆启动前,车辆的水温,油温通常与大环境温度是一致的,这时启动车辆是常温冷启动。冷启动时,为了让车辆快速达到合适的工作状态,油温、水温快速上升保障润滑效果,三元催化器快速加热到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排放污染,车辆的转速会比正常的怠速转速高很多,点火之后怠速转速一般会在1300-1500rpm,一两分钟之后转速会回落到正常转速1000rpm以下。

如果是冬天或者温度很低的地方,这样的启动算是低温冷启动,低温冷启动时车辆的状态更差,各部分温度更低,所以需要更高的转速快速热车,一般转速可达2000-3000rpm,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设定的环境温度越低,转速越高,以便于快速热车。




热车时我们关注到明显的特征就是怠速转速升高500-1500rpm,一般转速落回正常转速,热车基本上差不低了,可以出发。

以上


鲸鱼Auto


热车分为两部分:原地怠速与开始行驶后的慢速行驶。原地怠速热车时间,30秒~1分钟;开始行驶后的慢速行驶,要一直到汽车水温升至正常温度才算热车完毕。


原地怠速热车时间一定不要过长。车辆刚启动时候,发动机转速会略高,待转速降下来,稳定在1000转左右时,就不要原地热车了。因为原地怠速时,发动机很难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而行驶时则可很快达到,因此为延长催化器的寿命,减少空气污染,不能长时间怠速热车。 过长时间的怠速热车,除了增加耗油量和积炭外,也不利于环保,对提高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温度也没有帮助。实验表明,催化器的正常工作温度在600℃---800℃左右。 热车最重要的部分,是刚开始行驶时的慢速行驶这部分。因为经过一夜的静置,加上地心引力的原因,引擎内的机油又流回引擎下部的机油底壳内,特别是在冬天,气温低,使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附着力和流动性变差,供油系统也无法将汽油完全液化。此时,如果只是原地热车,不让汽车的各个动力系统“运动起来”,就没法适应“工作状态”。 慢速行驶时,应保持在低车速,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一般保持2000转。切记不可猛踩油门(特殊情况除外),不然对发动机各部位损伤特别大。


拥护爱车


热车分为两部分:原地怠速与开始行驶后的慢速行驶。原地怠速热车时间,30秒~1分钟;开始行驶后的慢速行驶,要一直到汽车水温升至正常温度才算热车完毕。

原地怠速热车时间一定不要过长。车辆刚启动时候,发动机转速会略高,待转速降下来,稳定在1000转左右时,就不要原地热车了。因为原地怠速时,发动机很难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而行驶时则可很快达到,因此为延长催化器的寿命,减少空气污染,不能长时间怠速热车。

过长时间的怠速热车,除了增加耗油量和积炭外,也不利于环保,对提高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温度也没有帮助。实验表明,催化器的正常工作温度在600℃---800℃左右。

热车最重要的部分,是刚开始行驶时的慢速行驶这部分。因为经过一夜的静置,加上地心引力的原因,引擎内的机油又流回引擎下部的机油底壳内,特别是在冬天,气温低,使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附着力和流动性变差,供油系统也无法将汽油完全液化。此时,如果只是原地热车,不让汽车的各个动力系统“运动起来”,就没法适应“工作状态”。

慢速行驶时,应保持在低车速,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一般保持2000转。切记不可猛踩油门(特殊情况除外),不然对发动机各部位损伤特别大


哥斯拉是我小弟


为什么现在的车主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呢?热车对于现在的汽车发动机来说完全就是鸡肋,起不到任何效果,如果车主刻意热车很有可能造成油耗偏高,所以热车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但我个人是不会热车的。

很多人认为发动机冷车着火是需要热车的,因为转速表偏高,需要发动机热车一段时间,等什么时候转速恢复正常了,那么这就代表热车完成,但大家有看过转速表下降的时间吗?而且很多车转速表恢复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冬天,有的车一分钟就搞定,但有的车需要的时间更久一点,这其实是因为外界的气温和机油所导致的,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冷车转数高就代表需要热车。

而热车的时间尽量控制在30秒以内,对于这个时间我个人是真的控制不了,还不如挂抵挡低速行驶一段时间,这样既起到热车的功能,也能加快机油的预热效果,而且发动机燃烧室也不会有积碳,对于汽车油耗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毕竟汽车在转数过高的时候选择热车,那么代表喷油嘴的喷油量是加大的,发动机的进气也一样会加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转数高的原因,而喷油和进气都增加,那么排气不增加,这是不是相当于发动机燃烧以后的废气不能及时排放呢,也许有一部分汽油燃烧以后残留到燃烧室,这也就是为什么燃烧室会有积碳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更愿意低档慢速行驶的原因。

来自一个维修工的建议,如果有帮助到大家,谢谢点赞和关注。


汽车维修知识普及


其实热车就是在车辆启动之后,让自己的爱车保持在怠速的状态下,这个状态一般要保持在一分钟左右。因为车辆在没有启动的时候,车上的很多机器是不会运行的,自然而然车上的油液也不会进行工作,如果说这样的状态时间长了,油液就会存在于油箱的最底部,如果说车辆一打火就开车,很多油液根本到不了发动机的各个零件,也就是说完全没有任何作用,长时间后车辆的发动机就会受到损害。 这样一来,车辆启动后热车这个操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冬季必须要在车辆启动前进行热车。虽然说现在在造车技术上相比以前成熟了很多,但是主要技术还是呈现在节约油耗方面,对于车辆发动机的磨损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如果说在车辆启动之前不热车,或许说刚开始一段时间并不能看出什么,但是几年之后就会发现车辆发动机的问题不断的出现,说不定还会出现报废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其实对于热车时间的把握,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时间限制,只要把握好车辆的转速就可以了。当我们车辆在启动的时候,一般的转速是在1200左右,但是多一段时间后转速就会降到800左右,这样一来说明车辆已经热完车了,这样的一个时间段才是热车的最佳时间。如果说热车的时间长了会对发动机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与齐话语


看这个



枯燥娱乐


不能原地热车,绝对不能,你能做的就是,启动挂挡慢慢走,水温上来一半就可以正常开


绫波丽的微笑2


原地怠速一分钟左右是最好的


蓝黑国米183club


用驻车加热器,而且车不用启动,这是最好的办法,还省油,不产生积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