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作者|小样


“到机场了,两点睡觉,5点起床……”

“首尔降温……”

“打车去新罗免税店……”

“该买的都买了,娇兰、香奈儿……”


这是一位“韩国代购”在疫情期间发的朋友圈。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疫情全球蔓延,国外的形势愈发严峻。

这个时候出去代购,定位显示的还是疫情严重的韩国,同小区的居民肯定不能答应啊。


这不,热心市民徐女士立马就报警了:


“警察同志,我们邻居群里有个人是韩国代购,她17号才从韩国回来,也不隔离,还发快递……”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警察叔叔一听,这可严重了。

立马去查了这位代购的出入境信息。

结果发现:她根本没出过国……


你说有意思不?

韩国代购,没去过韩国!


这就尴尬了……

徐女士自己也想不到明明是举报疫情,结果莫名其妙打了假。


这年头,谁的微信里还没有几个代购啊。


打开他们的朋友圈,商品琳琅满目,而且全是大牌。


全网买断色号的口红,他们朋友圈有;

等了好久等不到码数的球鞋,他们朋友圈有;

韩国、香港、日本,处处都是他们“血拼”的足迹……


然而,十个代购九个假。


“韩国代购没去过韩国”不算稀奇。

仔细扒扒“假代购”这条产业链,里面的猫腻还真不少。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直播、拍视频、秀定位,都是代购们的基本操作。


不管你怎么质疑,他们总有办法拿出证据,证明大牌的真实性。


而这看似天衣无缝的背后,藏着的是一环扣一环的利益链。


央视就曾经曝光过一条造假大牌化妆品的产业链。


迪奥香水、Mac口红、纪梵希唇膏……

各种市面上最火的化妆品这里应有尽有。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从产品包装到实物,足能以假乱真了。

记者用自己的正品和假货进行了对比,发现使用感和颜色几乎一样。

但制作原料可是天差地别!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这些产品通过批发的方式卖给各个零售的“代购们”。

一个月成交量几千笔,光是流水就有20多万。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比如:一瓶5毫升的假迪奥香水的成本只有1块钱。


包装成礼盒三件套可以卖到30-40元,然后代购再用接近正品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简直是暴利!!!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拿到这些假货后,接下来就是考验代购演技的时候了!

为了能让这批货的来路看起来像真的,他们纷纷贡献出了能拿奥斯卡的演技水平。


去专柜直播。

曾经有个澳洲代购,去雅诗兰黛的专柜拍了好几个小时,疯狂介绍、疯狂打包,结果最后一样都没买。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还有更过分的,觉得去专柜直播不方便,

直接自己修个专柜,然后请外国人来假扮柜姐。


开票、点钱、拿货,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啊!

看起来跟真事儿似的。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要知道大牌化妆品一般都是有防伪喷码的,

而且会根据批次更新,消费者一查不就知道假的了?


你太天真了,他们当然早就做好准备了。


售假者会提前知道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喷码大概是什么号段。

然后把假货上的原喷码洗掉,

再重新喷上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喷码,保证跟正品同步更新。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怎么样,是不是防不胜防啊!


哪怕你怀疑自己买的是假的,一查喷码是正品,你也基本上不会再计较了。


还有各种精美的包装,齐全的发票、鉴定书、刷卡单,不经常买奢侈品的人根本分不清。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人类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只不过没用在正地方啊。


造假都已经这么“周到”了,再来个假的物流信息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你以为从美国、香港、日本发过来了的宝贝,它的真实来源可能是莆田、义乌、广州……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商家和快递公司一联合,

一条假的物流信息让你根本查不出真实发货地。


假货、假直播、假视频、假发票、假物流……

一套流程下来,环环相扣,全都是假的,只有想骗你钱的心是真的。


如果卖假包、假手表还姑且算是骗钱,

那些卖假保健品、假奶粉的简直要丧尽天良了!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警方曾经破获了一起奶粉造假案,而这些奶粉主要靠代购销往市场巨大的中国。


给小孩子吃的奶粉竟然也敢造假,

这样的代购真的没有心啊!


国内也有这样的垃圾小作坊,

他们在市场上高价回收空澳洲奶粉罐。


然后把假的澳洲奶粉,装进买回来的罐子里进行二次出售。


而这些看起来“物美价廉”的奶粉,全都是三无产品,根本没有质量安全保证。


起因是举报朋友圈的「韩国代购」,结局却变成了打假


代购市场水太深,从货源到购买渠道,一环一环猫腻太多。


在这条灰色的利益产业链下,人心已经经不起考验了。


其实,代购的初心是好的:

在外的留学打工的人帮我们买需要的东西,他们自己也可以挣点路费。


但在巨大的野心吞噬下,这趟水已经开始浑了。


不管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都在最后提醒大家一句:

不要图便宜,不要图便宜,不要图便宜。


花小钱,吃大亏。

咱老老实实去专柜买,去正规渠道买,买个安心。


也奉劝各位做假代购的:

赚黑心钱,是要遭报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