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宅在家,除了干嘛好,更要关心“肝”好嘛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据统计,在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加起来有500种以上。既然肝脏器官这么重要,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去保护肝脏呢?


疫情期间宅在家,除了干嘛好,更要关心“肝”好嘛

据研究数据显示,在全国每100个成年人中,就有20~30位脂肪肝患者,在肥胖症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90%。每年到体检中心做体检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检查报告上写着脂肪肝的诊断。尤其是轻度脂肪肝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人查出来后不以为意,继续大吃大喝。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无法出门、缺乏运动量,更是为脂肪肝的发生提供了生长的温床。

疫情散去后,走出家门的你摸着自己日渐圆润的腰肢,不要想干嘛好,而是多想想“肝”好嘛?

科学护肝,从我做起

1、远离酒精

不少人在查处脂肪肝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少吃两顿就好了”。殊不知,脂肪肝并不完全属于肥胖病。对于大多数轻、中度和少数重度的脂肪肝患者,减肥确实会有效果。但其实肝脏最大的宿敌并不是脂肪,更是酒精

当酒精进入人体后,第一时间就是通过肝脏来进行分解和代谢。然而,当酒精这种有毒物质源源不断的进入肝脏时,不仅会让肝脏无法进行及时代谢,长期以往,还会让肝细胞表明的脂层成分过度氧化进而破坏了肝细胞膜,进而诱发酒精肝。

无论是长期饮酒亦或是短期暴饮,这样持续的酒精都会对肝脏进行严重的损害,甚至诱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等疾病,肝癌的风险也远高于常人。

所以对于已经出现脂肪肝症状的患者,远离酒精,定期检查,两者都必不可少!

2、规范用药

在门诊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患者要求医生开保肝药的现象。其实这种药对于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在目前仍有争议,目前临床上不提倡用,更不建议大家自行购买服用。

对于市面上配方不明的保健品,不一定能改善脂肪肝,还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更是不可取的。

3、合理饮食、增强锻炼

有些人明明不胖,也不爱喝酒的人却被查出脂肪肝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肝脏不仅合成与分解脂肪,它还是脂肪储存的「中转站」。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体内缺少蛋白质,这就影响了肝脏合成脂蛋白。因此,过度节食反而会让运送脂质的蛋白生成减少,加重脂肪在肝脏的堆积,进而诱发脂肪肝。

正确的做法是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同时保证每周4次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4、分子矫正的改变

脂肪肝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早期的炎症过程得到抑制,就可以避免各种肝病的发生。如果早期忽略,时间一长累积过多,一旦发展成肝纤维化甚至重症病变,几乎就不可能逆转,在医学上无能为力。

通过补充促进线粒体生成、增强细胞能量、保护肝脏细胞的分子矫正素,对促进肝脏脂溶性毒素代谢、加强肝脏解毒、保护和调节脂肪肝功能免受毒素伤害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5、静脉点滴肝脏排毒

欧美比较通行的功能医疗肝脏排毒疗法,通过静脉输入线粒体活化因子及多种抗氧化酶进入血液循环,靶向到肝脏细胞,对肝细胞内毒素分解后释放到血液,经血液循环,随尿液、汗液、粪便排出体外。可预防和改善脂肪肝、酒精肝、病毒性肝炎以及肥胖、代谢综合征引发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皮肤长斑、衰老、免疫力低下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很多脂肪肝患者“家里蹲”,原本就肥胖、不爱运动,最近活动量更大幅减少;同时,因为觉得“需要营养增强抵抗力”,吃得更多了,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此,丽滋卡尔医院提醒大家,脂肪肝并不可怕,怕的是放任其自由发展。如果我们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了脂肪肝或其他肝脏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定期复查,配合医生将疾病控制到最小程度。而对于肥胖人群,除了脂肪肝,还应定期对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进行检测。

今天是全国爱肝日,分享健康知识,爱护肝脏,你我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