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这几个情况,就不要再“硬抗”了

一坐久了就“屁股酸痛”,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起来走走、活动活动也就好了。但是,有些人经常、反复、持续地“屁股酸痛”,活动后得不到缓解,就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坐骨神经痛,甚至要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的可能。

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这几个情况,就不要再“硬抗”了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症状轻重程度不同,这和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以及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等多个因素有关。腰椎间盘突出有四个典型症状,若符合三个以上,说明病情比较严重,需及时对腰椎进行检查:

腰部疼痛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典型和最早的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刺痛,长伴随麻木、酸胀的感觉。至于腰痛的程度,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疼痛症状较轻的患者可继续坚持工作,但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而症状严重者腰部疼痛剧烈,甚至不能翻身和行走,需要止痛药物才能缓解。

下肢放射性疼痛

下肢放射性疼痛是由于病变的腰椎间盘对脊神经根造成了压迫而导致的,另外通过患处的窦椎神经还可能会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轻度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通常可以忍受。而重度患者则表现为从腰部到足部的电击样疼痛,甚至无法正常行走,需要卧床休息。

肢体麻木冰冷

肢体麻木通常以下肢为主,单纯表现为麻木和无疼痛症状的患者大约是5%左右,大部分患者都是在麻木的同时,伴随下肢异样疼痛。这主要是由于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以及触觉纤维受到了刺激,从而累计周围的神经根而导致的,临床上大约有5%~10%的患者还出现了下肢发冷、发凉等表现。

间接性跛行

所谓间歇性跛行,也就是患者在行走或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然感觉足部有异样刀割、钝痛感,让人无法正常行走,在休息过后症状有所减轻,当恢复体力劳动时,疼痛感又会再次出现,其产生机制也是由于髓核突出压迫而导致的。

以上四种症状都是“腰椎间盘突出”比较典型的表现,当出现该类症状且影响到自身活动之后,应及时对腰椎进行检查,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程度,并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关于腰突症,您还有什么疑问,可留言或私信,祝您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