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夺得天下后为何还要用原来的国号“汉”?

把__留给__


东汉和西汉不是连续的,这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还隔了两个短命朝代——王莽的“新朝”和刘玄的“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王莽创立的新朝就不用多说了,下面重点说说刘玄建立的“汉朝”。


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王莽覆灭后,这个更始政权是当时天下的唯一合法政权,在名义上对天下统治了两年时间。

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绿林军因为打不过赤眉军,便开城投降,更始政权也因此覆灭。就在赤眉军攻入长安的前夕,刘秀于河北称帝,国号为汉。

因此来说,刘玄建立的“汉朝”,在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短命王朝,它上承王莽的新朝,下接刘秀的汉朝。

上面啰啰嗦嗦一通废话,其实只想说清楚一件事:刘秀于河北称帝之前,当时天下的国号已经从“新朝”恢复为“汉朝”了。

刘玄被杀,更始政权覆灭后,天下又开始了群雄逐鹿。但是不管天下怎么乱,打汉旗在当时都是一种政治正确。因为打汉旗,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阻力,尽可能多的招揽人心。这就好比东汉末年的军阀战争,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都要打汉旗拥护汉室。而不打汉旗的人,比如袁术,死的那叫一个快。

新莽末年的情况也一样。当时很多军阀,比如窦融、隗嚣、彭宠等人,他们想以汉为国号都不行,因为他们不姓刘,不能堂堂正正的建汉廷。只能通过扶持一个刘姓宗室,变相的打汉旗,招揽人心。


▲棕色部分为拥护“更始汉廷”的郡县。刘秀以汉为国号,可以招揽这些地方的人心。

既然当时的国号本来就是汉,拥护汉室是一种政治正确,很多人都以汉为国号。而刘秀又姓刘,又自称是长沙定王之后,又有汉室宗亲的身份。那么刘秀为什么不以汉为国号呢?这是他比别人多出来的资本!不利用不是傻吗?

总的来说,刘秀以汉为国号,这是当时他唯一的选择。

第一、当时的国号本来就是汉,各地割据的军阀也都打汉旗。刘秀不以汉为国号,这等于是在自废武功。

第二、刘秀是玄汉的大将。玄汉政权被赤眉消灭时,他于河北称帝。以汉为号可以继承玄汉的政治遗产。

第三、刘秀本来就是刘邦后裔,他是刘邦九世孙,长沙定王刘发的五世孙,他以汉为国号没有任何毛病。

总之就是一句话——以汉为国号是刘秀当时的唯一选择。


最后,可怜一下曹操。从性质上说,曹操和刘秀、刘备其实没有区别。他们都没有忠于前朝的皇室,都是军阀。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仅仅就是曹操不姓刘而已。但是刘秀和刘备不忠于前朝皇室,没人会骂他们,而曹操不忠,则被骂的很惨。

这就说明,姓刘在当时是一种优势。如果利用好了这种优势,是非常厉害的。曹操一辈子都活在汉字旗的阴影下不敢称帝,这就是因为他不姓刘。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想,有刘姓优势的刘秀如果不以汉为国号,他不是在犯傻吗?


Mer86


公元25元,汉室宗亲刘秀于洛阳称帝,同时宣布重建大汉王朝。这便是历史上的东汉王朝,东汉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一统王朝。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实际上在血缘关系上已经与汉高祖刘邦非常疏远了,基本上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那么为何刘秀在称帝建国后仍然使用“汉”作为新王朝的国号呢?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沿用“汉”的国号为了彰显其正统性:

刘秀在起兵之初便宣称自己是汉室后裔,这虽然有点拉大旗做虎皮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却也恰如其分,刘秀的汉朝宗室身份总的来说也符合事实,虽然汉武帝的推恩令推到刘秀父亲这代时已经将这位汉朝宗室从藩王推成了县令。而刘秀所建立的东汉政权实际上和西汉王朝也没有多大关系,就像刘备建立的自称延续东汉的蜀汉政权与东汉实际上没多大关系一样,实事求是的讲,刘秀这个所谓的汉室宗亲是否是真的汉室宗亲都是有待商榷的事情,并且就算刘秀真的是西汉皇室的后裔,那他建立的东汉实际上也与嘻哈宁没有多大的继承关系,因为这个新政权的一切,都不是刘秀从先人手中接掌的,而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

那么刘秀伟和要继续使用“汉”作为自己建立的王朝的国号呢?实际上这就是在向天下人宣誓其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刘秀之前,已经有刘玄和刘盆子两位汉室宗亲宣布继承大汉皇统了,这也充分说明了汉朝的正统性仍然存在。刘秀虽然出身好潮皇室,但是实际上却是远支宗室,到了他这一点已经非常低微了,刘秀为了使其政权建立后得到昔日支持汉朝的人们的支持,所以继续举起了汉朝这面大旗。

二、经历了王莽改制失败后人心思汉:

西汉王朝的灭亡实际上与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的灭亡并不相同,很多王朝的灭亡是因为皇帝失德,暴虐无道,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再或者是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或是接连不断的天灾,但是这些情况似乎都并没有出现在西汉王朝的最后时期,西汉的最终灭亡实际上是因为王氏一族外戚的篡权所致。基于这种现状,当时的人们对于汉朝并没有什么坏印象,也并没有什么仇恨,反而对于这个曾经非常强大的王朝很是怀念。尤其是取代了西汉之后建立的新朝的改革的失败,导致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接下来的动乱不安,让当时的人们对曾经汉王朝时期富庶安定的生活充满了回忆和怀念。以至于在刘秀振臂一呼举起汉朝这面大旗时能够应者云集了。

虽然刘秀建立的东汉从某种程度上将并非继承西汉的遗产,但是东汉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很多的选官制度实际上都是完全复制了西汉时期的制度,所以历史上将刘邦建立的西汉与刘秀建立的东汉合称为两汉,而这段时期也被中国历史上成为两汉时期。


历史课课代表


简单来说,宣示正统。

事实上,刘秀不仅继承了西汉的国号,还给西汉皇帝当了儿子,这位西汉皇帝就是与其生父同辈的汉元帝,在宗法上,刘秀就是以汉朝皇帝继承人自居。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寇掠关中。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

在刘秀称帝的第二年正月,刘秀就在洛阳建立高庙,也正是在这一月,盘踞西汉旧都长安的赤眉军焚烧宫室、挖掘皇陵而去,刘秀手下大将邓禹率军进入长安,将西汉十一位皇帝(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的牌位护送至洛阳高庙。

另一方面,刘秀也尊奉了自己的生父及先祖,《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三年正月)辛巳,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始封祖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从刘发跟汉武帝兄弟俩这一代,这两脉就分开了,武帝为天子,是大宗,刘发为王,是小宗。

刘秀这一支,更是小宗中的小宗,因为他的先祖一直都不是继承爵位的嫡长子,而是按照爵位逐级降低,刘秀高祖父刘买为舂陵节侯,曾祖父刘外为郁林太守,祖父刘回为巨鹿都尉,父亲刘钦为南顿令,刘钦早逝,刘秀是由叔父刘良养大的。

刘钦、刘回、刘外和刘买是刘秀直系的四辈祖宗,即四亲,皇帝的四亲都是要立亲庙祭祀的,所以刘秀给他们立了庙,然后遭受儒生的猛烈抨击,因为此举有违礼制。

天下大乱时没空搭理礼制,等到建武十一年(公元36年)东汉统一后,朝臣们有空搭理这事了,大臣张纯和朱浮等人向刘秀提出建议。

据《后汉书·张郑曹列传》载:“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建武)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元帝以来,宗庙奉祠高皇帝为受命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武皇帝为世宗,皆如旧制。又立亲庙四世,推南顿君以上尽于舂陵节侯。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今禘祫高庙,陈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设不遭王莽,而国嗣无寄,推求宗室,以陛下继统者,安得复顾私亲,违礼制乎?昔高帝以自受命,不由太上,宣帝以孙后祖,不敢私亲,故为父立庙,独群臣侍祠。臣愚谓宜除今亲庙,以则二帝旧典,愿下有司博采其议。”

我们需要注意几句话,一是“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二是“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三是“设不遭王莽,而国嗣无寄,推求宗室,以陛下继统者,安得复顾私亲,违礼制乎?”

第一句表明刘秀建国的理论基础,他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自认为汉朝继承者,尽管“继承”的难度达到了建国的级别,可名义上就是继承。既然是继承,继承谁的呢?自然是西汉皇帝的。

西汉末期几位皇帝都无嗣,如果没遇到王莽篡汉,无嗣皇帝从宗室寻找嗣子,自然不会找到刘秀这种远亲头上,可大臣们认为找到皇帝头上的话,皇帝你敢尊崇私亲吗?当了人家的儿子,继承了人家的产业(汉朝),就别再想着生父,这是礼制的意见。

在礼制之下,皇帝也得屈服,,刘秀最终认宣、元二帝为祖、父来奉法统,他的宗法父亲汉元帝及以上的汉朝皇帝神位供奉于洛阳高庙,与汉光武帝宗法同辈乃至低辈的汉成帝等神位则供奉于长安高庙,四亲庙随所在之处祭祀。

从这次认爹事件可以看出刘秀定国号为“汉”是不假思索的,现实不允许他再定别的国号,别说人心思汉,就是不思,当时的汉朝也不只一家,有更始帝的玄汉,有刘盆子的赤眉汉,如果刘秀不是汉朝,那岂不是以下犯上、侵犯正统的乱臣贼子?名不正言不顺,群众基础就不广了,对刘秀有百害而无一利。


平沙趣说历史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皇室后裔。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继续以“汉”为国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他看来,天下本来就是他刘家的天下,当然要继续以“汉”为国号。

刘秀虽然是皇室后裔,但是到了西汉末年,大汉皇室后裔的子孙至少在万人以上,那时已经28岁的刘秀还是一个普通百姓,只是还有一个好听、但是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皇室后裔的头衔。

西汉建平元年,王莽篡位,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秀,与兄刘演在南阳郡起兵,经过长达十二年的战争,建立东汉。

作为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刘秀勤于朝政,励精图治,让大汉王朝“起死回生”,得以继续延续并恢复发展,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君主。



悠悠华夏五千载


这个命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他姓“刘”,刘家老祖宗刘邦叫“汉”所以用“汉”也无可厚非,况且他是刘邦的九世孙。

王莽篡汉,由于新政实施失当,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再加上天灾,迷信的力量占据上风,认为是皇帝失德,一些地方诸侯和地方官开始割占王朝。

刘秀就是在这个时候称帝,并且定都洛阳,沿用汉的国号,而当时当地,东汉四面全是敌人。所以其实用汉作为国号,很大原因是想标榜自己汉室正统,拉拢一些忠于汉的有才之人效忠。当然过程中艰辛却是不足外人道,他委曲求全、九死一生成为在各豪强中笑到最后的人。





黄老夫子


刘秀夺得天下后为何仍然沿用国号“汉”?

简单来说,宣示正统。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始封祖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从刘发跟汉武帝兄弟俩这一代,这两脉就分开了,武帝为天子,是大宗,刘发为王,是小宗。

刘秀这一支,更是小宗中的小宗,因为他的先祖一直都不是继承爵位的嫡长子,而是按照爵位逐级降低,刘秀高祖父刘买为舂陵节侯,曾祖父刘外为郁林太守,祖父刘回为巨鹿都尉,父亲刘钦为南顿令,刘钦早逝,刘秀是由叔父刘良养大的。

刘钦、刘回、刘外和刘买是刘秀直系的四辈祖宗,即四亲,皇帝的四亲都是要立亲庙祭祀的,所以刘秀给他们立了庙,然后遭受儒生的猛烈抨击,因为此举有违礼制。

在宗法上,刘秀就是以汉朝皇帝继承人自居。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寇掠关中。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

在刘秀称帝的第二年正月,刘秀就在洛阳建立高庙,也正是在这一月,盘踞西汉旧都长安的赤眉军焚烧宫室、挖掘皇陵而去,刘秀手下大将邓禹率军进入长安,将西汉十一位皇帝(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的牌位护送至洛阳高庙。

另一方面,刘秀也尊奉了自己的生父及先祖,《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三年正月)辛巳,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

在礼制之下,皇帝也得屈服,,刘秀最终认宣、元二帝为祖、父来奉法统,他的宗法父亲汉元帝及以上的汉朝皇帝神位供奉于洛阳高庙,与汉光武帝宗法同辈乃至低辈的汉成帝等神位则供奉于长安高庙,四亲庙随所在之处祭祀。

从这次认爹事件可以看出刘秀定国号为“汉”是不假思索的,现实不允许他再定别的国号,别说人心思汉,就是不思,当时的汉朝也不只一家,有更始帝的玄汉,有刘盆子的赤眉汉,如果刘秀不是汉朝,那岂不是以下犯上、侵犯正统的乱臣贼子?名不正言不顺,群众基础就不广了,对刘秀有百害而无一利。


小马谈古今


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人,他起兵反莽后,随后立即打出了光复汉业的旗帜,不到三年就当了皇帝,后来被称为汉世祖,光武皇帝。从他即位以后,先后平定的地方割据势力,完全占有了西汉时期统治的地区。而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沿用国号,汉,就是为了宣示正统性。

刘秀建立了一个比西汉还要专制的政权。他给功臣们以爵位和封地,但不给他们政治友力,他把原来在内廷处理文书的机构提高为皇帝直接指挥下的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撤销西汉设立的丞相,而代之以没有多大实权的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但他又提高了刺史的地位,使刺史对郡国的参劾,可以随时派人员入奏,不经由三公的案验而直接由皇帝作出决定。另外,他又利用当时流行的,图谶,给自己的统治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





飞天ZY漫雪


刘秀是我国第四个大一统王朝——东汉的建立者,虽然他是西汉皇室后裔,但是属于远支旁庶一脉,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由于刘发儿子众多,加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到了刘秀这一代他已经是一介布衣了,除了姓刘、有一个皇室后裔的身份外与其他老百姓无异。在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时刘秀审时度势,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才决定起兵争夺天下。刘秀本是投靠的更始帝刘玄打天下的,但是在刘植、耿纯投奔刘秀后,刘秀的实力越来越大,刘玄开始不放心刘秀,于是封刘秀为萧王,召他回长安。刘秀自然知道回去难逃猜忌,于是在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式与更始帝刘玄决裂,开始为自己打天下。

更始三年六月,已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河北鄗城称帝,建元建武。至于刘秀为何依旧以“汉”为国号,主要是因为他是西汉皇室后裔,为表明自己要重新振兴汉室,所以依旧以“汉”为国号。同时以“汉”为国号也能宣示自己所建立的王朝的正统性,得到百姓的支持。

在王莽篡汉之前,汉朝已经立国长达两百一十年了,汉室刘家的统治早已深入人心,而且汉朝时期国家非常强大,就算是灭亡之际国力依旧强盛,但是到了新朝王莽改革失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就更加想念刚亡不久的汉朝。若刘秀以“汉”为国号,势必会让很多怀念和忠于汉室的人前来投奔自己,壮大自己新政权的势力。这一点在新朝末年也有所体现,很多农民起义首领不会自己称帝,而是扶持汉室后裔称帝,如绿林军拥护的刘玄,赤眉军拥护的刘盆子,就连以卜相为业的王郎也得自称是汉成帝之子才能登基称帝过了一把皇帝瘾。所以在汉朝统治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刘姓皇帝更能笼络人心。

刘秀称帝后为表明正统性,还在洛阳立宗庙祭祀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武帝三位皇帝,次年占领长安后又将西汉的十一位皇帝都立庙祭祀。同时汉朝实行“七庙制”,太庙中已经有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武帝三位皇帝了,按道理其他四位应该是与当世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皇帝,也就是汉元帝、汉成帝、汉平帝和汉哀帝,但是刘秀的天下毕竟是自己打下来的,不是从西汉手里继承的,所以他供奉的是自己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四代,组成四亲庙。

刘秀称帝后又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战争,在灭了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后才最终统一天下。公元57年刘秀驾崩,庙号汉世祖,谥号光武帝。而在汉朝时期上庙号是很严格的,只有开国之君才能称“祖”,刘秀能得“世祖”的庙号,也证明了东汉不等于西汉,是一个新的王朝,只是恰巧皇帝都是一家的,都姓刘罢了。既然是新的王朝,刘秀当然可以不以“汉”为国号,只不过那样做的话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得不偿失。


风尘讲历史


刘秀得天下后仍沿用“汉”的国号,一笑认为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刘秀认同自己与刘邦之刘姓本是一族,自己身体内淌着汉高祖的血

其实刘秀是根红苗正的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只是他不是嫡系子孙,乃是旁系子孙。

事情是这样的,汉景帝有一晚去自己宠妃那里过夜。结果当天宠妃可能处于生理周期,但是又不想弄得皇帝不高兴,就派了一个年轻美貌的贴身婢姬唐笑儿冒充自己伺候皇上。黑灯瞎火的,汉景帝不明所以,加上喝了点酒,就和唐笑儿翻云覆雨了一番。

结果唐笑儿一炮打响,珠胎暗结,生下来后来的长沙定王刘发(刘秀五世祖)。

二、刘秀为重视刘姓、让刘姓重放光彩,认同自己与王莽所篡的刘汉本是一家

尽管刘秀的身世是正统的皇室血脉,但毕竟是比较偏远的一支,延续到了他父亲刘钦这一辈,早已无爵可袭;再加上王莽篡汉,刘姓宗室的荣耀也消失殆尽。所以他刘秀为重视刘姓、让刘姓重放光彩,认同自己与王莽所篡的刘汉本是一家,承袭“汉”的国号,可以让二刘同放光彩。

三、刘秀为安抚天下臣民

刘秀能耐再大,天下不是他一个人打来的。在他起事之初,就打着大“汉”血脉的旗号反对王莽,人心思定,人心思汉,所以有很多人才投奔而来,因此,刘秀沿用“汉”的国号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安抚天下那些臣民和为和平牺牲的亡灵。

总之,一个国家的国号肯定是经过激烈商议才定下来的,不管是出于血脉还是国家的太平,事实证明光武帝刘秀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笑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一起讨论。





一笑春风万两金


大家好,我是观史鉴今,作为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非常荣幸有机会交流这个话题:

一、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虽说到他这一代已经与布衣百姓没什么区别了,但人家流着的是刘氏的血,还有就是皇家后代的身份,所以刘秀夺得天下后,肯定会宣示自己是正统,名正言顺的用“汉”作为国号。

二、 东汉被王莽篡位之后,搞的是民不聊生,战争横行,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所以,天下百姓十分怀念以前刘邦统治天下后治理井井有条的良好局面。由于战争和瘟疫的影响,国家的人口已经锐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急需进行休养生息。所以,刘秀需要用国号“汉”证明政权的正统性,这样可以安抚天下。

三、 刘秀当皇帝后,最终认汉宣帝、汉元帝二帝为祖与父来进行祭祀。他在位期间,汉元帝及以上的汉朝皇帝神位供奉于洛阳高庙,四亲庙随他所在之处祭祀。从他认祖归宗的事件来看,刘秀定国号为“汉”是没有任何余地的,现实是不允许他再定别的国号改朝换代,从基因上讲,也不允许他改朝换代。

四、如果刘秀不用汉作为国号,那岂不是乱臣贼子,与其他赤眉贼军有什么区别?如果改国号,应该叫名不正言不顺,丢了群众基础,必须也会导致灭亡。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