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報復的漁村:曾靠打魚發家致富,如今睡覺怕被風沙活埋

人類一直自認為是大自然的主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人和自然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如果人類向大自然索取過多,不止滿足,很快也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經濟發展破壞環境,甚至讓人類無法居住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一個被大自然報復的小漁村。

被報復的漁村:曾靠打魚發家致富,如今睡覺怕被風沙活埋

在俄羅斯的卡寧半島地區,本身是一個人跡罕至,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地區。在20世紀上半葉,俄羅斯有一夥人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這裡,並在這裡定居下來,以打魚為生。由於這裡的魚類資源非常豐富,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日子過得非常滋潤。因為這裡從來沒有得到過人類開發,所以隨便一網下去都能捕到不少的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裡的人從兩三百發展到了1500人,當地人的生活因為捕魚都變得非常富足。但隨著無休止在這裡捕魚,當地的漁業資源變得越來越少了。

被報復的漁村:曾靠打魚發家致富,如今睡覺怕被風沙活埋

不止如此,為了擴大居住區,當地人對周圍的森林進行了大肆砍伐,幾十年後這裡已經幾乎找不到森林了。自然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很大變化。本來就變少的魚類資源都轉移到了其他水草更加豐美的地區,這裡瞬間變成了一片沒有生機的地方。沒有森林的保護,這裡的土壤變得非常脆弱,逐漸被沙子侵蝕。變成了風沙不斷的地區。

被報復的漁村:曾靠打魚發家致富,如今睡覺怕被風沙活埋

有一天早上,當地人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的房子已經被沙子埋了一米多深。當地人驚恐不已,明白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再生存下去了。於是帶著家人紛紛逃離了這裡,這個小漁村也成為了無人村,被成為紹伊納,也就是俄語中“墳墓”的意思。

生態環境的變化,讓許多俄羅斯人非常痛心。1994年的時候,俄羅斯導演索耶娜來到這裡,瞬間被這裡的末日景象驚呆了。於是她花了好幾年時間,拍攝了一個被譽為俄羅斯紀錄片經典的《風沙》,讓這個小漁村在俄羅斯變得家喻戶曉,許多遊客不遠萬里也要來到這裡,參觀一下被人類一手造成的災難。

被報復的漁村:曾靠打魚發家致富,如今睡覺怕被風沙活埋

近年來,俄羅斯方面也開始動手改善這裡的生態環境,還鼓勵一部分村民搬遷了回來。但想要修復大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回到這裡的村民雖然可以通過遊客謀生,但依然每天生活在被沙子淹沒的恐懼下,不得不在屋頂上開了天窗以防不測。

在您的周圍,有因為經濟發展而讓環境惡化的例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