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是否容易引發結/直腸癌?

尹靈忠


切除膽囊,一定會得大腸癌?當然不是真的!沒有研究證據說切除膽囊會導致大腸癌,更不要說切除膽囊的人一定會得大腸癌。


增加大腸癌發病風險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一些:


第一方面就是飲食方面的因素。大腸作為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大腸癌自然跟飲食有密切的關係,研究提示某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飲食和低纖維飲食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風險,也就是說這種飲食習慣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為什麼說大腸癌是“富癌”?因為經濟發達的國家地區的居民,吃肉多,容易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飲食,而粗纖維食物吃得少,容易營養過剩,超重肥胖,再加下久坐運動少,大腸癌更高發。


第二是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久坐、缺乏體力活動、吸菸、長期飲酒等。還有某些環境中的致癌物的接觸暴露,石棉長期接觸暴露等也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


第三是某些大腸非癌性疾患會增加大腸癌發病風險,比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腺瘤等,它們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或癌前疾病。



最後是遺傳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說,部分大腸癌有家族史,遺傳因素在發病中起著重要甚至是關鍵作用。在同等條件下,更容易得大腸癌。


腫瘤專科醫生


大家在某度裡檢索關鍵詞:膽囊切除和結腸癌,可以檢索出2780000個結果,其中大部分都是疑問句,比如:膽囊切除後是否會引起結腸癌?膽囊切除術後到底會不會引起結腸癌風險增加?等等。答案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說膽囊切除後確實會造成結腸癌患病率升高,有的說兩者沒有直接聯繫。而有一些文章會起一個聳人聽聞的名字,比如:三十幾歲(通常低於40歲,突顯年紀輕)的表姐(表妹、表哥諸如此類,不遠不近的親戚,但絕不會是直系親屬)剛做完膽囊切除手術,2-3年後就查出結腸癌晚期去世了。標題很嚇人,內容很驚悚,最後總會跟上一句:得了膽結石,千萬別切膽,不然會得結腸癌,那就沒命了。“有良心”的作者,還會加上一句:我在某某醫院,吃了某種藥,用了某種方法,毛病就治好了。

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很多人看病前都喜歡自行某度下,這些並無標準答案的信息,使本來就對專業醫學知識一知半解的人們更加無所適從,難以選擇。一問百度全是病,一問貼吧墳已定。本人在門診也經常碰到病人由於有害怕得結腸癌的顧慮,拒絕理應切除的病變膽囊。

那麼,膽囊切除後會增加大腸癌的患病風險,這是謠傳嗎?

本人在pubmed(醫學專業人士應該都知道)上使用關鍵詞膽囊切除術和結直腸癌進行檢索,共有論文167篇,雖有寫論文的趕腳,但由於不用審稿人審稿和發表,所以就隨手選取了近10年發表在影響因子(通常影響因子越大,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大於2.5分的雜誌上的文章,下載下來一一拜讀。

1、2013年影響因子5.561分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一篇文章分析了臺灣國民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的15545名膽石症病人和62180名非膽石症病人,發現膽石症病人癌症發生率比非膽石症高1.52倍,其中胃癌的風險是1.71倍,結直腸癌的風險為1.36倍。相比較未做膽囊手術的病人來說,膽囊切除術後的病人,胃癌的患病風險是1.81倍,結直腸癌的風險是1.56倍。

2、2014年影響因子4.322分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一篇文章分析了美國總計達336850位個體的資料,發現膽囊結石病人患膽囊癌風險是正常人的2.82倍,當膽囊切除術消除了此風險。膽囊結石病人患肝癌和膽管癌風險分別為2.91倍和1.83倍,切除膽囊後降為1.34倍和1.19倍。膽結石切和不切,患胃癌風險類似,分別為正常人的1.21倍和1.26倍。

3、2012年影響因子2.728分Cancer causes & control的一篇文獻分析了150912名絕經後婦女的資料,發現膽囊切除術和結腸癌風險增加相關,即膽囊切除是結腸癌的危險因素,其他包括腰圍、激素應用、吸菸、糖尿病等。文章還指出此結果與之前部分研究有相反的結論,而與2009年中國人群的分析資料相仿,即在中國人中,膽囊結石和膽囊切除病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為2.68倍和2.85倍。

4、2008年影響因子10.231分(對於臨床研究已經是非常高分了)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一篇文章指出:膽囊切除術後病人表現出中度結直腸癌的風險。另外,相對於正常膽囊者,膽石症病人的結直腸腺瘤患病率明顯升高,而膽囊切除者與正常膽囊者得結直腸腺瘤的風險無差異。因此,膽石症是結直腸腺瘤的危險因素。而結直腸腺瘤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2012年World journal of surgery(影響因子2.766)上一篇meta分析(選取相對可信度較高的研究進行分析得出結果)的文章報道了類似的結果,即:膽結石可增加結腸腺瘤的風險。膽囊切除術無關聯。同年,同一作者在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影響因子2.629)發表meta分析報道:膽石症會增加直腸癌的風險。膽囊切除術與直腸癌之間不存在關聯。

5、最後說說這篇2017年發表的meta分析了10篇隊列研究,最終的出結論:膽囊切除術會增加結腸癌風險,切膽病人患結腸癌風險是正常人的1.3倍;而切膽不會增加患直腸癌風險。

綜上所述,對於膽囊切除是否會增加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已發表了許多相互矛盾的研究。但個人覺得,膽囊切除確實會增加病人患結直腸腺瘤及結直腸癌的風險。膽結石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究其原因,有學者分析為:膽汁中有一種重要成分——膽汁酸,從肝臟分泌出得膽汁酸被稱為“初級膽汁酸”,它與大腸中的大腸桿菌發生作用生成“次級膽汁酸”。膽囊切除術後肝臟分泌出的膽汁沒有地方可以存放,便會晝夜不停地排入腸道,膽汁被腸道中的細菌分解後,產生“次級膽汁酸”,次級膽汁酸大量增加,在腸道細菌及初級膽汁酸的作用下,可轉變為致癌物質——“甲基膽蒽”。大腸黏膜長期暴露於較高濃度的甲基膽蒽下,可使大腸癌的發生率增高。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多反對切膽者會長舒一口氣了?看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不切膽是對的,再怎麼樣都不能切膽!

那麼,這種觀點是否可取呢?個人認為,並不可取。前面看到了,膽囊切除會增加結直腸癌患病風險。但還有的是,膽結石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此外,膽結石更會增加膽囊癌的風險,七成膽囊癌源於膽囊結石,特別是結石大於3cm,病程超過10-15年的膽囊結石病人,患膽囊癌風險更要增加10倍以上。膽囊癌,即使手術成功,五年生存率也僅5%左右。而大腸癌五年生存率有70-80%,即使是晚期病人,也能達到近30%。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決定是否做膽囊切除術僅需考慮患者當前的狀況,不需要考慮將來膽囊切除以後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我相信,大家心裡有正確的選擇了吧。

因此,1、對於需要做膽囊切除的病人,絕不能因噎廢食,膽囊切除並不可怕。即使切了膽囊,並不是說肯定會得大腸癌。相反,如果由於沒有及時切除膽囊,反而導致得了膽囊癌、膽管癌等惡性程度更高得癌症,那就得不償失了。

2、不管是否切除膽囊,定期體檢都是最佳選擇。之前說了,膽囊結石是結直腸腺瘤的危險因素,而結直腸腺瘤可以說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那麼,定期去醫院體檢才是王道,主要包括腫瘤標誌物、胃鏡、腸鏡和腹部CT等檢查。對於膽囊切除的病人,亦是如此。定期的體檢是非常必要的,有助於提前發現大腸病灶並及時處理。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營養均衡,三餐規律,特別需注意觀察大便的形狀、質地等變化,有無出血、有無柏油樣便等,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膽囊切除術後一般每2-3年要行一次結腸鏡檢查,有症狀者應當提前,密切跟蹤觀察,以便早期發現大腸癌並可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肝膽胰外科胡醫生


對於膽囊切除是否容易引發結腸或直腸癌這個問題,需要一定的依據才能回答得上來。但是目前並沒有相關的醫學證據可以證明膽囊切除後,容易引發結腸或直腸癌。

以前有研究認為,切除膽囊後,膽汁會直接排入腸道中,會刺激膽汁酸生成,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導致結直腸癌的生成,這就是一個相關的理論依據。

但是從醫學表明這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作為支撐。臨床上對於該膽囊切除手術而不及時進行的,很有可能會引起膽囊癌。

相對於結直腸癌而言,膽囊癌的惡化程度更高更嚴重,生存率要低得多。

所以,並不能因為可能會容易出現結直腸癌而放棄膽囊切除,這有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膽囊切除後,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結直腸癌,是可以定期複查預防的。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外科主任王魯教授表示:

上世紀70年代,有國外學者首先報道了兩者相關性,此後,這一說法在我國患者中得到證實。具體說來,膽囊的主要功能為濃縮、儲存和排空膽汁,在進食含油脂食物後,膽囊應刺激收縮,將膽汁排入腸道,協助脂類的消化及吸收,起到了“節拍器”的作用。如果膽囊切除了,膽汁無處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就會晝夜不停地無節律地直接排入腸道,造成腸肝循環次數增加。膽汁中的初級膽汁酸與腸道菌群接觸增多,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有致癌作用的次級膽汁酸(脫氧膽酸和石膽酸)比例將會大大增加。次級膽汁酸中的石膽酸是大腸癌促發劑,而脫氧膽酸的代謝物也是一種強有力的致癌物。最終,長期處於致癌環境中的腸壁細胞逐漸由息肉、腺瘤向惡性腫瘤發生轉變。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膽囊切除後,只是可能提高了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而並非切除了膽囊,結直腸癌就一定會發生,由此發生結直腸癌的幾率仍然非常小,所以患者不必過於擔心。這也提醒臨床醫生,切除膽囊手術畢竟存在一定風險,因此需要以謹慎的態度來對待。


海上名醫


在傳統的認識上,膽囊切除術後只要是嚴格控制飲食,養成少食多餐,適量食用蔬菜水果、優質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等食品,少食油炸、燒烤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習慣,平時適當運動,保持愉快心情,膽囊切除術後並不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隨著醫學的發展,逐漸發現切除膽囊與大腸癌(結直腸癌)的發病有一定的聯繫。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首先,膽囊具有儲存、濃縮、釋放膽汁的功能,當膽囊被切除後,在短時間內膽汁失去了濃縮功能,直接進入腸道,刺激了肝腸循環,造成次級膽汁酸的增多,然而據研究表明次級膽汁酸的代謝產物可增加大腸癌的風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具體程度目前尚未研究)切除膽囊會增加患有腸癌的風險。所以雖然膽囊的切除在近期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對身體的遠期影響還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雖然研究表明切除膽囊會有增加腸癌的風險,但是迫於治療疾病的需要,在膽囊相關疾病危及健康生命時,醫生會根據臨床指南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把疾病對身體的影響做到最小,相信隨著醫學的不斷髮展,會有更好的更全面的治療方案。當然平時避免結直腸癌的誘發因素亦能夠減低患有此病的風險,如儘量少吃高脂肪食物,這與膽囊切除之後的飲食指導建議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如患有結直腸炎性疾病,及時治療,可減少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定期做電子結直腸鏡檢查,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得到較好的預後。

本期答主:閆巖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膽囊和結腸生理功能、解部位置截然不同,膽囊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儲存分泌膽汁,結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排瀉代謝產物;膽囊的解剖位置在肝臟下面緊貼肝臟,結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分別位於右腹、中腹、左腹部。無論從組織來源、胚胎結構、生理功能、解剖關係,膽囊與結腸相關性都不大,查閱相關醫學文獻,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膽囊切除與結腸癌發生有關。所以,膽囊切除不會導致結腸癌。





湘大夫


不一定,但膽囊切除後,腸癌風險會增加,臨床上,也確實有很多結腸癌患者曾做過膽囊切除。

有研究表明,膽囊切除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原因是膽囊切除後肝臟分泌的膽汁無處存放,只能不斷排入腸道,導致腸道慢性損傷,繼而增加結直腸癌發病風險。

膽囊的作用主要是?

首先肝臟會產生膽汁,膽囊通過吸收膽汁水分,可以將膽汁濃縮儲存在膽囊中,當我們攝入高脂肪食物時,膽汁就會從膽囊排除進入腸道參與消化過程。

同時膽囊也會分泌一種IgA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避免腸道受膽汁酸的損害。

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成分,未進入腸道前被稱為初級膽汁酸,進入腸道後與腸道細菌作用形成次級膽汁酸,完成消化後,膽汁酸會被小腸重新吸收進入肝臟。

當膽囊被切除後,膽汁與腸道的影響就出現變化了。

膽囊切除對腸道的影響有?

首先,膽囊切除後,其分泌的IgA的免疫球蛋白就會消失,那腸道受次級膽汁酸損害的風險增加。

其次,膽囊切除,無法濃縮、儲存膽汁,那膽汁就會源源不斷進入腸道,而未經過濃縮的膽汁消化脂肪的能力降低,時間一長,腸道開始長期處於慢性炎症狀態,繼而增加結腸癌風險。

再次,膽囊切除也會影響腸道菌群,當菌群失衡必然會增加腸道惡變幾率。

膽囊切除後,只是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但並不是一定就會發生,所以不必過度擔心,做好預防即可。

如何避免膽囊切除後誘發腸癌的風險?

1、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少吃煎炸食物。

2、防止便秘,多食水果、蔬菜、多喝水,同時多進食高纖維食物。

3、定期做腸鏡檢查,密切觀察。

4、如果出現腸息肉、結腸炎等腸道疾病要及時就診治療。


腫瘤專家姜爭


您好,的確提高了引發直腸癌的風險,膽囊的主要功能為濃縮、儲存和排空膽汁,在進食含油脂食物後,膽囊應刺激收縮,將膽汁排入腸道,協助脂類的消化及吸收,起到了“節拍器”的作用。如果膽囊切除了,膽汁無處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就會晝夜不停地無節律地直接排入腸道,造成腸肝循環次數增加。膽汁中的初級膽汁酸與腸道菌群接觸增多,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有致癌作用的次級膽汁酸(脫氧膽酸和石膽酸)比例將會大大增加。次級膽汁酸中的石膽酸是大腸癌促發劑,而脫氧膽酸的代謝物也是一種強有力的致癌物。最終,長期處於致癌環境中的腸壁細胞逐漸由息肉、腺瘤向惡性腫瘤發生轉變。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膽囊切除後,只是可能提高了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而並非切除了膽囊,結直腸癌就一定會發生,建議注意清淡飲食、經常檢查腸道健康!


仲醫生


應該不會吧,2回事


不吃葷的貓25270306


哪有那麼多癌症?現在全國各地各型“癌症”大爆發根本就不是什麼癌症,而是把一種類似於涎衍性非洲錐蟲病當各型癌症在誤診誤治;這樣子說吧!國家不重視不解決傳染病或新型疑似傳染病,不管怎麼養生、怎麼醫治,怎麼保健都沒用的;因為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我們這裡是福建泉州惠安的,從古至今都沒有汙染,再加上近年來封山育林,空氣水質都非常好,眾所周知,生活環境很好,沒什麼汙染,是不太可能會有那麼多人得各種癌症的,但我們這裡卻有好多人被診斷出各型“癌症”和其他一些難以治癒的所謂“常規病常見病”,後來發現這些疾病竟然會通過唾液傳播,也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應多次了,但他們老是敷衍塞責不想管,咱老百姓有啥辦法啊?要知道現在各大醫院主要針對的是非傳染性疾病,裡面的設備儀器也只能檢查非傳染性疾病,根本沒辦法查找各型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致病原;要是醫生把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當各型癌症或其他一些非傳染性疾病誤診誤治,試問?又有誰會懂啊?畢竟正確的診療要以有實實在在的好療效為標準,一切無效或使病情加重的治療方法均屬於誤診誤治! 現在的名人明星患病率太高了,比如羅京、方靜、張越、豬哥亮、成奎安、沈殿霞、鳳飛飛、姚貝娜、陳曉旭、梅豔芳、朱迅、李連杰、徐錦江、王歡、吳孟達、李雪健、肖曉林、王平、笑林、魯豫、倪萍、葉凡、翟乃社、田震、李敖、張一山、李金燕、許晴、柳傳志之女柳青、歐陽佩珊、李鈺、謝霆鋒、阿桑、林正英、張達明、計春華、劉德華、著名作曲家蘇越、臧天朔、師勝傑、李詠…等等很多!有的已經去世,活著還在和該病做鬥爭,普通老百姓可能引不起關注,但現在名人明星這麼高的患病率,難道大家還沒醒悟過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