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軍事實力,和印度相比如何?

庭州行者


日本由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因此是不允許擁有軍隊,名義上目前日本擁有的是自衛隊組織,這是戰後日本組建的一個特殊的武裝組織,從字面上看就是一個擔任日本北部有限自衛並且負責自然災害救險人任務的機構。



不過如今的自衛隊雖然還是被叫做自衛隊,但實際上其作戰實力已經相當了得。日本的自衛對分為路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航空自衛隊主要裝備是從美國進口,包括F-35A,F-15J/DJ,F-4EJ/RF-4E/J等,另外還有日本自己建造的F-2A/B多用途戰鬥機。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裝備基本上都是日本自己研製,目前包括6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和一系列的通用驅逐艦,另外還有4艘具備直通甲板的大型直升機驅逐艦,就水面艦艇而言日本的實力是在英國之上。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100架左右的海上反潛巡邏機,其中的P-3C和P-1都是在日本川崎重工建造,日本擁有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海上反潛力量。除此之外日本還大批裝備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這些AIP潛艇的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




日本陸上自衛隊相對日本航空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就弱了一些,不過近年來特別注重與美國的合作,包括派遣人員前往美國進行演練等。陸上自衛隊雖然擁有12架AH-64D武裝直升機,但是規模還是偏小。


就目前日本自衛隊的作戰實力而言,海空裝備上日本日本的質量是要優於印度,印度的水面艦質量與日本有很大的差距,印度有超日王號航空母艦,不過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用上F-35B就能超過印度的航空母艦了。印度擁有2艘核潛艇,目前還在進行常規潛艇的建造。

在空中力量上,印度自己建造的蘇-30MKI是主力戰機,其餘的基本都是老舊的機型,包括米格-29,幻影2000,米格-23和米格-21等,另外還有10架LCA光輝戰鬥機。印度是沒有第五代戰鬥機,這是軟肋。在數量上印度是佔有優勢的,未開印度還會有36架陣風戰鬥機的裝備。



就陸上武裝看印度是佔優勢的,印度陸軍擁有數千輛主戰坦克,並且擁有大量的兵力,而且具備實戰經驗,這些是日本陸上自衛隊所無法相比的。印度還擁有各類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這個是日本所不具備的,印度的烈火系列彈道導彈涵蓋了多個打擊範圍,如果使用核潛艇可以實現大範圍的威懾。


航空視界


日本在陸、海、空、天、電子戰、後備軍事動員等方面的技術實力遠勝印度;印度在人口、國土面積、國土資源、軍事項目研發時間等方面反超日本;



(世界先進水平的10式主戰坦克)



(世界先進搞笑水平的‘’阿窮‘’)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對印度海軍的絕對碾壓實力:它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反潛戰實力世界第二、反水雷戰能力世界第二、航母建造能力世界第三(又一個世界第三)!印度呢,反潛戰機還沒配齊全、掃雷艦/機群—有嗎?航母建造時間——世界第一—這一項,誰也不會想排在印度前面的!至於,最流行的盾艦,印度的以色列測試版小陣如何與鷹醬家的成熟大陣相比呢?水下力量,日本絕對全方位覆蓋印度的潛艇部隊;

陸軍,這是印度唯一可以拿出手與日本自衛隊攀比的軍種了:人數優勢、裝甲車輛的數量優勢、火炮數量優勢……唯一不足的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武裝直升機數量、質量、航空後備力量、使用經驗超過印度!起碼,日本落後的自研火炮不會自爆!



(與中國的武直—19同級的OH—1大量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



(研製中的印度新武直,裝備之日遙遙無期)

日本空中自衛隊是亞洲公認的F—35裝備強國!雖然摔了一架,但是,這不影響它再次採購105架F—35的計劃:美國打算把日本武裝成為亞洲最大的軍事合作伙伴!印度的空軍?數量不少、型號繁雜、後勤乏力,電子戰、預警能力欠缺!實在與日本空軍不在一個層面上;兩者在大型預警機、電子戰戰機的數量方面,日空自已經超過英國、法國兩國總和!


(已經開始裝備日空自的F—35)


(2022年第一架陣風裝備印度空軍)

三軍數據鏈建設方面,日本自衛隊一直與美軍同步:Line-16數據鏈經過美軍多次升級,基本可以與美軍裝備同步獲取數據;印度,由於軍事裝備過於多源,導致它的美、俄、法、歐洲數據體系不兼容:預警機—地面控制中心—戰機的數據傳輸體系連巴基斯坦都超過它!

衛星網絡,印度擁有自主的多微星發射能力——印度微星的作用……登陸月球計劃、登陸火星計劃——登陸之後探測器是否可以使用就不得而知了!



印度的初步具備建立衛星導航網絡能力——可是,它的軍事裝備必須依靠美、俄的導航系統!印度高邊疆的偵察衛星的網絡、分辨率、使用壽命連民用衛星都比它強!2016年,印度RISAT-1”衛星被擊碎!在此之前,它的運轉一直正常,它是印度軍方對亞太地區觀測的重要手段,屬於印度第一顆攜帶國產合成孔徑雷達的衛星,號稱可以全天候工作,可想而知這顆衛星的意外對印軍方造成了多大損失。當時,全球只有三個國傢俱備了擊碎印度衛星的能力!






日本的衛星監控系統不輸中國,它是為‘’五眼聯盟‘’監控中國、俄羅斯服務的重要工具!包括鷹醬在內的西方國家都從日本衛星獲得世界敏感地區的情報!至光重要的是,戰時,日軍可以即時從美軍獲取衛星情報!它比澳洲的待遇還好!當然,印度的反衛星能力比日本強:美國再傻,也不會傻到讓自己的狗具備啃咬自己的能力!


熊style


這個毫無疑問的是日本

雖然日本受到《和平憲法》的束縛,軍力的發展受到限制,不過由於美國戰略的需要,所以縱容日本軍力的發展。雖然日本軍隊被稱為“自衛隊”,但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遠遠的超出了自衛的範疇。日本的軍事實力甚至可以排名世界前列,所以日本不容小覷。

而亞洲的另一大國印度雖然自喻為世界軍事大國,亞洲第二軍事大國,但實際印度與日本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從軍費上來看,日本的軍費很長一段世界內都位居世界前列,而印度軍費近幾年來才有所提升。日本軍人的人均軍費也遠高於印度,這是印度比不了的。

再者就是軍工實力,這方面日本可以吊打印度,雖然日本的核心零部件被美國卡了脖子,但在很多方面日本都可以自給自足,而且日本政府採用了“寓軍於民”的政策,日本國內的三菱、富士、川綺等都是著名的軍工企業。日本在科技研發上的投入也高於印度。而反觀印度,由於國內軍工業的嚴重落後,印度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軍火,印度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進口國。大量的武器進口間接導致印度的軍工業萎靡不振。印度在不依賴外國幫助的情況下,甚至連一艘護衛艦都很難造出來,由此可見印度和日本的差距。



空軍是印度唯一位數不多的領先日本的地方,印度空軍裝備有300多架先進的蘇-30MKI戰機,還打算向法國購買100多架陣風戰機。而日本目前只擁有300多架上個世紀製造的F-15J和F-2戰機,不過在日本逐漸裝備了美製F-35戰機後,這種情況又會逆轉。



在海軍上印度和日本的差距更大,日本目前擁有幾十艘驅逐艦,且很多驅逐艦都裝備有先進的宙斯盾雷達,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領先於印度,還有潛艇、航母等方面,印度也會被日本吊打。

......

還有很多方面日本都領先於印度,印度一直想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不過想靠“買”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是行不通的。而日本卻一直在埋頭髮展自己的軍工業,並準備解禁集體自衛權,所以這樣一個小日本,值得我們警惕!


青年視紀


目前印度軍力比不上日本,但長期看會比日本更有優勢。
圖:日本“愛宕”級宙斯盾艦

我們不妨先看一下日印兩國的現有海軍軍力。日本現役4艘直升機航母(2艘出雲級+2艘日向級),6艘宙斯盾艦(2愛宕4金剛),除此之外還20多艘多用途驅逐艦(秋月,高波,朝日,村雨等)以及17艘常規動力潛艇(8蒼龍9親潮)。關鍵是日本軍艦艦齡普遍較短,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艦員素質較好,因此其戰力不可小覷。


圖:日本“出雲”
級直升機航母

印度方面,印度現役1艘“維克拉瑪蒂亞”號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4萬噸,搭載米格29K型中型艦載機;在建一艘“維克蘭特”號航母。除此之外,還主要擁有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3艘“德里”級驅逐艦和3艘“塔爾瓦”級驅逐艦,其新型P-15B型“維莎卡帕特南”級隱形驅逐艦正在建造中。潛艇方面,目前有15艘常規動力潛艇和3艘核潛艇(包括租借的“阿庫拉”級“查克拉”號),目前其國產“殲敵者”號正在建造中。



圖:印度現役“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上)和“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單從技術上看,日本明顯佔有優勢。其高端艦艇多,並且盾艦比例大,是不折不扣的先進海軍艦隊。相反,印度艦艇多老舊,先進艦艇不多,雖有航母和核潛艇,但由於維修保養方面的不足,究竟在戰時能發揮出多大的戰力,還是個未知數。如果現在日本和印度爆發戰爭,我覺得印度失敗的可能性較大。

圖:日本新下水的27DDG“摩耶”號驅逐艦(上)和蒼龍級AIP潛艇

但話說回來,印度擁有日本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印度經濟正在騰飛,年增長在7%以上,這對於已經停止增長的日本而言,無疑是在飛。相信用不了幾年,印度的GDP就會超過日本。而有了快速發展的經濟作為後盾,印度就捨得投入,所以未來其航母編隊和核潛艇數量一定會持續擴編,先進驅逐艦也會越造越多,到那時,日本發展後勁不足的劣勢就會表現得很明顯。
圖:印度國產“維克蘭特”
號航母CG圖


兵者詭道也


首先,如果單看表面的數據,從單純的軍事裝備看,印度的軍事力量遠比日本要強。印度與無論是海陸空的軍事裝備數量,還是現役部隊人數,基本上是對日本形成碾壓的,且還不說日本只能自衛。但是,戰爭並不能靠數字取勝。印度作為一個摔掉自己大部分主力戰機,炸沉自己潛艇的國家,軍隊素質和戰鬥力那真沒得說,可能自己都把自己玩壞了,更別說那萬國牌武器,殘缺的軍工體系了。但日本不同,一方面,美國對日本極度重視,比如新部署的F35,雖然一大部分是用來制衡中國,但也是其力量的體現,另一方面,日本這個國家真的可怕,完備且發達的工業體系,超高的科技創新能力,這遠遠是印度不能比的,如果拋開一切,開戰的話,日本就能把那些極度發達的民用工業轉成軍工生產,其實像它世界著名的三菱重工就是軍用和民用的企業,一旦這些戰爭機器運作,那將會非常可怕!我們常常會說抵制日貨,但從來沒說抵制印度貨,除了那什麼印度神油……所以說,印度和日本的工業體系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雖然兩方開戰基本上沒有可能,並且就算開戰了,勝負也難以測定。但是,無論是印度,還是像一臺巨大的,潛在的戰爭機器一樣的日本,都必須重視它們的威脅,這是毋庸置疑的。忘戰必危,好戰必亡,願世界和平!


種花家的兔zi


這兩個國家,很難在紙面上分出孰強孰弱,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在亞洲都屬於比較強的,但各自又有一定的侷限因素,但是理論上來說,印度在軍事實力上應該更勝一籌。



首先,印軍和日本自衛隊的規模差距較大,印度的現役部隊數量在117萬左右,而日本自衛隊由於戰後和平憲法的約束,發展受到限制,人數在26萬左右,因此,兩軍在裝備的規模上差距也比較大,印度擁有三千多輛坦克裝甲車輛,數千門自行火炮,日本的規模可能僅僅是印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另外這兩支軍事力量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明顯是印度高於日本的,印度近年來派出不少軍事力量參加國際性軍事活動。



其次,軍人意志力方面,當代來說,印度優於日本,就拿印軍長期駐守的一個艱苦地區來說——錫亞琴冰川,錫亞琴冰川的面積大概在 700 多平方公里。海拔最高處 5700 多米,最低處 3600 多米。北面是中國,西面是巴基斯坦。從 1984 年印巴在此衝突之後,巴基斯坦準備控制錫亞琴,但被印度給打了回去,從此印度就控制了錫亞琴冰川區域的所有道路。也就是說印度在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冰川上常年維持了一隻軍隊。錫亞琴冰川的氣候和生存條件非常惡劣。根據維基上的數據,冬季降雪最深可達 10 米,氣溫最低可達零下 50 度,印軍幾乎年年都有人凍死在這裡,但依舊日復一日的堅守在此處,付出巨大代價,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限制我們的兄弟國家——巴基斯坦。而日本自衛隊的多數官兵已經失去了二戰時期那種“大和魂”的武士道精神,沒什麼鬥志。



這兩國的軍工水平的吐槽點也比較多,而且現代化裝備,主要依賴進口,很難自己進行生產,尤其印度的軍工水平不用說,長期以來,詬病不斷,更是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笑料,特別是戰機生產線,骯髒不堪,為了彌補裝備現代化不足的問題,印度大量從外國進口武器,也被吐槽為“萬國牌”軍隊,而日本由於受到和平憲法的約束,很多武器裝備實現不了自主研發、自主生產,主要依賴購買,目前航空自衛隊服役的主力機型都面臨著嚴重的老化問題,但是隨著F-35一百多駕的交付,日本自衛隊航空兵可能會在應對低烈度衝突的能力上超越印度。



這兩個國家,現在在常規進攻手段上,相對軍事大國來說,能力都比較弱,都沒有能夠執行戰役級任務的轟炸機,印度方面,因為有核潛艇和航母,在常規進攻手段上,比日本更勝一籌。



最重要的一點,印度是擁有核武器的,以及印度自行發展的航天技術,這點可使得印度的核導彈具備數千公里的打擊範圍,的確是一種不小的威懾力,而日本,的確擁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但其作為二戰戰敗國,受到和平憲法和國際輿論的限制,是不可能發展核武器的,所以,印度綜合上來說,理論上是優於日本的。


浪尖的飛魚


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因該從紙面軍力,軍事潛力和軍隊素質這三個方面來綜合衡量,從這三個方面來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應該要強於不是正常國家受到諸多限制的日本,可是一旦日本實現國家正常化軍事發展沒有受限誰強誰弱就真不好說了。

一、印度陸軍強於日本

首先印度有一隻110多萬人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的龐大陸軍,雖然裝備整體較為落後缺少先進火炮但是仍有不少相對先進的裝備,比如有近2000輛第三代坦克的T72和T90以及從美國進口了M777榴彈炮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日本陸上自衛隊人數不足20萬遠少於印度,雖然武器裝備更先進一點但是數量有限,因此總體實力不如規模龐大又有一些先進裝備的印度。

二、印度海軍有航母優勢

海軍方面印度有維克拉瑪蒂號航空母艦擁有制空優勢,而日本的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航母和真航母還是有差距的。而盾艦方面印度所謂的加爾各答級遲遲不能形成戰鬥力,日本的金剛級和愛宕級宙斯盾艦也被美國閹割缺乏進攻能力。

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水下力量方面印度雖然租了一艘被它玩壞的俄羅斯核攻擊潛艇,可是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來看都不如擁有十幾首艘蒼龍級潛艇的日本,而且在反潛方面日本可以說是經驗和技術都強於印度。

因此雙方海上實力可謂是棋逢對手水上力量印度略強於日本而水下力量則不如,遠海作戰時要獲勝關鍵在於誰能發揮各自的優勢,不過一旦日本的出雲號經過改裝後裝備F35B的話實力將甩開印度。

三、印度空軍將喪失優勢

空軍方面印度有近200架裝備矢量發動機的蘇30MKI戰鬥機不過保養糟糕,而日本也有近200架F15J戰鬥機不過非常老舊。中輕型戰鬥機方面印度米格29和幻影2000有百餘架,而日本仿F16的的F2戰鬥機也有近百架。此外印度訂購了3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並不斷退出新的戰機採購計劃,而日本訂購的F35戰鬥機也在陸續的到貨和組裝中。

因此目前來看三代機數量上雙方差不多但印度略多並且機型更新而其它輔助機型方面雙方又不會有太大差距,所以印度空軍雖然是出了名的會摔飛機可是比起戰鬥機老舊缺乏進攻能力日本空軍應該還是要強一點,但是一旦日本大量裝備F35而印度還是遲遲不能服役四代機那麼印度的空軍實力將被日本反超。

四、印度有核武器優勢

印度是一個被國際社會默認可以擁核的有核國家,而日本則是二戰戰敗國原則上不得擁有核武器,但是如果美國對日本發展核武器解禁的話印度的核武器優勢將很快化為烏有。


威力巨大的核武器

五、印度軍力暫時領先

通過分析我認為印度目前在紙面軍事實力上暫時領先日本,可是隨著F35逐漸開始在日本自衛隊服役而如果印度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四代機的話,印度紙面的軍事優勢將逐漸喪失掉。

而軍事潛力上印度雖有龐大人口和國土,無奈軍事工業太差很難發揮出來。而日本軍事工業理論上遠強於印度可是受到美國限制目前難以發揮出來,因此在日本是非正常國家情況下雙方軍事潛力差不了多少。

至於軍隊素質印度軍隊小戰不斷還是有一定戰力的,而日本軍隊則早已不是二戰時期悍不畏死的皇軍了,因此目前印度軍隊的戰鬥力未必比日本自衛隊差,不過一旦日本人恢復軍國主義傳統和武士道精神,戰鬥力將遠高於歷來不善戰的印度人。

所以雖然從三個方面綜合來看印度軍力還是要強於日本,可是這是在美國限制日本軍力發展的情況下取得的,隨著美國逐漸放鬆了對日本軍事發展的限制日本軍力將越來越強,如果印度還是不能提高軍工自主能力的話將不會是日本的對手。
不斷擴張軍力的安倍


當然鑑於雙方都沒有全球打擊能力也不存在根本衝突,因此雙方基本沒能力入侵對方也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反而會因為對抗鄰國的共同利益聯合起來互相支援對方,所以這裡只是單純的討論雙方軍力哪個更強而,對他們沒有現實意義對我們卻有,因此我們要密切關注這兩國的軍事發展和聯動。


執斧談史說事



天山囧哥


再看日本,日本不允許有國防軍,所以只有自衛隊,但是日本的自衛隊是非常精幹的,二十多萬自衛隊,就等於二十多萬軍官,一旦開戰,日本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動員幾百萬軍隊,畢竟軍官是現成的,需要的就是兵卒。

其次,日本自衛隊的裝備比印度軍隊好,印度是自己造不出好東西,所以只要能買來,或者能租來,就趕緊裝備部隊,但是將近百萬的國防軍,靠買武器過日子顯然不行。日本不同,日本的很多武器來自美國,服役沒多久就退役,退役後就封存,日本說白了就是在儲備武器。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印度的武器研發能力很差,一旦開打,武器消耗大,又買不來的時候,就會傻眼,日本不同,日本把許多裝備生產線隱藏在民營企業中,甚至把航母造出來,就差飛機停上去,可以說,日本雖然只有二十多萬的所謂的自衛隊,但是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強國,而且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日本人的這種心智,這種陰險,是印度不具備的,如果印度和日本開戰,印度可能敗了都還沒反應過來。

可能有人會說,印度有核武器,沒錯,印度是有核武器,那日本就沒有嗎?不錯,日本確實沒有核武器,但是日本遍地核電站,天天和核能打交道,以日本的軍工科研能力,只要願意,我個人認為,研製出核武器不是難事。

需要說明的是,印度和日本剛好都在中國周邊,一東一西,作為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我們該提高警惕才對。


毒刺劍客


如果發生全面戰爭的話,我覺得日本的軍事實力可能再強大一點,因為日本的國防綜合實力能更強。

首先從地理上面看,日本和印度不可能在地面部隊上展開大兵團作戰。唯一的作戰方式,那就是在海上進行作戰。二戰之後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雖然是被美國閹割過的。但其前身是日本聯合艦隊,而且接收眾多美國先進的裝備,在戰後,苦練反潛和防空大法,其裝備和人員素質,和科技方面都比印度強。雖然印度是南亞的一個大國,經濟gdp也在那全球前級,但是,印度的軍事工業區幾乎為零,其裝備主要是海外購置的。先不說導彈等先進裝備,有些武器都不能自己生產。

印度難產了幾十年的阿瓊坦克

雖然印度擁有這兩艘航母。但面對防空,訓練有素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其航空艦載機幾乎不對海上自衛隊構成威脅,而且印度的主力艦載機是米格29期,航程非常短,這樣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威脅就更小了。從戰後,日本一直苦練著反潛和開發潛艇技術,日本的潛艇技術比印度的潛艇技術先進的更多,和印度的反潛能力,雖然說也不能為零,但是絕對比日本差。相比之下,日本對印度的威脅更大。

而且印度的裝備主要是外購的國內又沒有生產武器的軍工企業,一旦打完就沒有了,處於純消耗品。相反之下,日本擁有者完整的軍工體系,能為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消耗品。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日本是美國支持的,所以說美國可以為日本提供一些更為先進的進攻性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