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2020Q3財報的焦慮:淨利下降6%!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甲骨文(Oracle),這個曾經僅次於微軟的世界第二大軟件公司,全球最大的企業級軟件公司也難以一直維持高峰期。

甲骨文2020Q3財報的焦慮:淨利下降6%!

日前,甲骨文發佈了了2020財年第3財季財報。財報顯示,甲骨文第三財季總營收為97.96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為25.7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7.45億美元相比減少6%。

甲骨文第三財季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69.3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6.62億美元相比增長4%。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在總營收中所佔比例為71%,去年同期為69%。

甲骨文第三財季雲授權等業務(Cloud license and on-premise license)營收為12.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2.51億美元相比減少2%。這塊業務在總營收中所佔比例為12%,去年同期為13%。

從財報來看,甲骨文的困境愈發明顯,營收陷入停滯,淨利同比下滑,可見陷入增速瓶頸的情形愈發凸顯,這充分證明了甲骨文的業務競爭力正在被削弱。而云計算則成了甲骨文的最後"遮羞布",近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自雲計算服務和授權支持。

隨著企業數據上雲成大勢所趨,甲骨文也在積極努力打入競爭激烈的雲計算市場,但是效果卻不理想,反而與同行的差距越來越大。甚至在雲計算引發的產業整體轉型中,甲骨文幾乎已經成為典型的負面代表。甲骨文最初的輕蔑,讓如今的對手在這個比數據庫更基礎的商業潮流中日益壯大,而這原該是他能夠把握住並重新奠定公司格局的機會。

根據Gartner在去年8月發佈的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佔比的報告,亞馬遜AWS、微軟Azure以及阿里雲分列全球雲計算業務前三甲。而甲骨文的雲業務直接被歸入"其他"。

事實上,2010年前後,憑藉強大的銷售能力和定價權,甲骨文在數據庫市場上一騎絕塵,市場份額一度超過50%,但隨著雲計算技術興起,甲骨文過去的優勢瞬間變成了自己破局革新的障礙。特別是在中國,隨著最近幾年政府鼓勵創業創新,加上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紛紛推出自主研發的雲數據庫、雲存儲等服務,甲骨文數據庫、雲計算等產品的競爭力由於價格高昂,明顯不如本土企業,逐步淡出中國市場是大勢所趨。

作為一個在數據庫行業發展了幾十年的企業,甲骨文雖說借數據庫軟件成功躋身全球知名軟件行業的一線位置,但在雲計算時代,它卻沒有抓住轉型雲端的機遇。反而被不斷裁員,利潤暴跌……這些負面纏身,逝者如斯夫!毫無疑問,那個曾經屬於甲骨文的時代已經過去。

按巴菲特話說:埃裡森已經把甲骨文經營的很棒,但我仍然不太瞭解他們的業務,以及雲業務的未來方向。

如今雲計算已經成為甲骨文最後的稻草,能否轉型成功並在激烈的市場中佔據並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將成為甲骨文的"命運之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