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身死之后,据说诸葛亮为何平静如水,一点都不伤心?难道他巴不得关羽死?

问史君


有人说赵云病死时,诸葛亮伤心不已,关羽死时,诸葛亮一点都不伤心,下面说说个人对此事的看法。

首先,在诸葛亮加入刘备队伍之前,关羽就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并且共患难,所以刘备和关羽更加亲近,因此在蜀国谁都要让他三分。而诸葛亮如此聪明之人,深知他与刘备的感情,虽然很早就看透了关羽,但是对于关羽的看法,诸葛亮没办法说,所以他们没有交心。

再者关羽桀骜不驯、恃才傲物,过于自负,如此跋扈又没有人可以制约他,因此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死,诸葛亮并不感到意外。关羽死时,诸葛亮平静如水、沉默不语,也许在表达自己的不满,自己的所有计划都将因为他而打乱。

诸葛亮和赵云就不一样,两人都是半路跟随刘备,处境基本相同,加上赵云比较自谦,又和诸葛亮共患难过,诸葛亮深知赵云的性格,经常与其交心,所以,就算是赵云寿终正寝,诸葛亮也是蛮伤心。


一个90后工科男


诸葛亮一生都是蜀汉忠臣,关羽是前期为蜀汉奠定基业的大将,与诸葛亮和张飞被后世称为“蜀汉三杰”。诸葛亮为人胸襟宽广,且十分睿智,虽然关羽论年龄和资历都比诸葛亮老得多,对诸葛亮不是很尊重,但是毕竟关羽是难得的大将之材,诸葛亮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他都不可能盼着关羽死。

而关羽战死之后诸葛亮之所以表现的平静如水主要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事情。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从而兵势盛极一时,但是关羽大胜之时也是他盛极而衰之时,主要在于关羽傲慢自大所致。

诸葛亮在入蜀离开荆州之前曾经明确和关羽探讨过荆州的重要性,荆州是蜀汉的钱粮基地,也是未来问鼎天下的重要根据地,因为刘备刚刚占据巴蜀,立足未稳,钱粮都短缺的厉害,这时候富庶的荆州就是刘备重要的后方补给线。

而且未来即使刘备在巴蜀站稳脚以后,荆州也是北伐中原非常有力的跳板位置。因为巴蜀地理多山路,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所以自古以来占据巴蜀的政权除了刘邦以外几乎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占据巴蜀的刘邦千方百计找来用兵如神的韩信,自古以来除了韩信能帮助刘邦从巴蜀出兵占据天下以外,根本没有人能带领巴蜀的军队逆转局势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规划的宏观战略,就是希望刘备效仿其祖先刘邦,先以巴蜀为根,然后问鼎天下,但是诸葛亮考虑得很周全,他怕刘备集团没有用兵能如韩信者,所以建议刘备抢占荆州,未来以荆州为跳板北伐中原,这样局势就会远比困守巴蜀更加有利的多。

所以荆州地区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里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千方百计劝诫关羽戒骄戒躁,稳妥的守好荆州,结果关羽却给诸葛亮说了一句“若曹操和孙权同时发兵而来,某当分兵拒之。”

分兵拒之这对于当时荆州的实力来说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诸葛亮从这句话也看出了关羽当时已经骄傲自大到目中无人的地步了,自古以来骄兵必败,这是军事规律也是历史上多少次的血淋淋的教训,所以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在继续说什么了,只能自求多福了。

因此诸葛亮一点都不意外关羽会败亡,以关羽的自傲性格,他的败亡是一点不出乎意料的事情。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权力管束关羽,因为关羽的年纪和资历都比诸葛亮老得多,历史上的关羽虽非真的与刘备是结拜兄弟,但是却也和刘备情义非常深厚,属于头号的心腹大将。

诸葛亮在明知关羽骄傲自大的情况下,却无力改变这个局面,荆州失去以后,对诸葛亮当初的宏观战略规划影响很大,所以诸葛亮对关羽的死更多的是失望而不是悲伤,毕竟他和关羽本身交情并不深厚,也只是普通同僚之间关系,换成现在和你关系并不怎么深且你明知已经得绝症必死的同事去世了,你会很难过吗?虽然你并不盼着他死,但是你也不会很伤心难过吧。

诸葛亮的冷静之中我想当时更多的是失望和规划未来刘备集团该如何发展,其实关羽失荆州对刘备集团打击很大,所以刘备才会在关羽死后痛哭流涕,一是痛哭损失一员与自己感情深厚忠心耿耿的大将,二是刘备也非常明白荆州的战略地位重要性,这是为伤心自己基业而哭。


小岛知风


关羽之死,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呢?对不起,诸葛亮没有态度,起码我们在史书上根本找不到诸葛亮的态度。

实际上,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关羽之死都没有让陈寿留下当时的刘备集团对此事的反应。无论是记录刘备的《先主传》,还是关羽自己的《关张马黄赵传》,亦或是《诸葛亮传》,以及其他所有人的传记,都没有记载。反倒是曹操作出了一点表示——以诸侯之礼安葬了关羽。

而诸葛亮本人呢?他在庞统阵亡、自己带着张飞、赵云等人带兵入川以后,在《三国志》里就鲜有他的事迹记载了,尤其是他的言语。这十年里,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所扮演的角色,似乎只是默默在后面干后勤,而没有在大政方针上作出决定性的建议或是决策。

那么关羽之死,诸葛亮会不伤心吗?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从一些记载上可以看出,关羽是很听诸葛亮话的,也乐于和他讨论问题:

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这么看来,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起码不坏,诸葛亮不至于看关羽的笑话到死了还要偷着乐。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是一位政治家,政治家是要讲政治利益的。一人之死所带来的感情,是不能左右政治利益的。

关羽如果正常死于任上,那诸葛亮面无表情可以理解,毕竟他和关羽说到底也就只是同事关系;但是他是兵败被杀,而且直接丢掉了整个荆州,这就是巨大的政治利益的损失,身为刘备集团第一文臣的诸葛亮怎么可能不为所动呢?

以我所见,诸葛亮即使没有表现出情绪波澜,也绝非他不喜欢甚至是恨关羽(即使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更不可能是幸灾乐祸;而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具有强大的忍耐力,在遭遇如此变故以后依然能不形于色而已!



青言论史


关羽死了之后,诸葛亮的反应确实非常平淡,甚至是冷淡,令人大惑不解。

庞统死了,诸葛亮哭了两次,先是夜观星象,看到将星坠落,就此推测庞统死了,于是“掷杯于地,掩面痛哭”,几天之后,刘备来信,诸葛亮拆信一看,又大哭一场。


张苞死了,诸葛亮“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赵云死了,诸葛亮痛哭长叹道“吾去一臂也!”。

那么,关羽死了,诸葛亮如何表现的呢?

关羽死了,荆州沦陷了,但消息一时半会儿并未传到成都,但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一颗将星从荆州坠落,诸葛亮掐指一算,已经算出关羽凶多吉少,心里有了数。

不过,诸葛亮得知关羽死了,荆州失去了,却表现的极为冷淡,既没有放声痛哭,也没有茶饭不思,反倒是该吃吃,该喝喝,该工作工作,装作没事人一样,甚至都没把这件事告诉刘备。

这天,刘备做了一个诡异无比的梦,梦中的他正在书房看书,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吹的树叶哗啦啦地响,接着吹灭了蜡烛,漆黑一片,不一会儿,一个人影飘了过来,满脸血污,看不起面容,刘备吓了一大跳,刚要喊救命,只见那人影跪了下来,凄然道:

“大哥,我死的好惨啊!你要替我报仇啊!”


刘备陡然一惊,一身冷汗渗出,这分明是二弟关羽的声音啊,刘备刚要问话,人影一闪没了!

刘备一激灵,从梦中惊醒,他急忙派人请来诸葛亮,诸葛亮虽然早就算出来关羽死了,但他并没有告诉刘备,反倒安慰道:

“主公,梦都是反着的,关羽肯定没事的,主公好好休息才是!”

刘备稍微平静了一下,诸葛亮就告辞了!

诸葛亮刚刚走出大殿,迎头恰好碰到了急匆匆赶来的许靖,诸葛亮拦住了许靖,忙问何事如此惊慌?许靖焦躁不安地说道:“不好啦,军师,荆州没了,关羽没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沉声道:“昨晚我夜观天象,早就得知这个噩耗了!”

二人正唉声叹气着,没提防后面有人偷听,只见那人三步并作两步蹿了上来,一把扯住了诸葛亮的衣领,厉声说道:“你这家伙,为何瞒我?”


诸葛亮一看是刘备,赶忙一通解释,这时候有信使匆匆来报,说关羽死了,这下子消息确定无疑了,刘备一听,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后又“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

到底是兄弟情深啊!

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死了,为何不提前告诉刘备呢?难道担心自己技术不精,看星星看花眼了?

当然不是!

诸葛亮之所以故意不告诉刘备,一则担心刘备身体,他正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二则他担心刘备责怪,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荆州异常重要,没有荆州,兴复汉室就是空谈,是空中楼阁,是不能实现的梦。

一开始,荆州是由诸葛亮和关羽共同把守,后来刘备攻打益州兵力吃紧,庞统又战死了,刘备没有办法,只得把诸葛亮调了过去,并带走了关羽一半人马。


诸葛亮临走之前,再三交待关羽要“东和孙权,北抗曹操”,但关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当回事。

后来,孙权为了讨好关羽,要与他结成儿女亲家,结果关羽断然拒绝了,还说了一句特别伤人的话“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从而彻底得罪了孙权。

结果,孙权联合曹操,击败了关羽,夺了荆州成,关羽惨遭杀害。

诸葛亮虽然尽了提醒的义务,但作为军师,对关羽骄傲自负、目中无人的个性早就心知肚明,既然如此,就不该让关羽把守,换一个成熟稳重一些的,如赵云,或者黄忠,比关羽靠谱的多,至少不会贸然发动襄樊之战吧!

再不济,也要给关羽配一个军师智囊,如蒋琬,如法正,关键时刻提醒一番,至少会让关羽少犯致命错误吧!

关羽之死,荆州之失,诸葛亮是有逃避不了的责任的,所以诸葛亮不敢面见刘备。后来,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故意不带诸葛亮,怕也是迁怒于诸葛亮的吧!


一半秋色


关羽死了,诸葛亮能心静如水?题主自己想想也不大可能,所以只能说是“据说”。

如果我是诸葛亮,至少得哭上三天三夜,悲伤程度怎么可能亚于哭周瑜呢?

汉中之战是喜还是忧?

当初刘备请诸葛亮指点迷津时,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战略,即占据荆州,伐取益州,联吴伐魏,恢复汉室。

荆州地位有多重要?原来刘表时代的荆州北邻司隶校尉部,东望豫州刺史部。也就是说在汉朝天子跟前,曹操领地附近。

本来刘表是中立者,荆州当时是各方力量的缓冲地。然而随着刘备的入驻,曹操和孙权便开始紧张起来,他们担心原有的平衡恐怕是保不住了。

因此,刘表刚撒手人寰,荆州便成为三雄逐鹿之地。赤壁之战后,荆州便一分为三。曹操据有南阳郡,刘备和孙权占有其他郡县。

刘备西略益州,关羽坐镇荆州。一切都在往诸葛亮谋划的方向发展,此时的他必然对隆中对战略充满信心。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刘备的一场胜利,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那是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刘备由阳平关出沔水,攻取汉中郡,又令孟达、刘封一路向东,夺取了上庸、房陵等地。这时,汉中郡已经完全纳入刘备的地盘,且与关羽的南郡近在咫尺。此时的曹操如坐针毡,一旦南阳郡沦陷,那么,洛阳、许都便危险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让诸葛亮始料未及的是,汉中大捷却激化了汉军内部矛盾,也瓦解了吴蜀之盟。

关羽之大意失荆州

关羽自打坐镇荆州起,到出兵樊城,已有十年矣。虽奉命坚守荆州,然而看着兄弟们在益州建功立业,心里早就按捺不住。今天杀出一个马超,明天又跑出一个黄忠。等到封侯拜将时,与他拜将的竟然有四位之多。想我关羽左手拿春秋,右手挥大刀,文武双全,盖世无双之人,岂能与他将齐名呢?

英雄最怕寂寞,关羽想在有生之年再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至少盖过助刘备赢得关中之战的黄忠。

于是,关羽出手了,南阳郡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樊城便是第一座城池。关羽的步步紧逼让曹操萌生迁都之意,司马懿等人则建议联吴抗蜀。

孙权方当然知道一旦刘备胜出,三国平衡将打破,假设曹操败了,东吴便是刘备的下一个目标。既然自己没有力量,统一天下,维持三国平衡便是东吴的唯一选择。因此,当曹操的使者到来之后,双方一拍即合。

关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完全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外有曹操孙权联盟,内有众将背叛。关羽败走麦城,身处危险之时,竟无人伸出援手?

  • 关羽平日轻视众将,连糜芳这种刘备外戚都能背叛,可见其不得人心。

  • 汉中刚定,刘封、孟达奉命坚守,就算出征,也不敢倾巢出动去支援关羽。

  • 关羽高估了自己在汉军之中的威望,以为振臂一呼,汉中郡将领必定快马加鞭赶来,没想到他们竟可以见死不救。

关羽既死,刘备当如何?

关羽被杀,蜀汉失去荆西之地,刘备痛失兄弟,会怎么办?本来汉中大胜曹操后,刘备一度信心爆棚,眼看着蜀汉将要成为三国之大哥,当年的隆中对将要梦想成真。关羽之死犹如晴天霹雳,将刘备从天堂退入了地狱,已经称王的他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接受这样的败局。

诸葛亮知道刘备会去复仇,既要夺回荆州,也要为兄弟报仇。但是,如今蜀中南部未定,汉中刚定,当修生养息。

而且,假使刘备出征东吴,那么蜀吴联盟将彻底瓦解,蜀吴两败俱伤,曹魏将坐收渔翁之利。如此,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将遥遥无期矣,他怎么能乐得起来?

诸葛亮如何看待关羽

曹操非常忌惮关羽,假如关羽能安心坐镇荆州,曹操便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再给蜀汉几年时间,壮大实力,界时诸葛亮一出祁山,便可轻而易举夺得陇西之地,进而蚕食关中之地。

等到蜀汉占领关中之后,曹魏便危险了。诸葛亮可直取洛阳,而关羽可分兵助诸葛亮一臂之力,也可坐镇荆州,假设东吴反水联魏,那么关羽的作用便是钳制东吴。

关羽守荆州,本是蜀汉统一天下的一步好棋,可以汉中大捷刺激了关羽,擅自出击,兵败身死失荆州,让蜀汉一下子陷入死局。

诸葛亮非常重视关羽,却也对他的刚愎自用无可奈何。

结语

刘备的关中大捷,让关羽倍感寂寞。关羽忘记诸葛亮所托,贸然北上伐魏,孤立无援的他最后兵败身死,痛失荆州,刘备因此伤心欲绝,然而最伤心的莫过于是诸葛亮。

  • 荆州一失,隆中对战略遥遥无期

  • 关羽之死,可能会刺激刘备失去理智,破坏吴蜀同盟

  • 刘备一旦决定出征,吴蜀相争,曹魏坐收渔翁之利

  • 刘备出征,蜀地空虚,刚收复的汉中之地则难免再生变数


读春秋思无忌


关羽兵败身死之后,诸葛亮的表现,在历史上没有记载。没有发现诸葛亮对关羽的死幸灾乐祸,但是也没有发现诸葛亮对关羽有什么惋惜的表示。但是,从历史上记载的一些方面来看,能够感觉出这一切有一些不对头的地方。这些不对头的地方也许揭示了事实的真相。

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是有城府的。他为了自己的事业,能够对一些反对他的人和事包容。比如说对法正,他就可以容忍法正的飞扬跋扈。对于魏延,他要用魏延的军事能力,就对魏延的冷嘲热讽视而不见。

但是,人都是有逆鳞的,诸葛亮也是一样。一旦触碰诸葛亮的底线,诸葛亮是毫不留情的。比如说,在夷陵之战后,汉嘉太守黄元就发动了叛乱。这人是忠于刘备的,他发动叛乱的原因只是和诸葛亮有矛盾。他听说刘备病危,怕将来诸葛亮掌权后报复自己,就起兵造反以自保。由此一件事就可见诸葛亮的做事风格。

凡是和诸葛亮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不管你的官职高低,能力大小。像是刘封,李严,魏延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是诸葛亮法家的风格,无可厚非。

而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关羽在历史上记载,骄而自矜,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而诸葛亮就是士大夫的代表,关羽对他当然没有好脸。再加上双方的理念也不尽相同,关羽熟读《春秋》,是儒家思想的信徒,而诸葛亮则是法家的代表,两人的思想多有矛盾。

最让关羽不能容忍的是,刘备原本也是儒家的弟子。在刘备的前半生,虽然颠沛流离,但是依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仁义忠义”为号召。可是,就在招来了诸葛亮,刘备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刘备抛弃了他过去的做法,转而采用急功近利的法家作风。

虽然刘备在短时间里,势力达到了顶峰,可是也埋下了无尽的隐患。丢掉了信义,使得东吴和刘备最终反目为仇。在治理蜀中时,也激化了无数的矛盾。从刘备过去思贤若渴的口中说出了“芝兰生庭不可不除”的恶毒话语。

而过去曾在大儒卢植门下学习的刘备,临死前居然遗言让刘禅向诸葛亮学习法家经典《商君书》。为了事业急功近利到这种地步,竟然舍弃了半生的信仰,舍弃了汉室几百年的传统,这是何等的讽刺。

在刘备刚开始转变的时候,关羽就觉察出来了。他和张飞一起劝谏过刘备,可刘备以“如鱼得水”为由拒绝了关羽。关羽只能看着刘备转变,但是,他把这笔账记在了诸葛亮的身上。自然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

诸葛亮对这些当然心知肚明。诸葛亮为了蜀汉的事业,对关羽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在《隆中对》中还专门给关羽保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他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进军。这虽然给关羽吃了定心丸,可也造成了关羽之死和荆州的丢失。

诸葛亮在刘备事业发展的时候,就开始为以后做规划了。随着西川和汉中的获得,刘备也终于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刘备和诸葛亮也开始将基业从荆州向蜀中转移。离开荆州到蜀中执政,当然是诸葛亮求之不得的。随着蜀中的建设,刘备更加离不开诸葛亮,对荆州的事务也就逐渐冷淡了。

在关羽出兵襄樊的时候,蜀中对荆州显示了不应有的冷淡。在襄樊前线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蜀中正在征发大批民夫进行基础建设。在蜀中同时进行建设的工程就有四百多处,而关羽却得不到一兵一卒,一粒粮草的援助。到最后,关羽虽然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却连刘封孟达的增援都得不到。最后,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兵败身亡。

蜀中的冷淡,对荆州的不管不问,是关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联想到诸葛亮对刘备的影响,联系到关羽的预感,就能够明白些什么。

关羽出兵前就有不好的预感,他向关平说了自己的噩梦。他梦见有头猪咬他的脚,说自己预感今年前途不妙。这个“猪”十分奇怪,我们知道,梦是现实的反映。那么,谁是这头要害关羽的“猪”呢?仰或名字中带“猪”字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荆州的失败,给刘备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苦。他在事后,不顾诸葛亮、赵云的劝谏,执意发动夷陵之战,就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弥补自己心中的亏欠。

可蜀中的人物并不是和刘备一致的观点。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包括关羽在内的老将们都没有得到谥号。直到诸葛亮死去,刘禅才给他们加了谥号。可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们,给关羽的谥号是壮繆侯,这是个恶谥。繆的意思是名与实爽,伤人蔽贤。试问关羽一生,有什么名不副实的地方?至于说伤人蔽贤,他又得罪了哪些贤人?这一切尽在不言中。

结语:

对于关羽的死,诸葛亮不会幸灾乐祸,但他也不会伤心欲绝。关羽的死,对他来说,只是《隆中对》遭受的挫折。他的全部心思在于如何继续努力,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理会其他的问题。

关羽和诸葛亮的矛盾,在表面上看是关羽的性格问题。实质上,是双方的思想理念的冲突问题。关羽崇尚儒家,他对以法家思想治国理政的诸葛亮,当然有着不满。尤其是由于诸葛亮的灌输,刘备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更是关羽不能容忍的。这才是双方的矛盾根源所在。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你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关羽不死,刘备怎么有理由发兵?说是报仇,可是只是报仇需要准备那么充分嘛?


一笔多情


 关羽死后为何诸葛亮一点也不伤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羽也是三国中全粉比较多一位人物,不仅武艺高强,还重情重义,让我等凡夫俗子顶礼膜拜。然而再厉害的人物也有失误的时候,最终关羽败走麦城,不仅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当得知关羽被杀之后,作为大哥的刘备既悲痛又气愤,决定亲率兵马为自己的兄弟报仇,向自己的大舅哥讨个说法。然而此时,一向和刘备同频道的诸葛亮却是一反常态,不同意为关羽报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关羽去荆州上任之时,诸葛亮曾经为关羽卜过一卦,看出他此去将有一劫,但是天机不可泄露不方便明说,就对关羽叮嘱道,要记得联吴抗曹。然而关羽并没有将诸葛亮的话放在心上,还一度说道就算是孙权和曹操一起来攻,就分兵拒之。

  此时的东吴谋士也是非常多的,知道联吴抗曹的重要性,于是孙权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就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去关羽处说媒,想让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然而关羽却说:“虎女焉能嫁犬子”,以此侮辱孙权,还对诸葛瑾说道,要不是看在丞相的面子上,就将你乱棍打出去。可见关羽完全没有大局意识,情商并不怎么高,这件事直接导致孙权和曹操联手对付蜀汉,才有了关羽败走麦城的事情。

  诸葛亮早在关羽说出那些不咸不淡的话的时候,关羽此去必将不能全身而退,所以在得知关羽身首异处的时候,并没有很惊讶,而且此时蜀汉上下人心惶惶,刘备倾全力而出为关于报仇,自然要留人留守后方,不然恐怕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了,所以武侯才不愿意给关羽报仇。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说诸葛亮巴不得关羽死是不太可能得了,毕竟在演义里关羽可是战神,他一死直接就会影响到蜀汉军队的士气,而且蜀汉作为三国中最弱的国家,本来人才就少,还少了一个最厉害的,怎么能不伤心啊。但是你要是说诸葛亮比较平静,那么还是可以理解。

首先来说,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出的计策就是联吴抗曹,这样才能维持住三分的局面,但是关羽在成为五虎上将以后就愈发的目中无人,桀骜不驯。在诸葛亮火烧新野时候确实征服了关羽,但是现在关羽已经过于自负了。这就体现在诸葛亮把他派去守荆州时候,关羽对于孙权和曹操的态度都是要出兵反打,这其实就相当于不跟着诸葛亮的根本路线走,你说一个不听你话还有可能坏你事的人,他死了你会过于伤心吗?

还有就是蜀汉地区道路崎岖,都是山路,易守难攻,不但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历史上就只有刘邦成功从巴蜀地区逆袭了,但是刘邦逆袭是因为他有兵仙韩信,关羽可不是韩信那样的人物,因此诸葛亮千方百计保住荆州就是为了北伐时候可以借助荆州出兵,而且通过荆州不但能打曹操,还能打孙权,打不过还能守,所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诸葛亮平静原因差不多就是如此,他没办法做什么,因为他知道关羽将来必定会出事,这是性格使然,就像一个预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自然会比较平静了。


粉笔头儿


关羽兵败身死之后,据说诸葛亮为何平静如水,一点不伤心?难道他巴不得关羽死?

诸葛亮得知关羽兵败身死之后,显得平静如水,一点不伤心是因为诸葛亮早已预测关羽迟早会兵败而亡,在诸葛亮要驰援刘备取西川时问过关羽:如果曹操来攻怎么办?关羽回答说以力拒之,如果曹操和孙权来攻怎么办?关羽回答分兵拒之。诸葛亮说将军要联合孙权抵抗曹操,一定要牢记。关羽表示牢记乃是敷衍,之后就我行我素,破坏孙刘联盟,孙权的儿子娶他的女儿,他不同意还说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才造成与孙权彻底翻脸,最终吕蒙偷袭荆州。

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两人私交并不深厚,关羽高傲瞧不起人,也包括诸葛亮在内,三顾茅庐时认为刘备过于屈尊,看不起也不尊重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守华容道,明显是摆了一道关羽,让关羽有所收敛,关羽爱士卒看不起知识分子书生,再加上自傲,除了自己大哥刘备、三弟张飞、被称为四弟的赵云能看上,其余在蜀国都未放在眼里。两者挺多是一般同事关系,并且还有矛盾。

说一点不伤心,也不会肯定会有波澜,作为蜀汉集团难得可以独自带兵的大将死了,会给刚刚才有起色发展的刘备集团沉重打击,他的死会引起一系列变故,所以没时间和这个心情去悲伤而要采取措施方案提供给刘备,来解决实际问题。

至于说他巴不得关羽死,那更不会,虽然关羽不尊重人,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关羽属于一个优秀人才,为什么明知道关羽有这些性格缺陷,还是让他镇守,蜀汉实在找不出比关羽合适的了,曾经就是否要占取荆州,诸葛亮和庞统有过不同的见解,庞统认为荆州曹操和孙权都想要,蜀国国力太差不足以两线作战,只能集中一点,而诸葛亮隆中对要想取的全国统一必须占领荆州,两线作战使曹魏疲于应付,实际结果庞统是对的,所以诸葛亮为了他自己的策略也不希望关羽死。

(图片采用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