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伉儷 抗“疫”俠侶

內容摘要:“這個崗位交給我和吳永紅吧”“孩子放外婆家,先來村裡把事情辦好再說”。

“這個崗位交給我和吳永紅吧”“孩子放外婆家,先來村裡把事情辦好再說”。這是近幾天在敬南鎮飛龍洞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一線經常聽到的幾句話。說這句話的正是飛龍洞村村支兩委委員、共產黨員、半坡組村民宋大榮。這位身材不高,皮膚黝黑的漢子,看上去和其他農村漢子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然而他和妻子吳永紅的“熱心腸”卻是在村裡被人稱道的。

出生於1979年的宋大榮可以說是一名準“80後”,平日裡少言寡語,不多說話,1999年從省內貿學校畢業後到外省工作過,後回到興義某企業工作,從大山深處走出去的宋大榮一心想著如何報答養育過他的這片土地,想著為家鄉做點實事,他看到村支兩委這個貼近群眾的組織是實實在在為民辦事的時候,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共產黨員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夢想,他決定向組織靠攏,2008年向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1年被選舉為中共敬南鎮黨代表;同年當選為中共飛龍洞村支委委員、村委委員;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他的妻子吳永紅也於201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7年吳永紅還當選為飛龍洞村村委委員、婦女主任。

每當有人問宋大榮說:村裡報酬也不高,兩口子在裡面天天耽誤時間,有什麼意義時,宋大榮總是面帶微笑地回答:我們還年輕嘛,能給老百姓做點事就做點事,錢是掙不完的。宋大榮夫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飛龍洞村每當有急難險重的工作他總是在支委的領導下,衝鋒在前;有時候妻子埋怨他不管家裡時,他說:你也是共產黨員,你忘記自己入黨時的初衷了麼?在他的帶領下妻子吳永紅也默默在支持著他、照顧著他背後的家庭。

2020年1月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國,在全國掀起全民抗擊疫情高潮的關鍵時期,敬南鎮黨委向全鎮黨員幹部發出倡議,組建“黨員先鋒隊”,開展抗擊疫情工作,而此時正在興義市某駕校當教練的宋大榮聽到組織召喚,來不及跟單位報告,當晚開著教練車就回到村裡找到組織,向組織鄭重遞交了“請戰書”,要求加入黨員先鋒隊開展抗疫工作。遞交了“請戰書”後,宋大榮便安頓好家裡,全身心撲倒組織安排的崗位。在他堅守的半坡組疫情防控宣傳點,由於天氣寒冷,點上工作人員沒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宋大榮便把家裡的雨傘和火盆拿出來給工作人員取暖,主動叫妻子安

排開水和午飯。

大榮是我見過最不計得失的人,村裡的工作都當成自己家的工作。飛龍洞村村支書郭富勝說。“共產黨員”四個字對於宋大榮來說是無上的榮耀,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宋大榮總是把胸前的黨徽戴得端端正正,總是主動要求扛起“黨員先鋒隊”的旗幟,他說:小時候家裡窮,過上好日子都是共產黨的恩情,所以從小就對黨旗、黨徽有莫名的崇敬感,既然我是黨員,就要用生命來捍衛黨徽和黨旗,組織在哪裡,我就會跟在哪裡。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飛龍洞村的抗疫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強,2月2日,敬南鎮黨委再次向全鎮發出號召,要求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工作中來,在村裡各小組24小時值班值守,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織牢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生命防護網。宋大榮意識到疫情工作壓力巨大,形勢更加嚴峻,2月3日晚,在村裡防控工作會議結束後,他立馬回到家中告訴妻子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當前村裡面臨的困難,他說:這是一場戰爭,把孩子送到外婆家,我們夫妻倆一起參與到村裡的工作中來。2月4日一大早,宋大榮就帶著妻子來到村裡,在分配工作時,他總是第一個“跳出來”:這個崗位交給我和吳永紅吧。鎮領導問道家裡的情況時,他說:考慮不了那麼多,寨子的平安最重要,兩個孩子交給外婆。

一個共產黨員,在任何困難時刻都能挺身而出,那便是合格的黨員;在任何危急時刻能夠舉全家之力挺身而出,那便是英雄。宋大榮和吳永紅把入黨時的錚錚誓言轉化為為民務實的實際行動,用工作和實績來踐行入黨時的初心。戰爭年代,革命前輩“妻子送郎上戰場”;和平年代宋大榮“夫妻雙雙上戰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我們依然需要有宋大榮夫婦一樣的“革命伉儷”精神,依然需要這種“夫唱婦隨”的“俠侶”精神。正是有宋大榮夫婦這樣的普通黨員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此時此刻,還有幾十個跟宋大榮夫婦一樣的普通黨員堅守在飛龍洞村抗疫一線;還有幾百個跟宋大榮夫婦一樣的普通家庭堅守在敬南鎮抗疫工作一線,他們用無言的行動詮釋著入黨的初心,用堅實的臂膀捍衛著最後的防線。

我們堅信:黨旗高揚黨員在,疫情不退心不改。在無數共產黨員的堅守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我們終將取得抗疫戰爭的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