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2019年7月16日下午6點其,舟曲縣東山鎮下莊村牙豁口滑坡開始運動,滑坡體體積約480萬立方米。近1個月來,滑坡體一直向下緩慢滑動,威脅54戶203名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並存在阻塞附近岷江河道的潛在風險。截至14日15時,滑坡體鬆散堆積物進江4至8.5米,部分河道變窄,最窄處僅為4.8米,上下游形成水位差約0.4米,河床略有抬升。岷江東山鎮謝家村斷面水位為1230.12米,流量為19.6立方米每秒。


地理環境

牙豁口滑坡區位於甘肅省舟曲鎮,中國西北(圖1a)。 該地區的地貌是構造侵蝕地貌。 地質特徵與巖性單位主要由構造和地震活動決定(Chen and Li 1997; Guo et al.2019)。 強地震很普遍,該地區歷史上發生過16次Ms≥7.0地震記錄(Guo et al.2019)。 地貌特徵包括高山脈,深谷和峽谷。 走滑斷層趨勢大部分為SW-NE,變化為W-E(圖1b)。 牙豁口滑坡發生在兩個走滑斷層之間。

研究區的可見巖性包括下石炭統板岩,中上石炭統石灰岩,泥盆紀千晶石板巖和第四紀沖積物。 滑坡周圍基岩由下石炭統的土坯板岩組成。地層向東傾斜約45°並形成反傾結構。 風化嚴重並趨於形成黏土,吸收後膨脹水,導致抗剪切性極差。

該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為435.8毫米,雨季是六月至九月。 最大值每日降雨量為63.3毫米,最大每小時降雨量為47.0毫米。 在研究區域,坡體破碎,地面結構鬆散,坡度陡峭。地質環境脆弱,土壤廣泛侵蝕。 因此,受斷層,歷史強地震,大雨和人為工程活動多因素影響,這是最容易滑坡的地方之一中國的地區。 。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滑坡位置及滑坡地質和地貌背景

滑坡影像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滑坡全景照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滑前滑後遙感圖及剖面圖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滑坡現場圖

滑坡演化過程

1989年:發生第一次滑坡,形成了一個堰塞湖並阻塞了這條河;

2019年7月16日:在斜坡中間可見20釐米的裂縫,土層運動在下面約30 m處鬆動;

2019年7月17日:在斜坡下部的道路上可見22米裂縫;

2019年7月18日:道路坍塌,滑體向前移動20 m,寬度為30 m;

2019年7月19日:發生滑坡。中部將滑動體向前推45 m,寬50 m。一條300 m的路在滑坡的前緣被摧毀。滑坡量估計為3.92×106 m3;

2019年7月20日:滑體被下推10 m,道路周圍的農田變形;

2019年7月21日:安裝井眼監測儀;

2019年8月9日至12日:滑坡沖刷了該地區的幾條道路。滑坡仍在變形中。滑坡體不斷滑動狀態,前緣變形帶已經擴展到江中;

2019年8月14日至16日:前緣南部和中部的裂縫增加並擴大,隆起高度增加,偶有碎片落入河中。滑坡的鬆散沉積物塌陷到4–8.5 m的河中,併成為河道的一部分縮小到僅4.8 m。上游和下游之間的水位差約為0.4 m,河床為稍微抬起。

滑坡現場調查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滑面信息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實地調查圖

滑坡成災機理

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在滑動體內的高含水量,導致塑性變形而緩慢滑動。滑動開始於上部的北部滑坡的一部分。然後,上方的方塊南側受到牽引力,導致南部山體滑動。緩慢的塑形流動滑動發生在上滑動體中,並在斜坡部分陡峭處加速。最後,整個山體滑坡塌陷,失去了穩定性。中間的平臺邊坡的破壞是由沉積物加載在滑坡的上部,導致“挖填”影響。在滑坡的中部,原始塊受到預壓和推動,導致塑性流動並在後緣形成拉張裂縫的破壞形式,最後,在滑坡的下部,岩土體也以這種方式滑動。因此,上,中和在這種模式下,滑坡的下部全部承載上部應力,被逐步推移,並慢慢陷入河中。同時,在蠕變和拉伸裂紋的影響下,形成了三個相對但獨立的滑動體。

地質災害事件回顧(7):2019年7月16日甘肅牙豁口滑坡

滑坡過程與機理示意圖

參考文獻

[1]Zhang Zelin. Mechanism of the 2019 Yahuokou landslide reactivation in Gansu, China and its causes. Landslides. DOI 10.1007/s10346-020-01384-9

[2]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Yahuokou landslide, Zhouqu ;舟曲2019年牙豁口滑坡成因及演化特徵. 郭富贇, 甘肅地質環境監測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