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諸葛亮的《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志超0210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代學者還說“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可見歷代對此文的推崇,它也是九年義務教育必讀的課文。署名諸葛亮的有前後出師表,一般提到的出師表均指《前出師表》,《後出師表》的真偽一直存有爭論。有人認為這篇文章淺顯直白,不明白有什麼可推崇的,但出師表的價值和為人所動容處,正是它的簡單易懂,循循善誘一片忠貞赤誠。


此文發表於公元227年,諸葛亮正準備北伐曹魏。(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在劉備逝世前,益州亂象已萌,上層益州本土和荊州外來派關係微妙,所以劉備託付後事,以外來派主將諸葛亮為主,以益州派代表人物李嚴為副,虛崇高位安撫本土人心,受劉備白帝城託孤輔政的諸葛亮,對先主的至誠重託慨然受之,向後主上出師表的這一年,政權內部已漸穩定,南中四郡之叛已平定進入軌道,從南中徵調到當地特產品,又選拔當地勇士組成無當飛軍。國內形勢穩定,而篡漢的國賊未除,正是騰出手來武力恢復漢室的時機,此一去戰果難料,諸葛亮殫精竭慮,對他離開後的事考慮得面面俱到,生怕自己一旦不在朝中,後主一著不慎出了問題,一片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出師表》雖在文中運用了借代對偶等不少修辭手法,還摻有駢驪文的寫法,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總體以教導勸諭為主,苦口婆心向後主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還向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重用人才放到合適位置以發揮勸諫等作用,如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等,都是表文中推薦的人,歷史上也證明了這幾人的出色才能和清正品德。(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三國中蜀漢地處偏遠,國力也最弱,劉備一代梟雄,當此主少國疑之際,果斷任人而不疑,諸葛亮大節不辭小讓,把國家的擔子挑了起來,採用與曹操類似的霸府政治執政,憑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個人品格,幾年時間讓蜀漢朝野昇平,人民安居樂業。匡扶蜀漢,恢復漢室的一片忠心盡在其中,心正則言正詞正,所以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評價出師表時說:“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