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阿里誰的AI發展前景更好?

BeaNSider


華為企業,主要發展的是通信領域。阿里主要是發展互聯網領域。他們兩家企業發展的方向不一樣,所以說他們都應該有很大的發展。


老狼4499


事實上兩家公司,一個是注重硬核實力,一個是注重平臺的搭建。雖然說今天的阿里也有平頭哥芯片技術公司。

如果僅僅是從情感上來說:我似乎更傾向華為一些,比如5G,顯然,在中國,我們無出其右,而AI,顯然更需要寄生於5G這個大平臺。但顯然,我們看問題不能簡單的做非理性的判斷。今天要看兩家公司的前景,我倒更願意從管理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華為的任正非顯然就個人的管理能力而言,我感覺上幾乎可以傑克-韋爾奇相提並論,我甚至認為:在未來,任老爺子的成就,一定也是登入殿堂級別的人物。但今天的華為,我必須要說的是:在經理人團隊建設上,似乎是阿里遠遠領先。

任正非老爺子70多歲了,還在戰鬥,馬雲50多歲,貌似可以選擇到河邊釣魚了。

這種差別,可能和性格有關,也和一個公司的體制有關。

就如今天的阿里,馬雲退了,還有張勇,甚至可以說,今天就算張勇也退了,還有一堆人能夠頂上去。這就是阿里太可怕的地方。要知道,再先進的技術,最終還是靠人。

任正非,可能是我最尊敬的老人,但仍然必須要說:華為的未來,不能繫到一人的身上,再強大的人,也不可能戰勝時間。


5G,決定AI的未來


天問觀世界


如果僅從這兩家裡看AI發展前景的話,我認為阿里更有勝算。


首先,人工智能不僅僅是硬件或者軟件某一方面的產業,而是一種綜合產業,甚至在國家層面已經把人工智能列為新基建項目。也就是要在軟件硬件的維度與民生、與社會發展乃至國家的發展融為一體。

  • 從宏觀局勢來看,美國對中國已經開始實施技術封鎖,華為受制於硬件和技術的海外市場發展機會,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而阿里雖然在硬件方面遠不如華為,但是在軟實力上國內無人能比。雖然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場並沒有太大起色,但是以其在國內的影響力看,技術協同輸出是必然趨勢。也就是以產品的形態輸出到海外市場。

其次,行業賦能。國家講了好幾年的技術賦能、產業賦能等等,其實就是希望通過技術影響傳統經濟的升級,從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裡主要說一下供給側問題。截至目前,真正瞭解並且已經在供給側端實施改革並且有成效的項目少之又少,政府側不知道人工智能究竟能帶來什麼,人工智能企業不能很透徹的理解傳統實體經濟,所以這中間就出現了很大的溝壑,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供給側的生產要素供需關係。

  • 比如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2019年8月就落在了遼寧沈撫新區,而其交出的成績也僅僅是辦了一場線下活動,再無後續。

  • 而阿里的人工智能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在酒店、醫院、工業等方面都已經和實體經濟產生了效果不錯的融合發展。

最後是自身產業的優勢挖掘。

  • 雖然民眾對華為的理解是手機做的不錯,但是華為的主要應收和核心業務仍然是企業級產品,甚至是國家級戰略。比如基站、服務器等,所以其核心業務在人工智能上的應用或者前景仍不明朗。

  • 而阿里有電商基礎,也就有了大量的數據優勢,數據維度包括產品、消費、用戶行為等,這就能夠幫助阿里在自身場景下發展對應的人工智能場景解決方案。

所以綜上所述,在未來的3-5年短時間內,華為的人工智能,無論是硬件還是純技術,都難以超越阿里。但是更長遠的未來,在50年的維度上,華為的技術積累或許能夠爆發。


大王小王聊什麼


這個問題要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華為傳承是工科,起家於無線電。阿里呢?起家於電商,開拓於大數據。帶娜起來,華為是靠硬件起家,阿里是靠軟件起家!AI技術也就是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發展應該是軟件為核心的,所以從長期的來看,阿里應該佔據優勢!



陳老師填志願


從長遠看,華為發展的肯定要好。華為一直都在AI發展,技術和人才積累多,應為專注所以專業。阿里是後起之秀,資金雄厚,理念新。缺點是阿里是一個多元化的公司,沒有華為專注。




東嶺新天地小趙家餃子


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人工智能是社會發展的驅使,作為中國頂尖民營科技企業的代表,華為和阿里巴巴在中國乃至全球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華為有手機、海思芯片、鴻蒙系統,阿里有淘寶購物、支付寶等。它們兩家誰的AI發展前景更好,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做個比較分析:

1、華為的人工智能

華為手機銷量持續擴大,並將自主研發的新一代Ai芯片用於手機上,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是少數幾家真正具有端、雲、芯開發能力的公司。華為提出在智慧互聯時代,要實現端、雲、芯協同的智能體驗,通過華為終端、華為雲服務、華為芯片,為消費者提供全連接服務、流暢和穩定安全的綜合體驗,打造智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以及VR、AR等全場景智能生活。

2、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

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領域主要包括:

A、基於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使用場景的預判,針對每個人的大數據分析而畫像,根據其個性化、差異化和訂製化特性用人工智能進行精準推薦。

B、結合無人駕駛汽車的車內工作和生活消費場景,打造阿里ALiOS系統,驅動萬物智能。在IoT領域持續增加投入,面向汽車、IoT終端、IoT芯片和工業領域,研發物聯網操作系統,整合原YunOS移動端業務,配備觸控電容屏,以地圖為桌面,實現精微語音交互、遠程控制、智能地圖,在雲端開啟“自學習”等技能,享受豐富的出行生活服務。

C、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硬件方面也初露鋒芒,阿里智能音箱、天貓路由以及投影儀天貓魔屏都是很好的產品。

達摩院正式成立,並組建了芯片技術團隊進行AI芯片的自主研發,並全資收購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2018年9月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佈,阿里將把此前收購的中天微和達摩院自研芯片業務整合成一家獨立的芯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公司,構建以ALiNPU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為核心的芯片戰略,推進雲端一體化的芯片佈局。

阿里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是屬於軟件強大硬件稍遜的狀態;華為硬件夠硬,軟件也不差,人工智能的心臟就就Ai芯片,血液就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處理算法。

從長遠來看,華為掌握了芯片、5G和手機等,在人工智能未來具有主動性,所以發展前景會更好一下,當然阿里的人工智能實力也非同小可,不容小覷,未來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不可限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深圳科技資訊



首選,我們可以看看華為和阿里AI的軟實力對比。在2019年底發佈的《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中,華為不管是申請還是授權數量都超越了阿里巴巴。當然,人工智能專利排名第三的大佬百度的人工智能專利遙遙領先。



在人工智能硬件上,阿里在2019年剛剛推出了人工智能芯片含光800,但是華為基於自研達芬奇架構的NPU一出世就奪得了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AI芯片排名,而且華為的昇騰910系列的AI處理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商用。從商用角度來說,華為的AI硬件能力是高於阿里的。


而且從全球對AI芯片的硬件排名來看,華為也是遙遙領先。在去年最新的排名中,華為的排名在第七位,阿里榜上無名,所以如果按照世界公認的能力排名,華為的AI硬件能力是強於阿里的。當然這裡不是說阿里的含光800不好,而是說阿里才剛剛開始做AI芯片,能像含光100那樣世界領先已經很不容易了,只是當前可能比老牌的華為還差點。


那麼下面看第三個方面,發展前景。這裡我覺得華為明顯是強過阿里的,因為華為的產品線太全了,阿里的AI覆蓋面完全趕不上華為。


例如,在智能手機,華為有AI拍照等技術,在視頻監控,華為有AI圖像智能識別,在服務器領域,華為開放了阿特拉斯平臺給開發者,在公有云,華為開放了AI能力。更重要的是華為的AI在和全行業合作,這依託的是華為強大的EBG推動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華為的AI在全行業都有推動合作,一會我們看到華為的AI助力醫療企業實現了俄羅斯比賽的冠軍,一會我們看到華為的AI助力某個高校在美國獲得了檢索的冠軍,由於阿里的企業領域比較弱,所以這個是華為AI最大的優勢。


所以我們綜合來看,華為的AI還是比阿里要有前景一些。這個主要是因為華為涉及的產業更強大的一些。但是阿里的AI才剛剛起步,企業的領域也才開始,不一定未來沒有潛力


IT老菜鳥


AI人工智能領域,我更看好華為的科研實力。

當然,現在只是預測,也許會殺出一匹黑馬!



石世祥校長


首先,華為和阿里的業務不盡相同,雖然二者有著共通的部分,但華為主要立足於工業實體經濟,而阿里則是老牌的互聯網企業。就AI而言,華為以AI芯片的研發為主,軟件算法為輔;阿里則與之相反。

以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為例,其提供的就是硬件平臺,其他從事人工智能的公司可以購買進行二次開發。

而阿里依託淘寶可以獲得大量的用戶數據,大數據的獲取是人工智能的關鍵,其開發的一般為行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綜合兩個公司的特點,硬件條件目前作為人工智能落地的最重要的因素,只要華為取得了本質上的突破短期內應該說發展前景更好,但是阿里的算法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也同樣具備發展潛力。


程序猿二三事


要比較華為和阿里的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可以從人工智能的三個層面來看,即硬件層、基礎服務層和內容生態

硬件層

華為在硬件上的優勢毋庸置疑。華為每年在硬件的研發上從來都是捨得下本錢的,海思從2008年到2018年十年的研發投入就高達5000億人民幣。成果也很顯著。基於自研達芬奇架構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器)昇騰910是目前全球已發佈的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不單是AI芯片的算力強大,華為更大的優勢是其圍繞AI芯片構建的全棧全場景的AI解決方案。全棧是指為開發者提供強大的算力和開發平臺,全場景是指AI智能可以覆蓋生活中的任何場景。這種全棧全場景的解決方案有利於從開發者到消費者,端到端構建起強大的AI生態。而生態的價值將遠超單個AI芯片算力的價值。因為,硬件技術可以通過花錢買突破,但是生態沉澱就絕不是一日之功。

就拿英偉達(NVIDIA)和英特爾(Intel)來比較。當今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英偉達公司推出的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為深度學習網絡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英偉達也藉此快速在人工智能領域構建起了屬於自己的生態圈。怎麼構建生態圈呢?英偉達有幾千名工程師,去圍繞它的GPU芯片做各種應用場景的開發和應用支持,這正是上面說的華為正在構建的全棧全場景的AI解決方案。以英偉達的下游合作伙伴為例,微軟Azure、亞馬遜AWS、阿里雲、百度雲等雲計算廠商都是英偉達高性能GPU的客戶。而反觀PC時代的硬件巨頭英特爾,因為沒有構建好自己的AI生態,在人工智能領域相比英偉達要稍遜一籌。

當然,阿里巴巴也在AI芯片領域發力。去年9月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平臺哥”發佈了號稱性能和能耗均為世界最強的AI芯片-含光800。從這點來說,阿里的硬件能力也不弱。但是,如果一味強調芯片的計算性能,而沒有構建起圍繞芯片的生態,就缺乏競爭力了。很簡單的道理,沒有生態的話就沒人用你的芯片,這時計算性能再好也沒有用。

因此,在硬件實力和AI發展戰略上,華為相比阿里要佔了上風。

基礎服務層

所謂基礎服務,就是將雲計算與人工智能結合,將人工智能的基礎應用能力通過雲計算平臺向各行各業輸送。雲計算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幾乎已經是行業內的共識,尤其是5G到來以後,雲計算+人工智能將成為無處不在的標配,那時候,人工智能就會像自來水一樣,隨處都可以獲得。

通過雲計算平臺,企業或個人可以擺脫物理計算資源的限制,直接使用人工智能的基礎應用能力。這些基礎應用能力包括視覺識別、語音識別、文本理解

等。比如,在視覺識別中,目前應用最成熟的是安防監控系統中的人臉識別技術。雖然目前人臉識別能力都是第三方人工智能公司提供的,但是從長遠來看,通過雲平臺打通全國各地的視頻監控,在雲上統一提供人臉識別能力是最方便的。

雲計算在人工智能時代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全世界幾乎所有的IT巨頭都在花巨資建立雲計算平臺,而且都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的支撐能力。這些雲計算平臺裡,目前最領先的是亞馬遜的AWS和微軟的Azure,谷歌相比這兩家因為起步較晚,稍差一點。而排在全世界第四名的,正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雲

在阿里巴巴上個月公佈的季度財報中,作為阿里巴巴增長的第二引擎(第一引擎是核心電商業務),阿里雲季度營收107.2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營收同比增速為62%,依然處於一個高速增長期。下圖是阿里雲近10個季度瘋狂的營收增長圖。

阿里雲目前不但是在中國最領先,在整個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也是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超過了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的總和。華為也有自己的雲計算平臺,但是因為入局較晚,目前相比阿里雲,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競爭力都處於下風。

至此,阿里巴巴憑藉阿里雲扳回一城!

內容生態

在消費市場所能創造的價值,是衡量AI能力的另一個維度。當前消費市場中最能體現人工智能價值的就是語音交互,以及圍繞語音交互構建的內容服務生態。因此,我們看到最近幾年做智能音箱的創業公司特別多,甚至有戲稱“百箱大戰”。IT巨頭們也紛紛推出自家的智能音箱,比如華為有小藝音箱,阿里巴巴有天貓精靈。

語言交流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交互方式,同樣的,語音交互也是人與人工智能最便利、最自然的溝通方式。因此,類似智能音箱這樣的產品,其實是通往人工智能的入口。圍繞智能音箱,可以構建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家居的核心不是控制家居、控制家用電器,而是對內容的調用。也就是說,讓人們在家裡網購、聽音樂、看電視變得更方便、體驗更好,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

而一旦涉及到內容,以及圍繞內容的服務生態,誰更有優勢呢?顯然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自己的音樂內容(蝦米音樂),視頻內容(優酷),甚至阿里大文娛每年都要投資好幾部奧斯卡電影(去年的《綠皮車》和今天的《1917》都廣受好評)。此外,阿里的核心業務可是電商,除了天貓貨架上的商品是內容優勢外,這麼多年來積累的龐大的用戶數據,足以讓阿里在數據為王的人工智能時代佔得一定的先發優勢

因此,從內容生態上看,阿里巴巴再次勝出。

綜上,雖然目前華為在硬件和AI戰略上佔了上風,但是在雲計算和消費市場的內容生態上,阿里巴巴完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