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0天 225個藍天彰顯西安“氣質”

去年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0天   225個藍天彰顯西安“氣質”

20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2019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其中,西安2019年收穫225個藍天,同比增加10天。西安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名中列第22位,改善幅度較大。

成績:西安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0天

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張育奎介紹說,2019年,全省13個市(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265.3天,同比增加1.3天;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平均15.5天,同比增加7.1天;PM10平均濃度為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8%;PM2.5平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楊凌、咸陽、西鹹、西安、寶雞優良天數同比有所增加。楊凌、咸陽、西安、寶雞等可吸入顆粒物同比下降。

舉措:調整優化產業能源結構 形成機制合力

2019年,全省空氣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百姓能直觀地感受到藍天增加了,點贊增加了。其中,西安市、渭南市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後20位。同時,西安市的改善程度位於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22名。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省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持把“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作為大氣汙染防治的一項重要工作,2019年完成綜合整治4759戶。同時,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狠抓散煤治理,完成散煤治理任務115.8萬戶,拆除燃煤鍋爐1432臺,天然氣鍋爐低氮改造2501臺,集中供熱站鍋爐清潔化改造96臺。不斷調整優化運輸結構,全力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進一步推進能源等大宗貨物“公轉鐵”。累計淘汰國Ⅲ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10.4萬輛,淘汰老舊燃氣車輛1.86萬輛。持續優化調整用地結構,積極實施綠色屏障工程,201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綠化806.48萬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0%。關中城市建成區車行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5%以上,其他城市達到80%以上。

在鐵腕治霾工作中,為了形成機制合力,我省制定好陝西省藍天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並實行清單化管理。對空氣質量嚴重反彈、未完成考核目標的市縣開展了“點穴式”督察、實施公開約談及提醒談話會等多種形式傳導壓力。全年完成生態環境部強化監督定點幫扶督辦問題整改2036個。積極發揮我省作為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組長單位牽頭抓總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協同治霾,關中地區秋冬季攻堅取得新成效。同時,推動科學治霾,“一市一策”跟蹤研究工作組為關中8市區大氣汙染防控特別是重汙染天氣聯合應對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目標:規範管理標準 建立長效機制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為持續改善全省空氣質量,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我省將全力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各項任務落實,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更加有力、有效的攻堅措施,統籌關中重點區域與陝南、陝北非重點區域,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組織關中地區開展大氣汙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工作,確保摸清底數,做到有的放矢,規範管理標準,建立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散煤治理和燃煤鍋爐拆改、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深入實施柴油貨車、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專項治理行動。同時,繼續做好2020年空氣質量生態補償工作。(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