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街通往淮安河下湖嘴,暗合佛家步步蓮花之義,故稱蓮花街

蓮花街通往淮安河下湖嘴,暗合佛家步步蓮花之義,故稱蓮花街

蓮花街是淮安聯城天衢門外通往河下湖嘴,途經蕭湖的湖中心一條小道。清雍正年間系徽州鹽商所建,因路面不寬防人失足落水,特在地面鋪設的長條青石和長條黃麻石上鑿有蓮花,且暗合佛家步步蓮花之義,故稱蓮花街。
  蓮花街“蜿蜒數里,勢若長虹”。街南、北均為蕭湖,中間跨三橋以通舟船。最東邊叫通城橋,稍西叫通惠橋,再往西一里有廣濟橋(又名通濟橋)。街內的通惠橋、通濟橋兩座橋,為何橋墩都鑿成圓弧狀呢?是源於古代造橋工匠考慮湖中的遊船經過橋洞,為避免遊船與橋墩碰撞,而設計成圓弧狀的橋墩(類似現今為殘疾人設計的無障礙通道)。街東端通城橋處有慧照亭,慧照亭北邊為林德川家祠堂,西邊為郡厲壇,郡厲壇往西半里有福建庵,過廣濟橋則到永裕亭。亭南為周宣靈王廟(即新安小學舊址),亭北不遠,即為荻莊大門。
  蓮花街東西兩頭“均有茶亭,以憩過客,東曰慧照,西曰永裕”。相傳“慧照亭”為“蓮花街居民吳崑山構方亭一座”,並“懸燈於壁”,故名“慧照亭”。後慧照亭毀於火災,邑人林德川捐款重建。“夏施涼茶,冬施薑湯,晚以路燈照人行,並備小燈(籠)數十盞,上書‘借去還來’”,每當“陰晦雨雪,行人行道旁者,予行人攜之去”。慧照亭“懸燈於壁”是淮安至今有記載最早的路燈裝置。慧照亭於解放前被拆毀。


  慧照亭雖有史料記載,但亭子建築結構卻鮮為人知。筆者去蓮花街踏訪,巧遇世代居住此街的宋文明老先生,他今年已83歲高齡,但對慧照亭有關情況卻記憶猶新。筆者撰稿後又請教居住蓮花街新安小學舊址附近,今年已86歲高齡的姚崇老先生,根據兩位老先生的回憶現贅述一下,以饗讀者。
  慧照亭舊址,今位於蓮花街5號居民家門前的路中心,慧照亭系歇山式的建築風格,為過街亭式樣(類似現今淮城巽關古城牆東南處,龍光閘上的歇腳亭)。慧照亭東西約8米長,南北寬約5米長。東西兩側過道淨高約3米,寬約5米。東西門楣上方均鑲嵌3塊鐫有陰刻的楷體“慧照亭”漢白玉石碑。 亭內地面鋪有黃麻條石,亭子南牆鑲嵌清咸豐年《重修慧照亭記》兩塊長約4米、寬約60公分石碑,靠石碑下方有獨圓木長凳,供過往行人小憩,亭子北側即為林家祠堂的大門。
  慧照亭直至淮安第一次解放還尚存,後由於林德川的家境衰落,林家的兩個女兒從城內搬遷到計有15間房子的林家祠堂內居住,又因沒有生活來源,便拆除屬於林家出資興建的慧照亭,將亭子上的木料、磚瓦賣給蓮花街上居民蓋房,兩塊石碑也處理給胡姓居民,用作砌房子的牆基。
  蓮花街西頭的永裕亭,其建築風格同慧照亭大致相仿,不同的是亭中間的鋪路石,是塊四方的大青石。永裕亭坐落在靈王廟的後樓與文美村之間的街中心(今蓮花街50號居民家門前)。永裕亭在史料中沒有過多的陳述,筆者翻閱《汪達之教育文集》,在書中看到汪達之校長制定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1934年6月—1935年6月)共計十四項擬辦實事,其中的:

  十二、翻造永裕亭。
  此亭年久失修,現已椽朽瓦坍,狀極危險;擬重新蓋,並擴大其用途:
  ⑴為附近農家生活閒暇時,辦民眾夜班的場所。
  ⑵為蒲草造紙工廠接洽收買蒲草的場所。
  ⑶為種蒲田業者合作社辦公的場所。
  ⑷為方便往來行人歇肩息腳的場所。
  汪達之校長擬定的翻造永裕亭計劃沒有實施,筆者認為1935年他已忙於籌劃組建新安旅行團的大事了,沒有過多的精力來實施這項工作了。但十年過後,淮安第一次解放時,他回到蓮花街主張創辦“新生合作社”,蒲農把蒲草編織蒲包,實現產、供、銷一條龍的方式,終於讓蓮花街的鄉親們嘗上了甜頭,並過上了一段好日子。
  已散落民間的慧照亭漢白玉石碑的“亭”字
  蓮花街鑿有蓮花的長條青石,已改作通濟橋下的河碼頭墊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