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蜀功臣為何慘死在自己人手中?皇權下的悲哀

公元260年甘露事變,賈充指使成濟公開弒殺魏君曹髦,司馬氏完全掌控了曹魏朝堂,但是此弒君惡行也讓司馬氏失去輿論及人心支持,為了儘快拿到禪代的資本,司馬昭急需一場對外的大勝,洗涮汙點。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軍兵分三路伐蜀:徵西將軍鄧艾率兵三萬餘人,由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以牽制蜀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進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以切斷姜維退路;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欲乘虛取漢中,然後直趨成都。


滅蜀功臣為何慘死在自己人手中?皇權下的悲哀


十月,鍾會主力在前方劍閣牽制姜維主力,鄧艾率偏軍攀登小道偷渡陰平,一路過關斬將逼近成都。

蜀漢後主劉禪感到大勢已去,在主降派勸導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綬,並寫信到鄧艾那裡請降。鄧艾率軍入成都,蜀漢滅亡。劉禪又派人去前線命令姜維等投降,姜維等得到命令,便到鍾會軍中投降,至此蜀國就此滅亡。

在滅蜀戰爭中,鄧艾偷襲偷渡陰平可謂是奇功一件,但是又因為這件事情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根據史書記載,鄧艾在攻下成都時,擅自以天子的名義,任命了大批官吏。並且拜劉禪行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把蜀漢群臣都歸降在自己的門下並給予相應的職位,派人在綿竹把作戰中死亡的戰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築高臺作為京觀,用以宣揚自己的武功。但是這次的主帥時鐘會,鍾會本是第一次領軍,不想把這天大的功勞讓給鄧艾,於是上書司馬昭說鄧艾做事越界,有造反的嫌疑,加上司馬昭此人疑心過重,特別是對這些遠在邊疆手握重兵之人更盛,於是下令鍾會將鄧艾押解至京城受審。


滅蜀功臣為何慘死在自己人手中?皇權下的悲哀

鄧艾


之後又發生了鍾會謀反事件,鄧艾還未押解回來就被監軍以謀反罪誅殺于軍中,包括其妻兒也在洛陽被誅殺。從此一代魏國名將就此謝幕。那鄧艾之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鄧艾只是一個窮苦出身,在一個階層等級已經非常固化的古代封建專制時代,寒門子弟憑藉自己的打拼獲得一番事業,期間必然會遭受到其他既得利益者無情的嘲笑諷刺,甚至是冷酷的打擊報復。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些寒門就像是花園裡面長出來的雜草,勢必要對他們進行排擠。當然這些所謂的權貴並不是什麼鮮花。鮮花都死了,留下來的不過是一些冒其名的花朵而已。


滅蜀功臣為何慘死在自己人手中?皇權下的悲哀


而鄧艾的這次奇功就是一道自找的催命符了,司馬昭派鍾會去伐蜀本意只想轉移皇權矛盾,順便給士大夫一個賺取功勳的機會,本來也沒預料到這次的戰果這麼大,直接把蜀國滅掉了。而最大功臣卻只是一個寒門子弟,這對於司馬昭登基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得不到士族聯盟的認可,即使強制登基江山也不穩固。 於是就有了鍾會陷害彈劾鄧艾,但這罪名如果到了朝廷大不了功過相抵,無法處死鄧艾的,後面又因鍾會謀反大亂,被監軍當作鍾會一黨殺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