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化為泡影,諸葛亮應該怨誰?

大馬哈魚12


準確的說《隆中對》並沒有化為泡影。《隆中對》其實是諸葛亮為劉備集團制定的階段性規劃,說白了,就是讓劉備集團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後來,雖然經過了些波折,畢竟還是階段性的橫跨荊州益州了。但是對策到了後半部分,首先“待天下有變”這個機會劉備諸葛亮是沒等到的,事實上曹魏政權前三代都維持著相當的穩定性;其次就是關羽丟失荊州,直接造成了東西戰線聯動的戰略性失敗。但是說隆中對化為泡影要怪關羽丟失荊州好像也沒道理,這就好像說龐統你為什麼不能悠著點這樣臥龍鳳雛一人一條戰線絕逼穩妥殺回中原了.....諸葛亮怨不了誰,以蜀漢政權的實力,別說不可能被中原地方豪強門閥勢力接受,就是益州地方,也從來沒拿劉備政權當過自己人....


發生在隔壁劇場


無所謂怨誰、怪誰的問題。《隆中對》既是一份美好藍圖,也是諸葛亮的一份面試簡歷。諸葛亮為他的老闆劉備指明瞭正確的方向,他也順利得到了他想要的工作,這本身就是一個雙贏的交易。

諸葛亮心知肚明,當時的曹操雄據江北,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可以輕易撼動的,而孫權佔據江山已三世(孫堅、孫策、孫權),早已民心所向,也很難動搖。反而有機可乘的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所以諸葛亮借曹操以弱勝強戰勝袁紹給劉備增添信心,並給他定下目標——先取荊州、再佔益州,再拿下漢中,安撫南方少數民族,並扼守要塞,以圖稱霸大業。

諸葛亮當時的設想也是以“三分天下”為第一目標,至於說後來的“成霸業、興漢室”、是否能一統江山,更多的是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如果說有個重要變數的話,是諸葛亮所期待的“天下有變”未能出現,反而是“蜀漢有變”了,關羽丟掉荊州、劉備敗走夷陵,接連的兩次敗仗已經不足以支撐蜀漢一統江山了。劉邦當年從漢中、巴、蜀打下江山,面對的是諸侯的並存,而諸葛亮所面對的卻是兩個統一的大國,形勢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也無所謂怪誰怨誰了,諸葛亮在當時不過是一個隱士,能夠得到劉備的重用,既是他能力的體現,也是劉備敢於用人的結果,一如當年劉邦啟用韓信,只不過,形勢、格局都完全不同了,結果自然也不一樣了。


水一白聊歷史


諸葛亮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都有出現,筆者主要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隆中對》作為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詳細分析,化為泡影,筆者認為主要應該有三怨。

第一,怨未得天時,也就是所處的時機影響了《隆重對》宏圖的達成。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扣押,去曹操處尋找母親前向劉備推薦了臥龍諸葛亮。在徐庶走後,司馬徽來劉備處找徐庶敘舊,錯過了。劉備趁機問了諸葛亮的情況,司馬徽在臨走時直接點出臥龍出山不得其時。在上方谷戰鬥中,諸葛亮充分利用了上方谷的地利,將司馬懿父子困在谷中,用火攻之。卻不料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趁機逃走,諸葛亮也意識到未得天時。

徽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玄德嘆曰:“真隱居賢士也!

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第二,怨有些時候不得人和,主要是指劉備、劉禪等。劉備在位時,大部分時間對諸葛亮的計策言聽計從,也取得了許多成功,比如火燒新野等。有幾次沒有聽從諸葛亮的計策,影響了《隆中對》宏圖達成。曹操來襲時,諸葛亮建議奪下荊州作為根據地被劉備否決,劉表死後,蔡瑁、劉琮篡位,再次建議奪荊州被否決。在關羽被呂蒙所害後,不聽諸葛亮勸告,興兵徵吳,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蜀吳聯盟,在之後和陸遜的對戰中更是損兵折將。在劉禪在位時,諸葛亮大破曹真、折辱司馬懿,大勝之時被劉禪遣使者召回。

使命徑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詔已畢,仰天嘆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側!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後再難得此機會也。”

第三,諸葛亮自身的原因,怨自己。在劉備拒絕自己奪荊州的時候,諸葛亮就該意識到《隆中對》的宏圖會受到阻礙,應該儘量想辦法讓劉備妥協。劉備臨終時給了諸葛亮很大的權限,不排除試探的意思,但只要諸葛亮想把劉禪趕下去,自立為王,還是有辦法的,不過這不是諸葛武侯的作風。在後期諸葛亮不聽劉備遺言用錯了馬謖,致使街亭這個軍事重地丟失,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戰局。

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筆者主要從天時、人和、諸葛亮自身三方面來談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歡迎交流補充。

我是路留星,熱愛武俠文化的行路人。


路留星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人們提到諸葛亮,往往評價他幫劉備制定的軍事戰略《隆中對》是“高才天下知”,《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甚至稱其為“萬古之人所不能及也”。不過若正視歷史,可看出《隆中對》確定的目標並非三國割據,而是要一統天下,這個戰略意圖最終以失敗告終。熟讀史書的毛澤東在點評時便認為:“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劉備把軍隊分散在四川和荊州,犯了兩線作戰的大忌,這正是致敗之源。

  公元207年,困於新野的劉備親顧三請感動了諸葛亮。這位年僅26歲的隱士為劉備獻策,選擇了先奪荊州為家、次取四川,再兩路北伐爭天下的發展方向。這番縱論天下大勢的《隆中對》,使潦倒無助的劉備有撥開迷霧見雲天之感,隨後按策實行。而實際上,劉備儘管一度成由《隆中對》,最後敗也由《隆中對》!

  《隆中對》中確有高明之處,古今戰略家對此都有共識。諸葛亮主張實力弱小的劉備不要與北方強敵曹操爭鋒,也不可向江東“地頭蛇”孫吳兩代盤踞的老巢發展。不過他的“三步走”戰略方針卻考慮不周,其中第一步奪取荊州,便違反了避強擊虛的原則。

  荊州地處江漢平原且河流交錯,曹軍和東吳都勢在必爭。赤壁之戰獲勝後,劉備控制了荊州,派關羽負責鎮守。公元219年,劉備率主力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關羽也進攻襄陽,企圖呼應。結果軍力很弱的關羽隨即遭到曹操、孫權兩軍的夾擊,敗走麥城。而此時劉備的主力正在漢中,與荊州千里之遙,無法及時馳援,關羽身死地失。諸葛亮所設想的兩路北伐,恰恰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面。3年後,劉備反攻荊州,連打700裡山隘險關,全軍疲憊不堪,終遭大敗,蜀漢衰落的大勢從此不可挽回。

若今天的戰略研究人員為劉備謀劃,應該會把根據地選在漢中而非荊州。此處距新野不遠,統治者張魯行“五斗米教”,剝奪平民財產統歸教產並取消貨幣,生病靠唸咒而不吃藥,簡直與邪教無異,其部戰鬥力也弱。劉備率軍攻佔當屬不難。落腳後南可取四川,北可收隴西。另外,在諸葛亮剛出茅廬時,曹操便以主力南下爭荊州,這勢必同孫權火併,正好利於劉備,可惜這一機遇未被抓住。《隆中對》12年後,劉備才攻取漢中,曹軍卻在七八年前已佔關中、西涼。若是劉備能先行控制西北,就能建立起強大騎兵,統一天下的目標便有可能實現。可嘆諸葛亮計不出此,估計是因古代信息流通不暢,不大清楚西北、西南形勢。

  縱觀中國古代,有一基本規律——凡南北分裂者北強南弱,凡東西分裂則西強東弱。其根本原因,便是東部和南部養馬困難,缺乏騎兵便難取得陸戰優勢。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就面對蜀魏實力相差懸殊的事實,尤其是川中山地兵難以在平原擊敗魏軍鐵騎。這位賢相縱然把“鞠躬盡瘁”的敬業精神發揮到極致,最終也無法挽回“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遺憾。戰略上的錯誤無法用戰役的勝利來彌補,《隆中對》戰略之誤,也不能以盲目歌頌賢者的溢美之詞來掩蓋。




銘辰殿下


《隆中對》之策,諸葛亮雖未實現,卻展現了他經天緯地的抱負,不僅對當時的局勢分析得恰到好處,也提出了戰略構想。


但為什麼最後失敗,原由何在,究其敗亡跡象,應有兩點:


謀略雖當,實則紕漏

諸葛亮認為在當時的處境下,應採取步步為營,穩結聯盟,暫避曹操鋒芒的戰略。因此,出山後,在諸葛亮的方針指引下先趁劉表的羸弱而一舉拿下,從而穩坐益和荊州,形成割據之勢。


在主動出擊上,諸葛亮判斷相當正確,但輸就輸在了防守上,為什麼呢?當時,諸葛亮分兵於荊州、益州,欲待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或有風吹草動,好出兵宛、洛之地,從而步步為營,一舉功成。


這乍一看,似乎天算等於人算,而實則卻出了紕漏,關羽鎮守荊州失敗,被呂蒙軍團所拿下,導致荊州失守,三郡之地蕩然無存,而後方則陷入了危險之境,而失守的原因就在於兵力若有不足上。


天時地利人和未至

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未至,再美好的構想也只是構想,而不可測的因素又何其之我,人終有未察之細節。這些重要性雖小,但事關整體的因素往往也會構成重大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


諸葛亮有包藏宇宙之地,神鬼莫測之才,但始終是一己之能,畢竟有限,一個計劃想要實現則需要人力、物力、財力,而這一切便是掣肘的因素。


因此,主觀因素雖備,而客觀因素未察,人算終不如天算,諸葛亮怨不得別人,皆是自己未考慮周全矣。


大河與歌


自己


神盾66329789909


一怨劉備,吃飽了撐的,把自己從隆中搗鼓出來,自已偏偏還早死,留下一群蝦兵蟹將,真是不負責任。二怨曹操,這老賊太厲害了,連手下的一群幫兇都不是菜鳥。三怨命,就是命該如此的意思。

唯一不怨的是阿斗,一句樂不思蜀也,即使諸葛亮早就算到,總不能把鵝毛扇焚了吧?


手心我心bxl版


諸葛亮經常拿管仲、樂毅自比,其志向和理想不言自明。面對漢末群雄割據的局面,諸葛亮並沒有急著加入某個陣營。而是靜觀各路諸侯,尋找一個能徹底發揮自己才能的平臺。最終劉備多次的真誠造訪,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覺得劉備正是自己理想的合作伙伴,於是諸葛亮給劉備規劃出了一整套戰略藍圖,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隆中對”。

劉備聽了諸葛亮給自己規劃的藍圖之後,十分的認可,對諸葛亮瞬間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若是能早點遇到諸葛亮,自己也不至於還在四處漂泊。既然未來已經規劃好,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採取行動去落實。那麼對於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劉備在現實中有沒有落實到位呢?

答案是顯然沒有,當曹操率大軍南下攻打荊州的時候,劉備彷徨無措,召集眾人商討對策,大多數人都認為曹操實力雄厚,應該跑為上策,以免捱揍。可是諸葛亮卻堅持認為應該趁曹操未到之時取下襄陽,那麼劉備對於諸葛亮的建議是什麼態度呢?《三國志·先主傳》記載:“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因為“不忍”而拒絕了諸葛亮的提議,從此便喪失了佔據荊州的大好機會

諸葛亮只能深感遺憾,劉備帳下不乏各種人才,卻沒有一個真正懂軍事戰略的人,難怪先前屢吃敗仗,混到如此地步。襄陽可是荊州的命脈呀,只要劉備趁機取下襄陽,再以此水路上封鎖漢水,如此一來就算曹操兵多將廣,恐怕也拿劉備沒辦法了。而諸葛亮之所以提出攻取襄陽實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要知道,諸葛亮的岳父和劉表是連襟,也就是說諸葛亮其實和劉琮也是親屬關係的,但他卻能在這個時候建議劉備攻取劉琮的襄陽,足以看出他對劉備的忠誠。所以說,諸葛亮既然開口建議取襄陽,必然心中已有韜略,不可能會讓劉備去冒險的。

諸葛亮已經看到大好機會就擺在眼前,只要劉備一聲令下攻取襄陽,便可轉危為安,同時實現隆中對的關鍵一步:佔據荊州。可是劉備卻絲毫沒有看到這一層面的東西,反倒是隻顧著自己的形象問題,他怕給世人留下趁火打劫的嫌疑,然後被人認為自己是不仁義的偽君子。但是就算劉備不取荊州,曹操還不照樣取?終究荊州還是會從劉琮手中失去,那最終落入誰手又有什麼分別呢?

可是劉備終究還是太任性,也不想想自己奮鬥這麼多年為啥還四處漂泊?就是為自己那一套很管用導致的,如今有諸葛亮這樣賢能之人的加盟,開始表現得好像是對他的戰略很贊同的樣子,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大打折扣,根本聽不進人家的建議。說到底還是不太信任諸葛亮,生怕諸葛亮的這條建議會害了自己失去人心。但殊不知,諸葛亮早已為他想好了後續的萬全之策。

對於諸葛亮而言,他已經盡了一個臣子最大的職責,給劉備提供了自己的戰略、想法,但是至於接不接納,那就是劉備自己的事情了,畢竟劉備才是老大,諸葛亮除了無奈什麼也做不了。如果劉備能認真地聽取諸葛亮的話,那麼早就拿下了荊州發展壯大,也不至於出現後面費勁巴拉取得荊州又失去的悲劇,這會讓蜀漢呈現出一種全然不同的局面,而隆中對恐怕最終也不會化為泡影。


好劇共享者


一怨關羽失荊州

二怨劉備敗猇亭


書聲風聲聲入耳


《隆中對》化為泡影根本原因是漢朝由盛而衰氣數已盡!諸葛亮有曠世奇才、沖天之志,然天意不可違,漢朝滅亡是大勢所趨,殘酷的現實只有面對無奈接受!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真如劉備所說如魚得水!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很快扭轉被動局面,由弱變強!最終形成三國鼎立,關羽

被殺激起劉備怒火!誓滅東吳,諸葛亮再三勸阻,劉備執意不聽興兵伐吳,終被東吳火燒連營含恨而去!只可惜劉備之子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縱使諸葛亮有經天緯地的才華和膽略、也難以實現劉備恢復漢朝偉業的遺願!最終懷著深深的遺憾、星羅五丈原!《隆中對》化為泡影怨之怨大漢氣數已盡、諸葛亮生不逢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