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每年成千上万低龄留学生留学西方国家有什么看法?

乔丹335


只要是中国籍,应该接受他们回来。这是一个文明国家对同胞起码的义务。只要把好隔离措施,也能做到对国内复工复产复学没有影响。


Cloud黄


喜忧参半,理性对待。

一、低龄留学之事近代中国就有。

洋务运动,不仅开启了中国出国留学的新局面,也被认为是我国低龄留学的开端。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年龄最小的才十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岁,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幼童留美,终因幼童在成长中,思想言行过于西化,而被清政府于1881年半途叫停。即使是“半成品”,但日后,他们却活跃在铁路、矿冶、贸易、外交、教育等各个领域,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他们之中,涌现了清华校长、北洋大学校长、交大创始人、外务尚书、内阁总理、海军元帅、交通部长等一大批精英人物。

幼童留美,虽说是半途而废,但可以说,这是鼠目寸光的清政府,做的最正确的一次投资。

二、低龄留学又成出国留学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国留学开始出现“大众化”和“低龄化”的新趋势。

据媒体统计,在每年超六十万的出国留学大军中,属于高中(含)以下的低龄留学占到了40%左右。

低龄留学既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外交流不断增强的产物,也是国人对境外社会经济文化认识逐步加深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三、低龄留学有低龄的优势。

低龄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此时留学更容易学好境外的语言,能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境外的思想、科技、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能更好地适应境外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将为以后继续留学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境外初小级教育有它特定的一些优势。如: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在将来创造力的积极发展,极大地增强他们入职工作的竞争能力。

四、低龄留学也有低龄的弊端。

低龄,意味着孩子思想单纯,是非难辨。如缺乏正确的引导,则难免形成有失偏颇的三观。同时,低龄孩子,思亲心切,孤独感更强。如得及时不到疏解,则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低龄,意味着孩子自理能力不足,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干扰。稍有不慎,轻则影响全面发展,重则走上歧途。在留学初始阶段,影响尤大,不可不防。

同时,境外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安全远不如国内。校园暴力,枪击事件,厌学赌博、吸毒斗殴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问题就成了隐患。

此外,低龄留学使留学时间变长,各种资源投入加大,非一般家庭所能长期承受。

总之,低龄留学,喜中有忧,喜忧参半,需慎重和理性对待。





才友说教育


清华北大受过高等教育毕业后出国,还变白眼狼了,这些从小出去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长大95%变白眼狼!所以不赞同他们回来,他们迟早都是外国籍,这个钱花的冤!况且这些人家都不缺钱,一年留学费用都在60-100万,所以让他们自己包机回来吧!可以给他们协调包机!费用自己出!


门卫大爷


这些人都太过精明和自信了,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早先孩子送出去,入了他国国籍。当时想老两口退休了移民过去,孩子也可以随时申请亲人团聚,恢复中国国籍,属于两边押宝。

同事的孩子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少回国,可能是在国内待不住,或者是嫌麻烦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逐渐与他们疏远。于是,同事又想把孩子国籍弄回来,这下子可麻烦了,要恢复中国国籍太难了。搞的焦头烂额,老两口国外又住不习惯,出个门都要开车,要么整天就两口子待在家里看天花板,回到国内又担心孩子,快要退休了整天跟丢了魂一样,活受罪。


万里白光


第一别人管不着,第二也别让别人管。


用户3240456308536


他们不是留学生,确切说他们是国际生,是去教育消费的。在外边教育消费,无论是否学有所成或者加入外国国籍镀金回来,可能利用国内招生、招工工政策对国内学生上学、就业形成不公平。


得劲6714470


都是有钱人!!!


宋大师88


有一半的是“镀金”,图一个名声而已,其实并没有多少才能。


老魏老师


很简单,从小培养适应能力,不做中国人。


用户3587258661797


小学就送到英国读书,是想把中国下一代西化的崇洋媚外行为!都是有权有钱的家庭!自己想办吧!不要麻烦国家,国家的资源是全体国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