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不同國家對兒童,青年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幼兒園的教育。大多數幼兒園就像是孩子的遊樂園,讓孩子能在快樂的成長環境中學習。這樣讓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大,學起來更輕鬆。在對兒童的教育中,日本教育更加優秀一點。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日本是一個十分注重教育的國家,尤其更加註重幼兒教育,教育的發展對整個國家起著重大的作用。日本對幼兒學校和幼兒老師的培養和要求很高,重視幼兒教師對兒童學習的正確方法為了徵集到優秀的幼兒教師,提高了教師的薪資。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日本的幼兒園是如何對兒童進行優秀的教育呢?

1:孩子書包自己背,無論有多重

在中國隨地都能看到孩子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揹著孩子粉紅色或者藍色的小書包在路上急忙揮手讓跑在前面的孩子走慢點,別摔了。家長幫孩子揹著書包,不是在幫助孩子釋放壓力,甚至是一種嬌慣孩子的行為。

孩子會養成一放學就把書包交給家長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形成不了自己獨立的習慣。反而會更加依賴,更加懶惰。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2:孩子吃飯不催促

又是一件與中國媽媽形成對比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的許多家長總是會被給孩子餵飯的事情犯愁,父母或者長輩追在孩子身後催促,有時候更會因為孩子沉迷看電視忽略吃飯或者吃得慢而去責怪教訓孩子。

但是各位家長應該與孩子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的消化系統發育並不完善,消化功能並沒有大人那麼強大,,所以孩子會細嚼慢嚥,被家長誤會不愛吃飯或者沉迷興趣中不想吃飯。家長在孩子吃飯時催促,對孩子的腸胃會造成一定的壓力,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3:十分注重孩子鍛鍊身體

如今的孩子在假期會被各種興趣班壓得喘不不過氣,一節課上完接著上另一節課。可是一大部分孩子並不樂意參加興趣班,只是被家長強硬安排。所以孩子們在活蹦亂跳的年紀每天待在教室裡。孩子的身體素質會下降,並且孩子的運動能力難以被開發。

但在日本的幼兒園裡,孩子們會學習高難度的動作,讓孩子開發運動天賦,提高身體素質教育。讓孩子有一個硬朗健康的身體。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4:教導孩子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在中國大多數幼兒園的孩子不僅不能服務他人,甚至連自己的被子也從不動手疊。孩子在幼兒園的年紀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也不會做過多要求。與中國家長不同的是,他們十分注重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會定期讓孩子參加志願服務工作。孩子們也會積極響應。這樣可以讓孩子鍛鍊自己的能力,更是在為社會做一些貢獻。

觀察日本教育與中國教育的不同,日本教育更注重孩子自我的成長,獨立的成長。不應該對孩子寵著,慣著。讓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與激發,家長用引導或鼓勵的形式,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任務,不僅減少了家長的負擔,更讓孩子在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學習。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家長要發揮孩子後盾的作用,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學習,更不要強迫孩子學習一些沒有興趣的興趣班。儘量讓孩子在兒童時期有一個充實快樂的童年。與學習成績相比,孩子更需要的是天真無邪的快樂和一個健康的身體。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接下來為家長推薦兩本繪本,可以更好的幫助寶寶認識幼兒園。

推薦一:《寶寶入園繪本:我愛上幼兒園》

幼兒園入學心理準備繪本,通過主人公小男孩米勒的視角來描述的幼兒園生活,整套書都是圍繞著孩子在幼兒園會遇到的問題來描寫的。

代入感十足,讓孩子在故事中建立起歸屬感和安全感。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點擊圖片購買

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套裝共5冊) 親子閱讀啟蒙圖書


推薦二:《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一套書共12冊,12個成長主題,幫助2-5歲孩子孩子養成自理懂事的好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通過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孩子。

讓孩子富有愛心、更有勇氣,敢獨自睡覺,不抗拒洗澡、知道醫生不可怕,會讓自己很健康等。不用“硬碰硬”的對抗,也能讓寶寶乖乖聽話。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媽媽深思

↓↓↓↓點擊圖片購買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套裝12冊)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