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沙坪鎮楓樹村:零感染的背後,凝結著這些黨員幹部心血

文圖/楊昀琰 採編/沈一鳴

崇陽縣沙坪鎮楓樹村,是一個以古八景之一的“瀛潭秋月”而聞名的村莊。自新冠肺炎戰疫打響以來,該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最堅強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每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該縣人大駐村工作隊、沙坪鎮住村幹部及該村黨員幹部堅持衝在一線,奮勇逆行,使凝聚力、戰鬥力和感召力明顯增強,令群眾心服口服,激發了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熱情。志願者之中有的人是老黨員,有的是在外面創業人員等,他們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去,就連經常到縣裡上訪的人員都捐錢捐物,充分彰顯了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目前該村無一確診或疑似病例,疫情防控阻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村內各交通要道的障礙設置已全部清除。

老黨員鄧榮海,該村二組村民,今年71歲,曾是一名鄉村醫生,相繼擔任過村長、村黨支部書記之職,2003年參加過村裡的抗非典檢測等工作。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主動在楓樹黨員群裡請戰,作為黨員志願者,積極發揮餘熱。

崇陽沙坪鎮楓樹村:零感染的背後,凝結著這些黨員幹部心血

從2月2日開始,他負責二組所有村民以及本村住在沙坪鎮部分村民的摸排和測體溫工作。全村慢性病患者或誰的身體哪個部位有損傷疼痛什麼的,在群裡說一聲或打電話給他,他便親自配藥買藥送上門。作為村監督委員會主任,他還負責做好捐款登記,管好資金和物資賬目,並適時進行公佈,確保透明公開。

“說實話,我每天上門給從武漢回來和去過武漢的人量體溫時,也擔心他們身上有隱藏的病毒被傳染。”鄧榮海說,但作為一名老黨員,在國家危難的非常時刻,必須挺身而出,為村裡分憂解難,為老百姓服好務,只有這樣做,心才安,人生才會無憾。

“只要村裡有這樣的老黨員帶頭,就會形成一股正氣,匯聚成一股力量,增添我們打好防疫阻擊戰的信心,而且村裡現在的風氣也確實變好多了。”縣人大駐楓樹村第一書記陳雄剛這樣評價鄧榮海。

年近60歲的黨員龔文海,過去也是一名村幹部。從1月31日起,為了守護楓樹村這片淨土,他和四組組長徐四明主動請纓,每天堅守在村口的卡點上,把好疫情防控進出關,當好“守門人”。

剛開始,卡點簡陋,挖築成一米多高的土牆,其餘的地方用一輛面的橫攔,就成了阻止進出的屏障。夜間,他們兩個人輪流睡在車裡,冷起來開著暖氣也凍得瑟瑟發抖。有了敞口帳蓬之後,終於可以蔽風遮雨。天氣下雨就冷,為了禦寒,他們在山上砍溼柴燒,濃煙滾滾,眼睛燻得流淚。後來,村裡又從沙坪鎮申請了一頂帳蓬,弄來了床、被絮和炭火,值守條件才慢慢得到改善。

崇陽沙坪鎮楓樹村:零感染的背後,凝結著這些黨員幹部心血

他說:“第一天守卡,碰到有人從車邊或車底下鑽,強行要過時,我們拉不下‘黑臉’。”隨著病毒傳播肆虐,覺得人管人還是有難度,村裡就用鐵皮先做了一個門,現在前後做了兩道門,實行雙卡雙控,使人車通行得到有效管控。

“現在有人想從卡點遞菜過去,我們都不允許,怕病毒傳染。”“當初入黨宣誓,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要得到體現,一有危險必須要上前,否則怎麼能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呢?”一想到村裡的安危和一名共產黨員所肩負的責任,龔文海覺得一定要履職盡責,嚴防死守,否則對不起父老鄉親。

八組村民熊勇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杭州和蘇州做藥材生意,在甘肅蘭州做運輸蔬菜基地的泡沫箱生意多年。五組村民龔志勇,在東莞市開了一家汽車美容店,生意做得有聲有色。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後,他們相繼在村裡報名當志願者,感覺要為鄉親們做點事心裡才踏實。

說幹就幹。熊勇和龔志勇分別負責自己所在組的入戶登記、測量體溫、張貼宣傳畫報、發放宣傳手冊、打銅鑼和用喇叭提醒人不要出門,出門便要戴口罩,不能聚眾和扎堆曬太陽等事項。家家戶戶需要什麼東西,由他們兩個人負責登記購物清單,經村裡的其他志願者負責統一採購後,再由他們和各組組長負責配送。

崇陽沙坪鎮楓樹村:零感染的背後,凝結著這些黨員幹部心血

“我先跟人家打電話,分別放在門口讓他們自己開門來取。打不通或沒接聽電話的,先放在我這裡,之後我再送過去。”“遠的就騎電動車,近一點的走路,大多數是走路,一天最多的要為60多戶人家送生活所需物資。”“村裡有一百多戶人家住在沙坪街上,居住分散,我每天要走二三個小時,才能將我負責服務對象的東西送到他們家中。” ……

這就是他們在抗疫期間的工作狀態,難就難在每天都要如此堅持,風雨無阻,但是他們樂此不疲,無怨無悔。

“作為一名黨員,也是村裡的一員,平時又不在家,難得有機會能為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應該。”熊勇說道,覺得幫別人也是幫自己。

崇陽沙坪鎮楓樹村:零感染的背後,凝結著這些黨員幹部心血

龔志勇也認為,自己出點微薄之力根本微不足道。如果每個人都不來奉獻一點愛心,那麼結果無法想像,也沒有力量打贏這場不能輸的戰爭。

村民張理明,是該村一名縣裡的信訪包保對象。因防疫經費緊張,村裡組織發動抗疫捐款之時,他積極踴躍參加,一下子主動捐了2000千元,令人對他刮目相看。

他去年接兒媳花了二十多萬元,其中借了十多萬元,這次他捐的2000元錢也是臨時找人借湊的。他看到村裡的黨員幹部冒著生命危險在一線拼搏,是為了讓他們這些村民不被病毒感染而在努力付出,心存感恩,想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表達一下心意。

“欠人家的錢可以慢慢還,為抗疫而多欠點賬,我覺得值得。”雖說張理明為了表達自己的訴求,每年都要去縣裡一二次,但這一番道理卻深得人心,出手也大方,在大疫面前,真情和善良一覽無餘。

四組村民李國民,是縣領導包保的涉法涉訴對象。家裡有四畝多菜地,他負責在家種菜,老伴每天就將菜拉到沙坪集鎮去賣,兩人過著“你種菜來我賣菜”的生活。

有一天,縣人大駐楓樹村第一書記陳雄剛手機上收到了一條短信,“在長時間與疫情博鬥中,有些人沒菜吃,我想盡一點心意,把菜送給村裡最需要的人。我把菜放到屋前路邊,請你再放到岔路口或家戶密集的場地邊,用網絡聯繫需要的人各拿一份。”這條信息,就是李國民發來的。

“國泰就民安,國家不太平,我的事情怎麼能處理得了呢?平時,左鄰右舍沒菜吃了,就要叫他們儘管去菜園去摘,我自己也送一些出去。”他說,雖然自己是個普通老百姓,也要為疫情盡點力作點貢獻。

疫難當頭,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鄧繼明,疫情蔓延,他比誰都著急。為了全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起早摸黑,努力當好“戰鬥員”、“宣傳員”和“示範員”,疫情防控所有的舉措,哪一樣他沒有幹過?幹得不比別人少,工作量甚至翻倍。但因為他是村支書,人家認為這是他應該做的,幹得再多也顯得不突出,甚至覺得沒有“閃光點”……

崇陽沙坪鎮楓樹村:零感染的背後,凝結著這些黨員幹部心血

疫情就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人性;疫情就是黨旗下的那把鐵錘,可以在疫情防控一線中淬鍊初心使命,將每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錘鍊得更加堅定。“疫臨城下”時,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本土老闆、黨員楊休平捐款2000元,黨員鄧水軍捐款1000元,鄧榮海捐款500元,鄧繼明父子各500元,就連低保兜底殘疾貧困戶皮水中也捐款100元……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縷縷愛心聚成一股戰勝疫情的磅礴偉力……

大事見擔當,危難顯作為。鄧繼明說,這次抗疫,楓樹村的黨員都表現得非常好,全村所有的黨員全部發動起來了,他們勇挑重擔,甘於奉獻,發動和依靠群眾齊心協辦、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規模之大,效果之好,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必將成為幾代人永不磨滅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