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我叫杨磊,是芒市委组织部驻五岔路乡弯丹村的第一书记,记得在驻村之前,单位领导和我提出想让我去驻村工作队,我当时第一想法:“驻村工作应该很轻松吧,终于可以摆脱部内繁忙的工作,终于可以不用天天加班了,有时间可以打打球、看看书,做我想做的事。”就这样,我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活。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但刚来到村子几天,就发现氛围不对,当时芒市作为全省第一批脱贫的县市,马上要迎来国家的检查验收,挂村领导、工作队员、村干部从上到下各个都绷紧了弦,入户走访、召开会议、填报表格、整理档案、完善系统数据,每天都在繁重的工作和紧张气氛中渡过,这和我想象中“美好”的驻村生活反差也太大了吧。但正是因为这种充实,才让我更快的认识了弯丹村,更真挚的爱上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更真切的体会到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温暖,更真诚的付出自己的努力,让弯丹村变得更好,在扶贫路上,与弯丹一起成长!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五岔路乡弯丹村位于乡政府西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827户3237人,主要居住景颇族、汉族,其中景颇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4.04%。主要产业有肉牛养殖、甘蔗、茶叶等传统产业,是德宏优质牛肉—弯丹牛的原产地。是典型的集山区、直过、民族为一体的山区贫困村。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省检察院、州财政局、市委组织部的挂包帮扶下,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级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弯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房子建好了。之前村里破烂的房子随处可见,大多是茅草房、叉叉房,或是木头搭建、竹子围边、石棉瓦做房顶的房子,既不安全又容易漏雨透风。通过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弯丹村2017年至2019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476户(含“四类重点对象”203户)其中,修缮加固40户,拆除重建433户,群众都已住进了安全稳固的新房。弯丹小组集中搬迁64户214人,突出景颇元素,整体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打造出了“一村一品”的民居建筑风貌美丽乡村。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道路畅通了。在脱贫攻坚之前,村通往乡的路是土路,晴通雨阻,下雨天想从村到乡上赶集,都得人托马扛花上一天的时间,村内道路基本没有硬化路,道路的缺陷极大的限制了弯丹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现在整洁的道路修好了,村委会到10个村民小组的道路全部修通,通往农户家中的入户道路全部硬化,通往生产区的道路也都畅通无阻。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腰包鼓起了。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动甘蔗、西番莲、烤烟、姬松茸等种植产业发展,引进企业助推肉牛、生猪等养殖业发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带贫机制,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参加州、市、乡举办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依托各级举办的招聘会等就业平台,推介宣传务工信息,鼓励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措施。农民人均收入翻倍增长,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0.1%,2019年降到了0%,全村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产业壮大了。用好“四位一体”村集体资金,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出租牛场、农户合作代养、收购养殖草料、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达到公司、农户、村集体互利共赢,打响“弯丹牛”品牌。通过出租弯丹农贸市场,入股土猪养殖合作社等方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200元。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饮水不愁了。山区农村发展最愁的就是缺水,以前村民要么挑水喝,要么抽水喝,基本的饮用水都很难保障。由于缺乏农田灌溉设施、水渠,农作物缺水,产量就很难提高,借助“三峡整族帮扶资金”及水利项目资金,弯丹村近年来,兴建水坝、蓄水池、搭建水管等基础设施,现在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安全饮水有保障。通过修建水渠,完善灌溉设施,许多农田水有了保障,产量也提高了。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环境变美了。以前弯丹村环境可谓“脏乱差”,人畜混居、垃圾成堆、粪便随意排放、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卫生条件差,影响了村民健康,降低了生活水平。近年来,通过修建公共厕所、垃圾池,完善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划分卫生清扫责任路段,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弯丹小学开展“我爱我家”活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山村的环境慢慢的变美了,弯丹小组还被评为了“市级文明村”称号。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人变精神了。以前弯丹村是深受毒品侵害的山村,许多青壮年因吸食毒品,丧失劳动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成为家庭的负担,影响社会治安稳定。一些强戒回来的人,借酒麻痹自己,饮酒成性,社会风气很不好。但近年来,村寨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改变,人们你争我赶的发展产业,每逢佳节,都会组织晚会、游园等活动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通过开展“道德小屋”建设,树立道德典范,村寨里赌博、酗酒、吸毒的现象已经很难发现。

扶贫路上,我和“弯丹村”一起成长

这些改变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得益于每一位扶贫干部的付出,得益于每一位群众的辛勤劳作,大家一起努力着,希望把日子过得更好。

弯丹村在改变,我也在不断成长,从一名工作队员,成长为第一书记。农业农村知识有提升,从一开始对农业的一窍不通,慢慢的开始懂得各类作物种植节令,知道甘蔗种植产量提升的方法,知道预防猪瘟的措施,知道作物易发的常见病害。工作能力有提升,从一开始在群众会上讲话都会紧张,慢慢的学会主持召开各类会议,组织各类学习考察活动,强化了总结、归纳、提炼和汇报的能力。为人处世有提升,通过在基层磨练,深知基层“难”与“苦”,以前参加督查监督时,总会指责基层为什么这做不好,那做得不到位,只有真正在基层工作过,才知道基层的不容易。

我为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而感到骄傲,脱贫攻坚仍在路上,巩固提升任务艰巨,弯丹的变化,是五岔路山乡巨变的缩影。我想,也一定是全国农村巨变的小小“缩影”,无数中华儿女,跟我一样扎根农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

审核:李 静 石喃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