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該怎麼教?

我從趙國穿越而來


這個問題,這種現象,可以說由社會大風氣造成,按目前來看,出現這種現象,對社會的影響還不很明顯。要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得從教育的發展過程來說,過去基本上每個鄉鎮,初中都設立統一招考200個尖子生,縣級中學,在高中也招幾百個尖子生,有目標有選擇,才有奮鬥才有競爭,當時小學以考上尖子班多少人來體現學校的成績,初中、高中也是這樣,要考得好,就必須要抓學習抓質量,不是吹牛吹出來的,所以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都有一個競爭學習的氛圍,不但成績好的學生勤學,成績差的學生也不甘落後。而自從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之後,整體上來說,學生無論成績好差照樣升學,學校之間不存在考試競爭,初中高中不再招尖子班,各個學校學生成績好差都無所謂,在這種大環境下,誰去抓學習幹什麼?現在各中小學校,不管學生成績好差,校長按照潛規則照樣做,誰還辛辛苦苦去抓學習呢?而且抓出了成績也沒有用,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不是學生的問題,也不是學校的問題,是教育制度的問題,是如何恆量教育標準的問題。現在的教育現狀是,小學、初中都沒有氛圍,甚到縣級大多數高中也失去了學習氛圍,有的私立學校趁機建立,並加強管理,高收費,使大多數家庭子女不得不出高價讀初中高中,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成了擺設,根本沒減輕讀書的負擔,反而因大家選擇了高價私立學校,而加重了讀書的負擔。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從小學開始就要抓教學質量,有一個教學標準,才能促進各學校去抓去促,才能見成效。


善美真888


鄉鎮中學的生源越來越成問題了!鄉鎮中學教師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了!

就像題主所說的:“所在的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聽起來可能覺得不可置信,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優秀生源不斷外流,鄉鎮中學缺少優秀生的帶動,學習氛圍難以形成,超過半數的學生在混日子,什麼也不學。對於教師來說,教學管理的難度也非常大。

其實,鄉村的孩子本質不壞,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基礎較差,久而久之,就連孩子自己都放棄了;農村的家長對孩子也普遍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基本不管。

教育專家能支什麼招,我們不知道;教育專家也很難知道一線的真實情形。我只覺得,鄉鎮中學的老師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嘗試:

1.接受現實,接受學生;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學生就是這樣的學生,基礎差,不學習,混日子,老師光著急也沒有用,批評過度更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如先調整心態,坦然面對,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和期望值。

這需要教師平心靜氣,摒棄名利之心。

2.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步子放緩。

課堂容量小一些,難度降一些,步子慢一些,讓學生能感受到一些成就感。

3.鼓勵學生去學習,哪怕一點進步就給予鼓勵。

4.作為老師來說,努力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對語文學科來說,引導學生多讀點書,引導孩子思想慢慢成熟。

不學習,混日子,其實都是內心迷茫不夠清醒。語文老師,可以利用自己的學科優勢,給學生讀一些勵志美文,或者引導著讀點書,談談社會時事,慢慢去喚醒。

5.教育管理部門和社會公眾應該給農村教師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評價機制上,也應該給農村教師一些傾斜的政策。

教育就像耕耘,而教現在鄉鎮中學的孩子就像拓荒,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包容。

農村教師付出了很多努力,不一定取得表面上的很多成績,教育管理部門在評價機制上,對農村教師應該更加靈活多元,不能唯成績。而社會公眾對農村教師的工作也應該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戚老師說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心情非常沉重,因為我本身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且我也是從小在農村長大,後來通過考學才走出農村。尤其看到現在農村鄉鎮學校教育嚴重滑坡時,我也有一種焦慮感,因為我的晚輩都在農村,他們讀書上學皆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基本上都沒讀完初中就輟學了。

先說鄉鎮中學的師資吧,這已經成了暫時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現在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相對落後地區,鄉鎮中學的教育質量相比多年前都嚴重下降。主要原因是好老師留不住,年輕教師不願意去。結果就導致老師數量少,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若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即年輕教師都願意往城市裡走,一是生活條件好,二是考慮到孩子的教育。當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時,鄉鎮中學老師數量會急劇萎縮,自然難以保證正常的教學。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成了很難扭轉的無奈現實。

現在儘管農村經濟發展已經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且國家也免除了農業稅等各種稅收,農村家庭的生活條件也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生活條件好的同時,反而讓很多農村家長看到一個事實,既在農村鄉鎮讀書的孩子,如果考不上好大學,投入那麼多錢,最終還找不到工作,為啥還要供孩子讀書呢?恰是這種對孩子上學讀書持悲觀的態度,導致相當一部分家長更不重視孩子學習。再加上學校教育質量也不如意,兩個因素交織在一起,自然使家長更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題主所講一個班有60多名學生,只有三四個在學,其他都在混,怎麼辦?

如果本著務實的精神考慮問題,每個班只有極少數學生在學,如果優先保障這些學的孩子,那不妨就把肯學的學生集中到一個班裡,配足老師,或許能解決點問題。但這又違反了有關規定,如果這一點做不到,那隻能建議家長看看能不能把孩子關這到縣城或市裡學校上學了,畢竟那裡的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要好的多。對於混日子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講,到了初中階段如果混日子,肯定學不會,在義務教育階段有法制約著,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學生混到初中畢業,甚至有些學生還熬不到畢業就輟學了。

沒有人能改變一個裝睡的人,那些鄉鎮中學在混日子的孩子,大都是喚不醒的裝睡人。

事實上,很多初中生在混日子,並不僅是從初中才開始混,而是在小學階段就因為教學質量差,而沒有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我接觸過不少農村小學,包括城市周邊的農村小學,目前就存在學生素質差,理解和接受能力弱,考試成績更差的現象幾乎常見。這說明早期教育的缺失,家長不懂家庭教育也不重視自我學習,就已經註定孩子在學業這條路上不可能有好的發展。所以,對於農村家長,有些重視孩子教育的大都從小學開始,就想辦法讓孩子去縣城讀書,甚至不惜去陪讀。這說明只有家長自己下功夫才能改變現狀。如果光怪那些在中學混日子的孩子,根本沒有道理,這些孩子其實也是受害者。

換城裡的特級教師到鄉鎮中學去教學,恐怕收效也甚微,因為空中樓閣早已經形成。

當我們看到很多鄉鎮中學的孩子們在混日子不思進取的時候,想去改變他們已經晚了。教育是一個重視打基礎的工程,幼兒期和兒童期裡學校和家庭教育忽視基礎教育,孩子的綜合素質差,即便讓城裡的特級教師到鄉鎮中學去教學,也很難收到成效。因為沒辦法去補足欠下的基礎教育債,最多也就是讓那些混日子的學生增強一點對學習興趣罷了。所以說,當我們面對一座空中樓閣時,還得從教育體制根本上來考慮問題,既鄉鎮中學是否應該存在?或者嘗試從小學階段就普及遠程視頻教育,從5G發展來看,將來可能會解決這塊問題,到那時鄉鎮學校的老師恐怕就成了輔導員了,而不是純粹的教師。

結束語:別指望專家,專家都是坐而論道者。最有希望的,也最靠譜的應該是家長自身,在環境無法改變,在師資力量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只好帶孩子去城裡讀書上學吧。而這條路早於十多年前,就已經有無數農村家長在做了。


寒石冷月


這種情況在鄉鎮中學還是存在的。老師在這樣的班上帶課有時的確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作為老師應該怎麼做呢?

01 在這樣的班級上課是什麼感受?

我剛開始教書是在一個三類高中學校,學校位於一個縣裡的小鎮上。一年招收500個學生左右,都是初中成績最差的學生了。如一中招收的是500多分的學生,而我們學校招收是300分左右的學生。400分以上在我們學校就是非常好的學生了。

由於學生知識底子差,高中內容幾乎聽不懂。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習行為很差。上課好多不拿課本,更別說記筆記。可以想象,這樣的班級上課時沒幾個人聽課。睡覺都是好的,關鍵是喜歡講話。老師吼一聲“不要講話!”管不了兩分鐘,就又“嗡嗡嗡”的。維持課堂紀律都令人頭疼。作業就別提了,交上來大多是亂畫的。

學生的自控力以及道德感普遍較低。講話喜歡帶粗話,大聲吼,一點小事就罵人。男生抽菸喝酒打牌的多,時不時打架。男女談朋友的也多。

很多老師都是想盡辦法,軟硬兼施,但效果不很明顯。關鍵是學生也軟硬不吃。於是,老師們只好從自身改變入手,一個一個找關係、尋出路想方設法調離這個學校。我們學校每年都有3、4個老師調到市區學校去。有的是辭職到沿海城市去了。值得關注的是,那些調到市區學校的老師教學業績並不比市區學校原有的老師差。後來許多都成了高三把關老師。有一個物理老師調到一中後還成為了省級專家,全省高中只有兩個。

02 如何在這樣的班級進行教學?

我認為,教學必須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

剛開始,我也是盯著高考去努力,心想,哪怕學生考一個專科也好啊。因此,我想了一個法子,除了講新課之外,作業一律喊學生回答,從第一排第一位同學開始,順著往後走,每個學生都要輪到。有時一節課的練習要講3、4節課。太難了的,我都直接給答案讓學生背。這樣來促進學生學一點進去。

這樣子教學,雖然學生最後高考大部分能上專科,極個別上本科。但,教學環境氛圍並沒有好轉,上課實在令人頭疼。

我就經常琢磨如何改善這個環境?我想,很多學生不愛學習,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太難,進步太小。很難堅持下去。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習太枯燥,令學生產生不了興趣。於是,我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去改變。

第一,撇開高考的要求標準,也不管平時考試,反正考來考去也就那樣。把知識難度降到極低極低的水平,從學生的認知起點出發。

第二,平時多和學生探討生活中的問題。課堂上在低起點知識的基礎上,和學生討論分析,儘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第三,多表揚有進步的學生和品性好的學生。很多時候我是把表揚和鼓勵的話寫在一張精緻的紙上,做成書法作品的樣式,上課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送給這些有進步的學生。對哪些很差有學生偶爾也寫一點鼓勵的話。

我幾乎沒批評過學生。儘可能和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交往。有時他們爆粗口,我當時也只笑一笑,然後再補一句:“儘量不罵人啊”。所以,學生們都對我還蠻尊敬,上課就好了很多很多。


聽雪學苑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眼見這兩年,農村條件好點的家庭,有見識的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到城裡讀書。經過這樣的分層後,留下來的學生中,幾乎沒有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我講述自己親歷的幾個小事件。

A女生(我不便說學生的名字),母親多年前離家出走,再沒回來。小姑娘不光成績差,關鍵是從沒在人前說過話。

學校讓學生申請貧困生補助,根據她的條件,完全有資格。沒想到她不申請,我私下問她原因,她說,我爸說太麻煩了,還要到鄉里,村裡各處蓋章。在我的勸說下家長把表領走了,可眼見到了最後一天,天下雪了,她的表遲遲交不回來。

我一再催促,雪晴後她爸終於來了,抱怨學校催的緊,抱怨路不好走。

我沒說什麼,心裡想,現在村裡有車的人家這麼多,隨偏一個關係好的,讓他開車送自己一下,有多難呢。你就不怕那一千多的補助沒了嗎?

看著他卑微,懦弱的樣子,我就知道小姑娘不愛說話的原因。

男生B,據他爸自己說,他以前考上什麼學校,被人頂替了。他這種對社會不公的抱怨影響著孩子。B很聰明,但不認真學習,老師批評,他竟然反駁說,我爸說學習好也沒用,沒權沒錢,還不是一樣的。

真不知道他爸受的是什麼教育。現在他爸中風,沒有勞動能力,全靠他媽打工掙錢。

男生C,他媽有輕微精神病,他爸在建築隊幹活。課堂專注力特別差,學習不行,還好吃懶做,特別愛吃零食。當然,他也買不起貴的,都是幾毛錢的東西。

你可能覺得我說的是個例,還真不是,只是這幾個學生家庭背景比較特殊。事實上,班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學習懶散,渾渾噩噩,缺乏主動性和進取精神。

我們常說,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在雨中奮力奔跑。事實卻是,越優秀,越努力。

我也曾思考過其中的原因,

一,他們的父母一輩子都呆在這狹小的天地間,沒有見識過外面的世界。即使外出打工,也很難接觸到社會的精英。

當城裡的家長為教育焦慮不安的時候,他們依然“歲月靜好”,覺得讓孩子凍不著,餓不著,就盡到責任了。至於教育麼,那是學校的事了。不可能給孩子做出表率,自然也不可能給孩子人生有什麼指導。

二,學生身邊很少有榜樣,都是一群同樣平庸的人,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特別享受那種井底之蛙的感覺,不知道外面的天是什麼顏色,外面的人是什麼樣子。

這些孩子,最終踏上他們父輩的老路,依然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從事著最低級的勞動。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面對困苦和不幸,只是被動的承受,忍耐。

這還真是放羊娃的故事,放羊是為了賺錢,賺錢幹啥?娶媳婦。娶媳婦幹啥?生孩子。生孩子幹啥?放羊。

農村人的起點都差不多,精神上的懶惰讓這些人越來越窮,在逼仄的生活裡,龜縮一隅,無力改變,最終濤聲依舊。更難想象的是,他們今天的行為不光影響著自己的人生,還會影響後代的人生。在農民進城的浪潮中,他們將成為沉澱下來的一群人,被動的留在農村,一代又一代。

那農村會不會真成為魯迅筆下的陰晦蕭索的荒村?


自名秦羅敷


我從教三十多年了,做過十年初中班主任,然後到小學做管理工作,自認為還是教育工作的裡家行手。我覺得解決實際問題,靠的不是理論,而是實際的工作經驗。你問專家,他的話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他們就會說理論,一套一套的,其實不中用。他們會說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許分快慢班,這樣會打擊很多人的自尊心。按他們的思路,好學生也給混壞了。真正從事教育事業的一線老師,會告訴你,把水平差不多的分到一個班,量體裁衣,因才施教,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放到一個班,好的吃不飽,差的卻消化不了,結果就會大家都不認真學習,好的早就會了,再講他都覺得老師墨跡了,怎麼辦?只好不聽了,玩了。差的呢,聽不懂,跟不上,學也不會,也只好不聽了,分心了,玩了。如果按成績分成不同的班,基礎好的,拓展知識,加深加寬,他們學到了該學的知識。基礎差的,從基礎抓起,打穩基礎,逐漸消化吸收,也能學的進去,也會跟上老師的思路。這樣,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我們這裡的高中明面上不說分快慢班,但是都是分小班和普班,其實是一樣的。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跟快慢班不是一個道理嗎?全國範圍內不是都存在嗎?一個縣市裡可以有重點和普通中學,一個學校裡為啥不允許量體裁衣,因才施教?可是,你如果問專家,他會有一大堆歪理邪說,結果就會弄得所有學生都不學習,或者升學率嚴重下降。


005222000995


我不是教育專家,但是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是高中學校的老師,對於題主拋出的這個問題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貌似又很熟悉。

因為我們這個地方在十年前曾經上演過類似的事件。

一、95%的學生在混,說明初中學校的校長沒有壓力

1.國有民辦使得初中學校壓力頓無

縣財政為了甩掉包袱,對縣城三處高中實行了國有民辦的辦學體制,那個時候國有民辦挺時髦的。

實行國有民辦以後,各高中學校為了增加辦學經費,只能擴大辦學規模。記得我這所學校最大規模一直擴充到100個教學班左右,除了高中部,還增設了高中部、小學部。

那時候,高中每個班可以收到60-70個學生。國有民辦時期,中考只是一種形式,因為只要學生想讀高中,只要交錢就可以了。那時候的初中學校一點也沒有壓力。

2.高中學校無序招生讓初中學校沒有壓力

除了國有民辦以外,高中學校的無序招生同樣使得初中無壓力。各高中學校為了搶生源,在中考之前就紛紛派出老師去初中學校找班主任、年級主任甚至校長,鼓動好學生報考自己的學校。更有甚者,有些學校的老師會直接跑到學生的家中做家長的思想工作,並做出種種承諾。

高中學校上門求著初中學校,你想想,初中學校還用的著費力氣嗎?供不應求!

3.初中學校的老師晚上到城裡歸宿使得初中學校管理跟不上

很多鄉鎮的老師在城裡買了房子,雖然鄉鎮生活條件比以前大有改善,但是與城裡還有差距。再說,村村通公路修得平坦通暢,小轎車價格又便宜,下午下班後就開車離開了學校到城裡的家生活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鄉鎮學校的學生管理無法保證,因此取消了晚自習和寄宿制度。

二、如何改變這種混日子的不良局面呢?

靠學校的老師不可能,靠學校的校長很難,靠誰去改變?

要靠當地的教育局局長甚至縣委縣政府領導!

我們這裡初中學校原來那種混日子的局面已經徹底改變了,緊張程度一點也不差於高中學校。

辦法有這麼幾點:

  1. 取消國有民辦辦學體制,這個必須由當地政府部門決定。

  2. 規範了高中招生秩序,這個教育局就能辦到。

  3. 修改了對初中學校的考核評價制度以及對校長的考核評價與使用制度,特別是推行末位淘汰制度。

  4. 規範了全縣教職工的請假與考勤制度,加強了工作紀律要求,嚴格進行落實。

就是這麼簡單的四項措施,全縣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秩序一下子得到了扭轉,初中的教學質量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這個地方的教育百分百出了問題:

一個是大班額化解出了問題,初中是絕對不允許出現60人以上的超大班額的。

另一個是這所學校的校風、學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是全縣(區)範圍內的共性,那就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不稱職。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看到題主發出的這個問題,我想到10年前一個已經畢業了的學生打電話和我聊天的時候說到的一席話——

“老師,我和你說,我們原本班級的大部分同學,上了中學之後都不想學了,xxx上中學才一年時間,頭髮染得像個外星人似的;xxx整天都泡在網吧中,他爸有一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從網吧中拉回去……整個班級那麼多人,只有xxx一個人在認真學習,我自己上到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也放棄學業去打工。”

中學階段,一群叛逆期的學生遇到師資力量、學校管理都存在非常嚴重短板的鄉鎮中學,大部分學生向上向善的可能性不會太大。那位被他父親在三更半夜從網吧拉回去的學生,在他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曾經有過在村保健站一邊掛點滴一邊背誦課文的經歷。前些天我遇到這位學生的家長,那位家長說:“如果我家的xx上初中的時候也是你這麼負責任的老師教,他現在的命運肯定會改寫。”

“這些都過去了,我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但這孩子上中學之後變成這樣,確實挺可惜的。”我對那位家長說。小學的學霸上了中學之後就開始“放飛自己”,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近墨者黑”這四個字在起作用:身邊大部分同學拉著你去網吧玩遊戲,課餘時間甚至上課時間旁邊的同學都沒有將心思用在學習上,在這種學習生態中能靜下心來學習的學生真的不多。

孩子在中學階段混日子,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一些農村地區的家長,在孩子上小學階段都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作為老師,我經常因為班級中的學生作業沒能及時完成,多次打電話聯繫家長,讓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但是家長卻一直是一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態度。甚至有些家長對我這樣說:“如果我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能有辦法,還要求老師幹嘛?”孩子的學習習慣、態度、成績和老師有關,但家長也不能完全充當“甩手掌櫃”。

當然,中學生在學校混日子,更大的原因是自己的自律意識沒有“在崗在位”:晚自習爬牆出去泡網吧、早戀、學非主流,這種學生可能暢快得了一時,但在以後的日子裡後悔是妥妥的事情。有人說,中高考是一個人的“第二次投胎”,這句話可能有點偏激,但通過中高考改變此生命運的學子並不在少數。在最需要努力的年齡段選擇了安逸和任性,在最需要清醒的年紀選擇了裝睡,在自律意識最應該堅挺的時候選擇了“熄火”,這種學生想要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難度是很大的,他們一般初中畢業後就不再讀書了,有的回去繼承家產,有的只能出門打工。

你如何看待鄉鎮中學的這種現狀呢?歡迎留言交流。


微雨潤苗


所在的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該怎麼教?

看到這個問題,劍客老師不由想起了自身的經歷。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在農村中學讀初中,一個鄉中,三個年級,每級三個班,每班人數確實有六七十人,把個破破爛爛的教室擠得滿滿當當的。

當時,班上想讀書的人還是很多的。因為,考上中專中師就意味著捧上了公家的鐵飯碗!那時候允許留級,班上的留級生很多,初三複讀的人更多,有的復讀了好幾年,我們班最大的已經是二十開外,像我這樣七歲上學,一級不留的在班上年紀最小,只有十四歲。

90年初,我從普高考上師專。三年後,拿著報到證又回到了母校,在鄉中當了一名農村孩子王。

當時,財政還是包乾的。教師工資由鄉政府開,經常三四個月發不出來。

那時候考中專已經沒用了,大學畢業都不分配工作。農村學生興起了輟學打工潮。未成年學生時不時的就有人忽然不來上學了。控輟保學任務很重,老師們經常上門挨家挨戶勸說,有時候還要拿工資為學生擔保學費,否則,他們就不念了。

在鄉中一干就是8年,認真學習的學生一個班怎麼看也有一小半。畢竟他們的家長在外打工時也長了見識,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想讓孩子考高中上大學。

但那時候又來個教育資源優化整合,撤併了一批農村中小學。我所在的學校就此成為了歷史。

當然,一同進行的還有撤鄉並鎮。

到了城鄉結合部的鎮中學,我又幹了6年。這裡學生家長有的在農村裡,有的在鎮上。農民、工人、商販、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閒漢,啥樣人都有!

一個年級6個班,每班50餘人,認真讀書的也有一半人。主要看家長意識而不是身份職業。

後來,我調到縣城,才發現學生認真學習的超過八成,遠比鄉鎮學校多。

說來說去,主要還是看家長對於教育的認識。

當然,越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越會想方設法把孩子從農村學校轉到城裡去。

而在農村學校教得好的老師也相繼離開了,去了城裡。

所以,這些年,農村教學硬件好了,認真學生的孩子卻少了,可嘆!


劍客談教育


所在的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

這樣的事情,在農村中也越來越多,看了之後我也覺得心中淒涼。我也是一個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孩子,希望有一天能幫助到農村,或許我也只能做好我自己吧。我大學畢業後就從事幼兒教育,後來幾經輾轉,做過中專兼職老師,也做過奧數輔導,現在做快速閱讀、思維導圖、超級記憶等高效學習方法的培訓,甚至最近被各大媒體報導批評的“量子波動速讀”也深有了解,在孩子的潛能激發方法上面也有了系統、體系化的認識。像我這樣的家長,可能都會把孩子送到城市裡去吧,但是我沒有這樣選擇,我的孩子仍然在老家農村裡讀書。

我為什麼把孩子放在農村裡讀書呢?

一方面,農村裡到處都有各種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孩子可以下河捉魚,上山採藥,也可以進城玩耍,可以說在目前交通便利的情況下是進退有餘。

另一方面,農村的教育相對城市來說,要輕鬆許多。孩子沒有在城市裡學習,就不會有太多的課外輔導班,也不會連週末都沒有時間休息玩耍。而且在城市裡到處都是鋼筋水泥,沒有農村那麼自在。

孩子的學業輕鬆,我們家就可以對孩子實施我十五年教育核心的方法。

第一,我們對孩子實施調心的教育。在我的家庭裡,孩子學習的第一個內容就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這也是從最近五年左右的時間裡開始的,也是我在我個人身上實施後嘗試到的效果,再應用到孩子們的身上。別人可能都講大道理,我卻講學習心態是身體中的道理,孩子確實能感受到內心的狀態,用調心的方法去認識這種內心的感覺。雖然孩子年齡小,但是也多少能聽懂我所說的,可以感受到自己情緒來臨時的具體感受,可以認識到內心處那股感覺。

第二,我們強調孩子的記憶能力訓練。孩子現在二年級,課本上要背的課文都已經背下來了。而且他還藉著副班長的小職位,拉著班上的男同學一起背書。我們在家也鼓勵孩子,在學校裡多幫助同學把課文背下來,同學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教他們。這樣做法,我不知道具體能為班上帶來多大的學風改變,但我知道我的孩子正在向著一個積極正向、樂於助人的方向成長。

第三,我們非常重視孩子的思維能力訓練。我們所強調的訓練方法,一個是閱讀,一個是寫作或者說話。通過孩子的閱讀進行內容的輸入,再通過說話與寫作的輸出,可以全方位地訓練孩子的思維分析能力。我是一個比較笨的人,我相信的是持續不斷地訓練,所以我們從一年級的時候就在訓練孩子寫作文與閱讀的能力。雖然我們不去追求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那麼神奇的效果,但我們要持續不斷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再結合說話與寫作的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也慢慢得到訓練。而且這些方法,也是我個人長期在做的一件事情,很清楚其中的作用是什麼,這不是追求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堅持,是一種持續的能力訓練。

大概年後,我也決定從城市轉回農村,幫助我的孩子去學習。用我的方法幫助他去學習和認識這個世界,當然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學習和認識自己。

農村的班級95%不學,只能靠老師、家長,更要靠孩子自己

孩子不學,要喚醒他們,需要的是老師有高瞻遠矚的能力,而不是教書面知識的能力;需要老師用寬廣的胸懷、遠大的眼光喚醒孩子窄小的心靈。老師只有不斷拓展自己的心胸、眼光,看到更高的生命成長,才能真正意義上給予孩子們傳道授業解惑。

孩子不學,要喚醒他們,需要的是家長自己覺悟。孩子需要的不是錢財多少,而是家長的陪伴引導;孩子不需要家長沒有照顧孩子的補償,而是家長的正確引導。如果家長都不改變,要想孩子改變,可能難於上青天吧。

孩子不學,要喚醒他們的,只有他們自己。只有孩子意識到、覺察到自己的生命意義的時候,才能從沉睡的心靈中站起來。他們需要靈魂的工程師,也需要生命的引路人。

結束語

我不是什麼教育專家,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父親,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我的影響下走上生命成長的道路,心胸寬廣、眼光久遠,能為國為民做一點小事。

@童教雷鳴,全腦思維訓練,科學、簡單、有效的寫作方法訓練,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