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這幾天熱起來的一個老詞!來,共同乾一杯!

“堂食”和“食堂”

堂食?這幾天熱起來的一個老詞!來,共同乾一杯!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馮劉克

“堂食”和“食堂”,掉個順的事兒,意思卻是大相徑庭。一個是吃飯的形式,一個是吃飯的場所。不過,不讓堂食的話,你在食堂也吃不成飯。

“堂食”是指只能在店內消費,不能打包帶走或外賣。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食堂”是設於機關、學校、廠礦等集體用餐企事業單位,為供應其內部職工、學生等就餐的場所,古時叫伙房、膳房。

“堂食”這個詞平時不常用,因為這次疫情才更多地讓人們接觸到。日常的對話中,通常是“您是在這兒吃還是打包帶走?”如果聽到的是“您是堂食還是外帶?”,恐怕您去的是星級飯店或者米其林餐廳。說起來米其林餐廳,還真是個奇葩。一個賣汽車輪胎的,為汽車司機做的一個餐廳指南,竟然風靡了全球。米其林公司認為,汽車旅行越興旺,他們的輪胎就會賣得越好,處心積慮搞了一個《米其林紅色指南》,指南里的餐館就被稱作米其林餐廳。米其林餐廳火爆的原因,大概是指南指得太靠譜了。中國的米其林餐廳集中在上海、廣州,去吃一次,太費輪胎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外賣。

一提到“堂食”,有一種活色生香的感覺。為什麼堂食?因為堂食除了菜品,吃的還是環境、服務和氛圍。比如深受歡迎的“海底撈”,吃貨們的評價是服務好到“變態”。在“海底撈”點個外賣,那你吃的是火鍋,不是“海底撈”。流行一時的生態餐廳更是靠環境,小橋流水,綠樹環繞,音樂流淌,身在其中,心曠神怡,吃個心情。“堂食”的“堂”是高大的房屋,是個排場的地方。一到夏天,不少人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吃個夜市、大排檔。夜市、大排檔雖然露天,仍是堂食,無非是天地為“堂”,更加敞亮。

一提到“食堂”,給人一種清湯寡水的感覺。正因為此,網上流傳出萬達、華為、阿里、京東等大公司的食堂菜品圖片時,才讓大家如此驚詫豔羨,不無酸意地稱之為“別人家的食堂”,彷彿顛覆了自己對食堂的認識。至於當下流行的“深夜食堂”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更多地體現在情感方面。她的註腳在“深夜”,“食堂”二字完全可以換成“驛站”或“茶館”或別的有一星燈光的地方。現代人的“夜”再也不是關燈睡覺這麼簡單的事了,有深夜奔波的夜行人,有為了生計加班的夜歸人,有壓力巨大的無眠人,還有家庭不和的情感流浪者。深夜,一個去處、一點燈光、一杯啤酒、一碟小菜,再有一個能傾述的人,“深夜食堂”就生髮出了無窮無盡的情感故事。

越扯越遠,還是盼著能在食堂裡堂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