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盘不涨还发行那么多新股呢?

走向蔚蓝


A股将来无论怎么跌,都不可能停发新股,最多只是发行节奏有所放缓,在A股市场发行新股,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股市的功能就是解决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而主要不是给股民们赚钱的。目前银行间接融资高且风险大,所以决策层希望通过股市这种直接融资渠道,以极低的融资成本,来解决国内企业的融资问题。

另一个是,现在大部分新股背后都有创投资金在运作,只有这些企业上市,这些创投公司才能在二级市场上套现,兑换投资的盈利。如果不让新企业上市融资,创投资金就无法获利退出,那么谁还愿意来孵化初创企业呢?目前国内知名创投公司有:深创投、红杉资本、雷军的顺为资本等等。

实际上,目前大盘之所以不涨,是因为这一轮资金推动型的股市上涨行情已经结束,目前大盘蓝筹股、白马股、科技股、大金融股都已涨幅巨大,在4月底股市筑顶进入下行通道后,目前正在高位横盘,未来科创板的推出会对股市资金形成分流,同时,股市去杠杆化,又使场外配资不能大量流入A股市场,这就直接导致目前大盘横盘整理的态势,所以即使现在停发新股,大盘要跌还是会跌。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盘停滞不前,而新股却大量发行,这主要是科创板即将上市,而新的板块的建立,不能没有新股,更何况科创板实行的是注册制,新股上市的进度比A股市场还要快速。再加上主板市场本身也要推出新股,所以现在看上去新股发行的节奏就一下子变快了。

面对现在股市不涨,但是新股发行不断,我们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股市未来发行节奏不会停止,大家只能希望监管层适当的放缓新股上市的步伐,比如主板市场每周发行2-3个左右的发行速度。而且所有板块新股上市,市盈率不要定得太高,这样不仅给大股东超额募集资金机会,而且还能避免新股发行后快速破发。如此一来,股市的有限资源才能让更多优秀的公司享用。

再者,股民们一直认为新股发行速度加快,是导致股市下跌的元凶。其实新股IPO对股市的抽血并不太严重,而且也左右不了股市涨跌进程,最多是影响了股民做多的信心。真正给A股带来抽血作用的是再融资、定向增发。只要监管层拉紧再融资、定向增发的口子,而新股发行保持有节奏发行,就不会对股市产生任何大抽血的作用。

最后,新股发行不可怕,股市引进了更多的优秀企业,股民们选择的余地更大了,但问题是,我国的A股市场的股票只有上市,没有退市,这种只进不出,最终导致上市公司良莠混杂,不仅是有限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还失去了“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很难得到大幅提升,只能走牛短熊长的老路。

新股发行与否,和A股的趋势无关,任何国家的股市都要发行新股,一旦停发新股,股市就失去了融资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新股发行要有度,不能过高市盈率、超募资金发行。同时,还要控制住再融资、定向增发的融资量,这样才能避免A股市场被过多抽血。更关键的是,新股上市的同时,也应该完善退市机制,只有股市中上市公司的质量大幅提升了,A股市场就会走出长期牛市行情,在没有优胜劣汰机制的情况下,中国股市是看不到长期牛市的。


不执著财经


为什么大盘不涨还发行那么多新股呢?

截止目前,在等待新股发行排队的企业,有接近500家。这些企业,都是看中了股市对企业的好处,才来排队的。要不是监管机构加大对等待排队企业的检查力度,尤其是信息披露力度,排队的企业还要多。最多时,不是有近千家企业吗?

为什么在股市很不景气,市场十分低迷的情况下,仍然要发行新股呢?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一方面,如果不发行新股,排队等待的企业就没有希望,就会让企业的上市信心丧失。同时,也会让股市始终处于目前的质量不高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不停地开放上市大门、发行新股,又会对市场资金等产生严重影响,让投资者感到恐慌。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退市制度没有完全顺畅,垃圾股等没有被及时淘汰出市场。如果垃圾股及时清场,也许,市场的承受能力会强很多。

所以,眼下的股市低迷与新股发行不协调,最根本的还是进退不协调,进得多、退得少,退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必须加大股市的退出机制,真正形成良币驱赶劣币的市场格局。


谭浩俊


大盘涨了股民赚走了钱,上市公司圈到的钱就少了。发行股票的目的是支持上市公司投入新项目,不是为了股民赚钱。国家是鼓励股民投资,而不是投机。今后中国股市会在2600点至3200点之间涨落。直到破发增加到百分之十以上,才会改变顶部。


骨头无畏牛刀


首先要搞明白中国股市的本质!不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是国企解困以及企业融资的!所以,10几年来,经济不断增长,股市原地踏步不前。

不求富,不求有,只求大海变习酒,终日躺在沙滩上,一口浪花一口酒,好酒不多,习酒要喝!习酒自家酒库系列产品,茅台集团习酒有限公司荣誉出品!







喝酒品茶炒股哥


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近十年的股市表现来看(如下图),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近三年,全球主要的股指都创出了历史新高,唯独A股跟跌不跟涨,一直呈现出跌跌不休的状态。


之所以A股表现如此低迷,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A股在近几年发行新股的节奏比较快,对于A股的虹吸效应比较突出,而我们知道A股的增量资金本来就非常低迷,再加上新股的分流,所以导致A股杀跌明显。最典型的一个数据就可以印证,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新股发行了700多家,融资额度只有6000亿,但是A股总市值却蒸发了近10万亿,为了给上市企业融资,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至于为何市场如此低迷,新股发行的节奏还这么快?

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融资难,导致很多民营企业选择上市来融资,所以导致新股挤压非常严重,再叠加上市企业的流程比较漫长,所有新股形成了“堰塞湖”,为了疏导新股“堰塞湖”问题,导致近几年新股发行的节奏非常快。

再加上科创板的推出,导致很多科创第一批企业集中上市,尤其上周有22家科创企业上市,尤其上周三一天就有9家科创企业上市,尤其科创实行的是注册制,企业上市更容易,未来新股上市将是常态化,所以这一定程度也导致了新股发行的节奏加快。

当然新股发行节奏过快,短期肯定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杀伤,侯哥希望A股在考虑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二级市场的投资功能,只有把融资和投资功能两者平衡到位,A股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侯哥财经


大盘的涨跌并不是新股发行的决定因素,本身A股市场是重融资轻回报,为了就是让更多的公司提供融资平台罢了。下面来分析为什么大盘不涨还发行那么多新股呢?

大盘不涨而新股不停反而加速发行的真正原因,A股本身就是一个融资平台,这是股市与生俱来的功能;类似2018年这样总体呈现下跌趋势,走出熊市的时候新股发行都没有暂停,更何况现在的大盘在横盘状态,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想要停止新股发行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其次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为科创板月底正式上市交易做准备,类似本周发行了22家IPO,其中20家是创业板,其中有2家是主板;虽然大盘没有上涨,但是个股加速发行为了就是下下周科创板的上市交易做准备。

根据A股历史以往IPO暂停之时都是当股市出现系统性风险之时才会停止,类似2015年6月份股灾出现,IPO暂停了几个月,随后又恢复新股发行。像2019年的A股行情走势比较平稳,新股发行是继续维持2~3家是比较正常的,本周22家新股发行只是暂时的,这种发行速度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A股市场退市制度越来越严,对于上市公司问题进整治,从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会退出这个舞台,让股市新旧血液循环,所以A股市场新股发行保持平稳,想要暂停发行概率比较低,为了缓解IPO堰塞湖现象估计会长久保持每周2~3加发行,这样才能保证新旧血液循环,让股市健康发展。


老金财经


A股设立之初就不是为了给投资者最大的回报,而是为了解决国有企的资金经营困难问题,有一句话就是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不行,最多就是把股市关掉,关掉的逻辑大概率就是不能支持国有企业融资化解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支持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到今天,就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同时降低整个金融的高杠杆问题,可是我国企业一直存在投资饥渴症投资饥渴症,对资金的渴求是无以言说的。

股市一直定位于融资最大化,对造假上市和减持一直秉承非常宽容的态度,导致很多企业不具备IPO条件也要IPO,导致很多企业为了股权增值减持套现也要IPO,形成了一个IPO堰塞湖,市场一直呼吁放宽IPO标准,加快IPO步伐,化解IPO堰塞湖,可是等待IPO的队伍犹如过江之鲫,依靠IPO加码等化解堰塞湖吗/尽管IPO常态化遭遇市场很多抵触情绪,引发市场很多的争议,可IPO堰塞湖依然不下降多少。IPO任务依然艰巨。

面对IPO堰塞湖,除了加码IPO,还有别的法子吗?

目前实体经济较为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亟待经济转型,而经济转型依靠银行信贷较为困难,毕竟新经济缺少可抵押贷款,银行出现惜贷情绪很正常,这就把支持科技创新的重任落在IPO身上,也就有了科创板注册制,后续还会有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转板机制改革也已经有了政策性内容。

股市下跌,市场专家认为不是IPO导致,IPO可以增加更多的新鲜血液,增加更多的投资机会,IPO越多越好。所以股市下跌不是放缓IPO的理由,而是应该加码IPO。


杜坤维


发新股是硬任务,每年都有硬指标,不管大盘指数什么位置,任务一定要完成。美股二万八,大A二千八,十年股指负数,新股吞掉了指数,老股惨不认赌。


长兴34


打个比方一家养鸡场筛选了100个蛋孵化,出来小鸡以后一直养着直到长大,有的鸡开始下蛋,有的鸡身体有病不下蛋,但是主人不舍的去掉,于是治病重组,有的鸡根本就不下蛋,随着第二批蛋第三批蛋开始孵化出小鸡,饲料不够鸡吃的啦,难道说再继续孵化小鸡是错误的吗?错的是没有把病鸡和不下蛋的公鸡鸡清理出去,减少饲料消耗,循环发展。


蓝海83024547


股市就是用来发新股的,不然开设股市干嘛?股市是企业股权和资金进行资源配置和交易的场所,发行新股是股市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不然怎么进行融资呢?

1、大盘的涨跌和发行新股的关系

2016年到2017年这两年时间是蓝筹股的小牛市,上证50指数几乎是达到了2015年牛市ID高点,而这两年也是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两年,2016年发行新股227只,而2017年发行新股438只,创下了历史记录,尽管如此,上证50指数依然是上涨的,而不少蓝筹股在这两年都走出了股价的历史新高,比如中国平安,比如贵州茅台,比如格力和美的。

股票的发行并不一定会带来股市的下行,让股市下行的最大的原因是高估值,这个是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原因,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5年,这两次牛市都带来了巨大的泡沫,此后的多年都在挤泡沫中,泡沫不除,股市不起,上证50是在2015年达到了3494点,然后在股灾中一直跌到1900点,挤掉了泡沫,然后又在业绩的增长下,才走出了2年的小牛市。

2、股票的价格不是越高越好

股票的价格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有业绩的基础,我们追求高股价,追求涨价才能赚钱,但是没有业绩作为支撑的股价迟早是会跌回去的,爬得有多高,那么摔得就有多重。

股市不在于发行新股数量的多寡,况且A股发行新股的数量真的不算多,A股的缺陷是只进不出,退市的太少了,如果严格根据退市制度来运作,能够优胜劣汰,把优秀的企业留下,让投资者获益,而垃圾企业淘汰出市场,通过这样的运作,留在市场上的企业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企业,而不是垃圾股横行。

在一堆垃圾股里面追求高股价,有什么用了?能有什么机会?比如暴风影音净资产是负6个亿,面临摘牌,依然是有11个亿的市值,而且有6万多的散户;比如保千里,这只股票早就是垃圾股了,但是依然有4万多散户扎堆在里面!比如乐视网,股民就还寄希望于贾跃亭,这个真的是无话可说。

总结:发行新股是股市的基本功能和目的,这个不会停的,发行新股和股市涨跌也没有必然关系,如果泡沫横行,哪怕不发行新股,股市一样会跌得惨烈;如果股市被低估,公司业绩在增长,哪怕是发行新股也改变不了股市上涨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