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2013年的梵蒂岡兩位天主教教宗權力交接前展開了一場良久且卓有成效的對話。影片以兩個人的對話為背景,對他們之間存在的分歧、觀念以及態度進行了緊湊明快的梳理;讓觀眾看到天主教界最接近神且德高望重的兩個人,從分歧、爭執、理解到饒恕,直至和解的過程。

一部不講愛情也沒講親情,沒有美女明星助陣,僅憑兩位年逾古稀的老頭子撐起來的電影,竟然得到無數喝彩。扮演退位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演員,英國老戲骨安東尼·霍普金斯與他的同鄉,扮演繼任教宗方濟各的英國著名演員喬納斯·普雷斯,在梵蒂岡的高牆內飆了場酣暢淋漓的戲。

他倆的精彩演出不僅使影片的核心得到充分表達,也使不瞭解天主教教宗體制的人有了直觀的認識。儘管這是一部天主教背景的影片,我並未把它當成宗教電影來看。影片的主題、傳達的理念和訊息,即從兩位大人物的矛盾切割面折射到普通人身上,讓我們看到大家都擁有同樣或類似的問題。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社會學意義上的影片,構築在普羅大眾社會生活基礎上展開的討論。接下來,我將循著該片的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這三個層面解讀賞析該片的方向。在文章末尾,我會結合現實生活說說我從電影裡看到的人性軟弱與偉大的思考。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敘事結構:環形結構敘事,對比兩個主人公的個性特徵,鋪陳同一事件在首尾處形成完美閉環

目前全球天主教信眾約12億多,能成為統管如此之多信眾的教宗,是極其不易的事情,需要具備傑出的學識、德行和處事的才幹。從普遍人性角度去觀察,沒有不願成為教宗的樞機主教,畢竟教宗所代表的權力並在天主教國家的影響力非同一般;另一面,成為教宗往大了說是本國及家族的榮耀,往小了說是個人成就的象徵。

影片以兩次教宗選舉作為開頭和結尾進行敘事,不僅突出了電影的完整度,也使故事本身形成了完美的閉環。主題事件極具戲劇性,選舉教宗的情節及傳遞結果的方式不乏趣味性,使非信徒開了眼界的同時,宗教的神秘面紗也被悄然揭開。

➀ 展現兩位教宗不同的生活方式,凸顯他們的差異與分歧

樞機主教分為常駐梵蒂岡和非常駐兩組成員。電影裡來自阿根廷的樞機主教,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就是一位非常駐梵蒂岡,牧守阿根廷的樞機主教。他擁有化學工程學和哲學學位,早年在阿根廷聖菲市的“無玷聖母學院”教授文學和心理學,熱愛探戈和足球;

他是一位立場溫和且非常親民的改革派樞機。

而教宗本篤十六世是一位典型的保守派陣營出身的教宗。大學時期主攻神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後來在大學裡教授神學課程;他學識淵博、精通10種語言、音樂方面造詣頗深,是學者型教宗。他是傳統主義者,行事保守、作風強硬;特別是在神職人員獨身主義、信眾的離婚及再婚、墮胎等議題上立場堅定,不留任何商榷的餘地。

阿根廷樞機主教特意前往梵蒂岡向教宗提交辭呈,在夏宮的花園及室內的談話,教宗強勢主導談話方向及內容,堅決維護個人立場的合理性,故意忽略樞機主教來訪的目的。影片從兩位教宗的著裝、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方面,對他們進行並列比較;呈現出一個古板,孤傲、保守的老學究教宗,另一個是活潑、不拘小節、深入群眾質樸可親的人。

當兩個人的對話從個人信仰生活現狀到教會問題及未來不斷進深,分歧也愈加明顯,甚至到了爭執的地步。這一切都在為兩個人的和解進行必要的衝突前置,使後續情節推進具有宗教意義上的合理性,同時彰顯現實意義的思考。世上即使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卻沒有不可調和的人,一切事物的問題終歸是人的問題。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② 兩個人都有不堪回首的過往,暴露人性醜的一面,神職人物便有了煙火氣

本篤十六世退位的主因,除了身體因素外,更多的仍是讓他難以啟齒的教會醜聞問題,以及信仰生活方面的自我懷疑。他心中確定的繼任者是一個非常嚴厲的批判者,對他的保守及刻板從不客氣的進行批駁。這也是事件本身賦予影片的戲劇性和趣味性所在。

影片敘事重點放在保守與改革之間權力轉折的過程,借主人公的回憶插入交叉敘事,將繼任教宗過去的失敗和懦弱360度無死角展現給觀眾;而對退位教宗從軍經歷(二戰尾聲入伍德軍)以及任期間手下主教的性醜聞及虐童事件,採取緘默保密的態度僅點到為止,並沒有細緻展開。

我想製作方一方面需要考量教廷的顏面,另一方面對這種非個人,關乎整個教界帶有集體性質的汙點,電影實在不適合強加立場給已經退位的教宗施加壓力;教宗任期內主動提出退位,從領導責任制角度去看,不得不說有點引咎辭職的含義。本篤十六世執意推舉自己的批判者繼任,他抑制不住激昂的情緒吐露心聲,那是長久思考以及向上帝禱告尋求答案後的決定。

此處看到,教宗在信仰生活方面的虔誠,亦看到作為凡人面對現實,他內心翻滾的掙扎與彷徨。影片借豐富的鏡頭語言烘托退位教宗的心理狀態;通過不斷變換對話場景刻畫人物內心的掙扎。在我看來,這是人性最真最樸實的樣子,無論位高權重者還是布衣芒屩,是築牆還是建橋,我們都被圈在同一個課題之內。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③ 告解成為影片重要元素,使選舉教宗開頭並以選舉繼任教宗結尾,多了更深層次的看點

來自阿根廷的樞機主教對保守派的作風早已失去耐心,面對信眾群體的痛苦和訴求常感到倍受牽制,力所不及。對於他,提前退休與無法為信眾發聲都是相當無奈的事情;萬萬沒想到,本篤十六世竟然擬定他作繼任者。如此戲劇性的事件非常像電影,本打算交辭職信走人的,卻被老闆提職加薪。

兩個人對話從分歧引起爭執,斷斷續續被生活化的點滴銜接起來,音樂、紅酒、球賽、披薩,都成為了解彼此人性一面的重要介質。如此一步一步的鋪陳,導演最終要把觀眾帶到兩位老人袒露各自最不光彩的那一面。繼任教宗對自己過去的黑歷史深感不安,覺得不配承繼教宗的職位;於是,彼此告解(懺悔的意思)的這段戲讓觀眾體驗到什麼是剛強的軟弱的魅力。

一個為自己疏於判斷,給他人造成傷亡的罪懺悔;另一個必須為面對罪惡,保持沉默的罪懺悔。電影的精神內核在此處被提煉出來,

沒有誰是至高無上,光鮮亮麗的人,我們都是帶著不同汙點的凡夫俗子。偉大的人在於他勇敢面對內心真實的自己,懂得如何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並樂意與他人一同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

緊閉的大門內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新任教宗的選舉,廣場上的信眾焦急的等待白煙噴出;電影開場選出德國籍教宗,延續前任教宗的保守派人士,正是影片的主人公之一,意欲退位的本篤十六世;影片結尾又是一場緊張有序的教宗選舉,隨著大煙囪裡噴出的白煙信眾們歡呼雀躍,天主教第266任教宗,就是現任阿根廷籍改革派教宗——方濟各。

影片通過退位教宗的保守去承託繼位教宗的親和力及改革派的精神;並以主動退位事件凸顯本篤十六世的勇敢和謙卑,兩個核心人物刻畫都非常到位。保守派教宗敢於反傳統堅持退位,支持改革派的批評者繼任;從廣義的角度去看他做出的決定,是否也是一種革新呢?導演向觀眾拋出一個問題並點明瞭思考方向,教廷從保守轉向改革的歷史意義;再次影片的敘事主題被強化。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鏡頭語言:以強烈的特寫鏡頭刻畫人物內心及矛盾,從懺悔到和解,直抵心靈的改變之旅

“請記住:真相至關重要,但沒有愛,真相是令人無法忍受的。”

導演費爾南多·梅里爾斯,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2002年拍攝《上帝之城》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這部《教宗的承繼》也獲得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他的作品不多,卻常使人過目不忘;特別善用鏡頭語言豐富電影內涵,塑造人物個性及心理描繪。

導演從人物面部特寫切換到牆的特寫,再到西斯廷教堂的特寫,一路緊抓人物心理變化,營造出非常多的看點。

  • 夏宮的分歧

夏宮花園一隅兩位教宗時而坐下,時而站起來邊走邊聊,準備退位的教宗控制著對話內容和走向,兩個人的理念及思想體系截然不同;隨著對話的深入辯論不斷升級,氣氛愈加緊張;鏡頭從中景逐漸推向兩個人的面部大特寫,急切的表達他們內心的波瀾以及對立場的強調。只注重自我表達的溝通,是很難聽到對方的聲音的,因為心靈的牆使人失聰。

晚飯後的對話,從花園轉到室內的休息室,偌大的房間裡兩個人好像突然沒話講了,顯得有些尷尬;鏡頭從人物特寫切換至靜物特寫,象徵傾聽的重要性。這一段鏡頭描寫成為轉折,將兩個人從針鋒相對帶入溫和對話的情緒氛圍裡面,給接下來在西斯廷教堂的懺悔打開一條通道。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電影在繼位教宗的佈道畫面裡交叉插入國境線上以及城市之間的牆,一排排牆的特寫映入眼簾,這是一種時代的特殊產物;它不僅限制了交流和往來,對族群間的感情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電影通過航拍、特寫、展示鏡頭等,特別呈現牆帶來的隔絕感,

不僅在物理的世界存在牆,也在表徵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那堵高牆。世界與人、人與人,唯有建橋打開溝通的管道才可能帶來改變和發展。

  • 西斯廷教堂裡的懺悔

人並不是善於內省和反思的,而一個人若能常常自省,不是信仰的推動便是風暴的捶打。教堂裡那段對話,導演將繼任教宗的回憶片段,按照情節進展以黑白鏡頭分組交叉切換到兩個人的對話場面中;那是一段阿根廷最黑暗的時期,歷史上稱為“骯髒戰爭”。

影片中,作為教會領袖,他為了能夠保全教會向軍政府示好,目的是要保護教士和信眾;顯然他低估了暴權,最後並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後來幾位同事被謀殺,關押和虐待都與他有直接關係。這件事成了繼任教宗一生的陰影,這些抹不去的軟弱和失敗使他從不敢奢望教宗的位置。

隨著繼任教宗的回憶,影片從像素極低的黑白片漸漸切換到降維的彩色影像,再轉到教宗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

從黑白到彩色的切換過程,他們的對話逐漸成了告解意義上的心靈溝通。兩個人終於放下所有的成見,伸出手發出饒恕和接納的祈禱,為彼此盡神父之職。鏡頭從兩個人祝禱的特寫,緩慢拉開後室內全景呈現出來,看到一扇敞開的門,有光照進來。

畫面從夏宮不安定的特寫鏡頭,推進到西斯廷教堂開始穩定下來;在教堂又使用了一組靜物特寫鏡頭,來強化傾聽的意義。片中多次出現這種可以配對的鏡頭,主要功用是描繪人物內心的變化過程,使觀者更容易把握人物內心狀態。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主題呈現:褪去宗教的外衣是人性的軟弱,在掙扎支配下人性的偉大被汲取出來

以教宗承繼事件展開的這場對話,是一部映射內心成長和反思的電影。兩個主人公身居高位,人格及品德備受尊崇;他們如何對待信仰、如何認識內在真實的自己、如何接納自己的本相、如何理解差異以及接納異己;這些內心的真實剖析,思緒迭起的心路歷程,成為每位觀影者映照個體內心的燈塔。

“也許當我們回頭看的時候,路會是直的。只是在路上的時候,我們總會迷失。”

人性的軟弱:有貪婪,有懦弱,也有盡善盡美的一面

沒看這部片子前以為教宗很神秘,每天的事情就是念經禱告,以為他們是不識人間煙火的人;原來這些最接近上帝的人也是肉眼凡胎。他們都有各自的小喜好,愛看肥皂劇、喝芬達、退位教宗還出過音樂專輯;繼任教宗是個熱情的球迷、愛好拉丁舞、吃披薩。

他們雖然高高在上,有著良好的品行,但依然會遇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考驗;在退位以及選舉繼任教宗如此重大事務上面,這兩位教界重量級人物暴露出人性的複雜面。體面的外表下隱藏著不信任和猜忌,自私與彷徨。

退位教宗希望退位後繼續維持教廷的保守派勢力,期待合適的保守派人士繼任,表面上看是出於公心盡善盡美的安排,實則透著私心的目的;他對改革派缺乏信任,但教會的公信力持續下降亦使他彷徨不定,憂慮重重。人必須面對自己是人的事實,有時我們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私心變成貪婪;為了個人的立場或想法,不顧他人感受拒絕對話甚至中傷;寧願樹敵不願修好。

人所暴露的醜或惡都是我們生命裡最深刻的東西,它們輕易把我們引向無盡的深淵,也可能帶我們飛向不受禁錮的心靈自由之界;這之間的樞紐在於通過什麼去反思以及自省?正是影片裡退位教宗的心路歷程所呈現給我們的,放下所知的及一切偏見,謙卑自己的心態,敞開對話的窗口。

豆瓣8.6分《教宗的承繼》│打破藩籬的對話成為和解的曙光

人性的偉大:敢於捨棄,勇敢承擔,不懼未來

當我看完整部片子,頓感某種意義上兩個人的較量更像偉大的人性之間的博弈。兩個人對教宗的位置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退位教宗認為是管理者職位,擁有地位、權威、奢華的享受,顯然這與他不與世俗為伍的保守派立場格格不入;而繼任教宗對信仰的認識及生活方式都偏世俗化,他卻認為教宗位置是獻祭者(放棄個人利益為教會甘願犧牲流血)。

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使他們看待同一事物的結果截然相反。按照這種理解,從人的本性出發誰會願意將合法得到的財富和地位拱手相讓;而誰又會樂意放下私利,奔向未知,甚至隨時要獻上自己生命的崗位呢。電影結局讓我們看到人性光輝的閃耀,一個願意主動放棄財富地位,一個甘願充當獻祭者。

現實生活裡除了人性的醜,不乏人性的偉大;在別人的困難裡看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平凡人世界裡最偉大的人性。庚子年春,面對疫情最猛烈的前線,許多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戰場,他們以個人安危守護一方平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志願者,為了抗疫勝利的最後狙擊戰奔赴城市的各個角落;為封閉的城市送去物資、向大門緊閉的家庭傳遞關愛。

寫在最後:

雖然是天主教背景的電影,導演將兩個位高權重神職人員的宗教外衣悄然褪去,讓世人看到他們人性化的一面,整場看下來一點不覺得乏味枯燥。無論我們的表現何等優雅、尊貴、謙恭,我們都是自我為中心的;和解,需要從我開始進行反思、自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