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阿里谁的AI发展前景更好?

BeaNSider


华为企业,主要发展的是通信领域。阿里主要是发展互联网领域。他们两家企业发展的方向不一样,所以说他们都应该有很大的发展。


老狼4499


事实上两家公司,一个是注重硬核实力,一个是注重平台的搭建。虽然说今天的阿里也有平头哥芯片技术公司。

如果仅仅是从情感上来说:我似乎更倾向华为一些,比如5G,显然,在中国,我们无出其右,而AI,显然更需要寄生于5G这个大平台。但显然,我们看问题不能简单的做非理性的判断。今天要看两家公司的前景,我倒更愿意从管理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华为的任正非显然就个人的管理能力而言,我感觉上几乎可以杰克-韦尔奇相提并论,我甚至认为:在未来,任老爷子的成就,一定也是登入殿堂级别的人物。但今天的华为,我必须要说的是:在经理人团队建设上,似乎是阿里远远领先。

任正非老爷子70多岁了,还在战斗,马云50多岁,貌似可以选择到河边钓鱼了。

这种差别,可能和性格有关,也和一个公司的体制有关。

就如今天的阿里,马云退了,还有张勇,甚至可以说,今天就算张勇也退了,还有一堆人能够顶上去。这就是阿里太可怕的地方。要知道,再先进的技术,最终还是靠人。

任正非,可能是我最尊敬的老人,但仍然必须要说:华为的未来,不能系到一人的身上,再强大的人,也不可能战胜时间。


5G,决定AI的未来


天问观世界


如果仅从这两家里看AI发展前景的话,我认为阿里更有胜算。


首先,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硬件或者软件某一方面的产业,而是一种综合产业,甚至在国家层面已经把人工智能列为新基建项目。也就是要在软件硬件的维度与民生、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

  • 从宏观局势来看,美国对中国已经开始实施技术封锁,华为受制于硬件和技术的海外市场发展机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阿里虽然在硬件方面远不如华为,但是在软实力上国内无人能比。虽然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并没有太大起色,但是以其在国内的影响力看,技术协同输出是必然趋势。也就是以产品的形态输出到海外市场。

其次,行业赋能。国家讲了好几年的技术赋能、产业赋能等等,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技术影响传统经济的升级,从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主要说一下供给侧问题。截至目前,真正了解并且已经在供给侧端实施改革并且有成效的项目少之又少,政府侧不知道人工智能究竟能带来什么,人工智能企业不能很透彻的理解传统实体经济,所以这中间就出现了很大的沟壑,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供给侧的生产要素供需关系。

  • 比如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19年8月就落在了辽宁沈抚新区,而其交出的成绩也仅仅是办了一场线下活动,再无后续。

  • 而阿里的人工智能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在酒店、医院、工业等方面都已经和实体经济产生了效果不错的融合发展。

最后是自身产业的优势挖掘。

  • 虽然民众对华为的理解是手机做的不错,但是华为的主要应收和核心业务仍然是企业级产品,甚至是国家级战略。比如基站、服务器等,所以其核心业务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或者前景仍不明朗。

  • 而阿里有电商基础,也就有了大量的数据优势,数据维度包括产品、消费、用户行为等,这就能够帮助阿里在自身场景下发展对应的人工智能场景解决方案。

所以综上所述,在未来的3-5年短时间内,华为的人工智能,无论是硬件还是纯技术,都难以超越阿里。但是更长远的未来,在50年的维度上,华为的技术积累或许能够爆发。


大王小王聊什么


这个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华为传承是工科,起家于无线电。阿里呢?起家于电商,开拓于大数据。带娜起来,华为是靠硬件起家,阿里是靠软件起家!AI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发展应该是软件为核心的,所以从长期的来看,阿里应该占据优势!



陈老师填志愿


从长远看,华为发展的肯定要好。华为一直都在AI发展,技术和人才积累多,应为专注所以专业。阿里是后起之秀,资金雄厚,理念新。缺点是阿里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司,没有华为专注。




东岭新天地小赵家饺子


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人工智能是社会发展的驱使,作为中国顶尖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华为和阿里巴巴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华为有手机、海思芯片、鸿蒙系统,阿里有淘宝购物、支付宝等。它们两家谁的AI发展前景更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个比较分析:

1、华为的人工智能

华为手机销量持续扩大,并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i芯片用于手机上,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少数几家真正具有端、云、芯开发能力的公司。华为提出在智慧互联时代,要实现端、云、芯协同的智能体验,通过华为终端、华为云服务、华为芯片,为消费者提供全连接服务、流畅和稳定安全的综合体验,打造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以及VR、AR等全场景智能生活。

2、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

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领域主要包括:

A、基于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使用场景的预判,针对每个人的大数据分析而画像,根据其个性化、差异化和订制化特性用人工智能进行精准推荐。

B、结合无人驾驶汽车的车内工作和生活消费场景,打造阿里ALiOS系统,驱动万物智能。在IoT领域持续增加投入,面向汽车、IoT终端、IoT芯片和工业领域,研发物联网操作系统,整合原YunOS移动端业务,配备触控电容屏,以地图为桌面,实现精微语音交互、远程控制、智能地图,在云端开启“自学习”等技能,享受丰富的出行生活服务。

C、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硬件方面也初露锋芒,阿里智能音箱、天猫路由以及投影仪天猫魔屏都是很好的产品。

达摩院正式成立,并组建了芯片技术团队进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并全资收购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2018年9月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阿里将把此前收购的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整合成一家独立的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构建以ALiNPU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为核心的芯片战略,推进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

阿里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属于软件强大硬件稍逊的状态;华为硬件够硬,软件也不差,人工智能的心脏就就Ai芯片,血液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处理算法。

从长远来看,华为掌握了芯片、5G和手机等,在人工智能未来具有主动性,所以发展前景会更好一下,当然阿里的人工智能实力也非同小可,不容小觑,未来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


深圳科技资讯



首选,我们可以看看华为和阿里AI的软实力对比。在2019年底发布的《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中,华为不管是申请还是授权数量都超越了阿里巴巴。当然,人工智能专利排名第三的大佬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利遥遥领先。



在人工智能硬件上,阿里在2019年刚刚推出了人工智能芯片含光800,但是华为基于自研达芬奇架构的NPU一出世就夺得了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AI芯片排名,而且华为的昇腾910系列的AI处理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商用。从商用角度来说,华为的AI硬件能力是高于阿里的。


而且从全球对AI芯片的硬件排名来看,华为也是遥遥领先。在去年最新的排名中,华为的排名在第七位,阿里榜上无名,所以如果按照世界公认的能力排名,华为的AI硬件能力是强于阿里的。当然这里不是说阿里的含光800不好,而是说阿里才刚刚开始做AI芯片,能像含光100那样世界领先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当前可能比老牌的华为还差点。


那么下面看第三个方面,发展前景。这里我觉得华为明显是强过阿里的,因为华为的产品线太全了,阿里的AI覆盖面完全赶不上华为。


例如,在智能手机,华为有AI拍照等技术,在视频监控,华为有AI图像智能识别,在服务器领域,华为开放了阿特拉斯平台给开发者,在公有云,华为开放了AI能力。更重要的是华为的AI在和全行业合作,这依托的是华为强大的EBG推动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AI在全行业都有推动合作,一会我们看到华为的AI助力医疗企业实现了俄罗斯比赛的冠军,一会我们看到华为的AI助力某个高校在美国获得了检索的冠军,由于阿里的企业领域比较弱,所以这个是华为AI最大的优势。


所以我们综合来看,华为的AI还是比阿里要有前景一些。这个主要是因为华为涉及的产业更强大的一些。但是阿里的AI才刚刚起步,企业的领域也才开始,不一定未来没有潜力


IT老菜鸟


AI人工智能领域,我更看好华为的科研实力。

当然,现在只是预测,也许会杀出一匹黑马!



石世祥校长


首先,华为和阿里的业务不尽相同,虽然二者有着共通的部分,但华为主要立足于工业实体经济,而阿里则是老牌的互联网企业。就AI而言,华为以AI芯片的研发为主,软件算法为辅;阿里则与之相反。

以华为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为例,其提供的就是硬件平台,其他从事人工智能的公司可以购买进行二次开发。

而阿里依托淘宝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数据,大数据的获取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其开发的一般为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综合两个公司的特点,硬件条件目前作为人工智能落地的最重要的因素,只要华为取得了本质上的突破短期内应该说发展前景更好,但是阿里的算法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也同样具备发展潜力。


程序猿二三事


要比较华为和阿里的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可以从人工智能的三个层面来看,即硬件层、基础服务层和内容生态

硬件层

华为在硬件上的优势毋庸置疑。华为每年在硬件的研发上从来都是舍得下本钱的,海思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5000亿人民币。成果也很显著。基于自研达芬奇架构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昇腾910是目前全球已发布的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不单是AI芯片的算力强大,华为更大的优势是其围绕AI芯片构建的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栈是指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算力和开发平台,全场景是指AI智能可以覆盖生活中的任何场景。这种全栈全场景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从开发者到消费者,端到端构建起强大的AI生态。而生态的价值将远超单个AI芯片算力的价值。因为,硬件技术可以通过花钱买突破,但是生态沉淀就绝不是一日之功。

就拿英伟达(NVIDIA)和英特尔(Intel)来比较。当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英伟达公司推出的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为深度学习网络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英伟达也借此快速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生态圈。怎么构建生态圈呢?英伟达有几千名工程师,去围绕它的GPU芯片做各种应用场景的开发和应用支持,这正是上面说的华为正在构建的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以英伟达的下游合作伙伴为例,微软Azure、亚马逊AWS、阿里云、百度云等云计算厂商都是英伟达高性能GPU的客户。而反观PC时代的硬件巨头英特尔,因为没有构建好自己的AI生态,在人工智能领域相比英伟达要稍逊一筹。

当然,阿里巴巴也在AI芯片领域发力。去年9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平台哥”发布了号称性能和能耗均为世界最强的AI芯片-含光800。从这点来说,阿里的硬件能力也不弱。但是,如果一味强调芯片的计算性能,而没有构建起围绕芯片的生态,就缺乏竞争力了。很简单的道理,没有生态的话就没人用你的芯片,这时计算性能再好也没有用。

因此,在硬件实力和AI发展战略上,华为相比阿里要占了上风。

基础服务层

所谓基础服务,就是将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将人工智能的基础应用能力通过云计算平台向各行各业输送。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几乎已经是行业内的共识,尤其是5G到来以后,云计算+人工智能将成为无处不在的标配,那时候,人工智能就会像自来水一样,随处都可以获得。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或个人可以摆脱物理计算资源的限制,直接使用人工智能的基础应用能力。这些基础应用能力包括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

等。比如,在视觉识别中,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是安防监控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技术。虽然目前人脸识别能力都是第三方人工智能公司提供的,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云平台打通全国各地的视频监控,在云上统一提供人脸识别能力是最方便的。

云计算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IT巨头都在花巨资建立云计算平台,而且都要有强大的人工智能的支撑能力。这些云计算平台里,目前最领先的是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Azure,谷歌相比这两家因为起步较晚,稍差一点。而排在全世界第四名的,正是阿里巴巴的阿里云

在阿里巴巴上个月公布的季度财报中,作为阿里巴巴增长的第二引擎(第一引擎是核心电商业务),阿里云季度营收107.2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营收同比增速为62%,依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下图是阿里云近10个季度疯狂的营收增长图。

阿里云目前不但是在中国最领先,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超过了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总和。华为也有自己的云计算平台,但是因为入局较晚,目前相比阿里云,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竞争力都处于下风。

至此,阿里巴巴凭借阿里云扳回一城!

内容生态

在消费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是衡量AI能力的另一个维度。当前消费市场中最能体现人工智能价值的就是语音交互,以及围绕语音交互构建的内容服务生态。因此,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做智能音箱的创业公司特别多,甚至有戏称“百箱大战”。IT巨头们也纷纷推出自家的智能音箱,比如华为有小艺音箱,阿里巴巴有天猫精灵。

语言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互方式,同样的,语音交互也是人与人工智能最便利、最自然的沟通方式。因此,类似智能音箱这样的产品,其实是通往人工智能的入口。围绕智能音箱,可以构建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的核心不是控制家居、控制家用电器,而是对内容的调用。也就是说,让人们在家里网购、听音乐、看电视变得更方便、体验更好,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

而一旦涉及到内容,以及围绕内容的服务生态,谁更有优势呢?显然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自己的音乐内容(虾米音乐),视频内容(优酷),甚至阿里大文娱每年都要投资好几部奥斯卡电影(去年的《绿皮车》和今天的《1917》都广受好评)。此外,阿里的核心业务可是电商,除了天猫货架上的商品是内容优势外,这么多年来积累的庞大的用户数据,足以让阿里在数据为王的人工智能时代占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因此,从内容生态上看,阿里巴巴再次胜出。

综上,虽然目前华为在硬件和AI战略上占了上风,但是在云计算和消费市场的内容生态上,阿里巴巴完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