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考完初級考中級,通過考試會更輕鬆?

近年來,會計職稱考試人數不斷增加,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達到439萬,中級也達到160萬,高會考試也是有新增。這其中,尤其是初級考試,被稱為史上最大會計考試群,作為會計職稱中入門的初級會計難度相對較低,初級報名剛剛結束,很多人在考完初級後,緊接著開始轉戰中級。那麼既然滿足中級年限為啥又要考初級呢?一起來看看!

聽說考完初級考中級,通過考試會更輕鬆?


01、用初級打好基礎,工作考證兩不誤

12月24日,財政部公佈了中級會計考試通過人數!截止至2019年,累計有217萬人通過中級會計考試!報告還指出: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為我國評價發現會計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截至2019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已成功舉行29次,累計有814萬人通過初、中、高級會計資格考試,其中,初級資格577萬人、中級資格217萬人、高級資格18萬餘人。

以大部分中級考生所熟悉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來說,如果會從的考試難度為1,那麼初級職稱的考試難度為2,而中級職稱的考試難度為4。

中級職稱的三門考試共包含40個章節,內容繁多。且內容難度較大,對於工作年數有限的會計人來說,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在工作中少有接觸、較為生疏,相當一部分的內容為管理層財務人員必備,因此需要考生在理解理論假設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

初級職稱的知識基礎對於中級備考來說極為重要:章節基本對應,內容也為中級知識的基礎部分,是零基礎考生填補知識斷層中不可疏忽的準備工作。

初級考試對理解的要求較低,更多考查對知識點的準確識記;而中級考試對理解的要求頗高,不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識記並熟練掌握是很難通過的。

對於這些已有一定年數工作經驗的中級考生來說,學習是一件遙遠的事,在工作之餘學習也是從未嘗試過的事。如果不早做方法論上的準備,時間和效率都會給你不小的壓力。

而初級與中級考試的內容銜接緊密,考核方式也有相近之處,因此備考初級考試是首選之舉,這樣有利於求職就業,也有利於備考中級考試。

中級職稱考試的歷年(一次)通過率都在10%左右,許多考生望著這道較難越過的龍門,會不由生畏。尤其對於二戰的考生來說,去年的《中級會計實務》雖簡單,可考試完美地避開了複習重點,而《財務管理》的難度又大大提升了,難免對考試心生懼意。

而初級職稱考試的通過率為中級的兩倍不止,且實際出考通過率更是接近半數。考證講究循序漸進,一步步攻克更高難度、更低通過率的證書,對於考生的信心建設來說最為關鍵。說了這麼多,直接來看看兩者之間的考點聯繫會更加直觀。

02、考完初級,如何順利轉戰中級

相信有很多考生同時報名了中級會計考試和初級會計考試,在初級會計考試之前複習重心一定是偏向初級的。現在初級會計報名已經結束,我們要如何將複習重心快速轉移到中級會計備考上呢?

中級會計還沒複習的考生:

考生應該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快速調整狀態,重新投入到新一輪的複習當中。制定自己的中級會計學習計劃,按照剩餘備考天數與自己每天可以調配的時間以及自己對各個科目的基礎情況合理分配各科的學習時間,然後積極地進行備考。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難度比初級要高,因此考生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前期初級和中級一起復習的考生:部分考生在同時報名了中級會計和初級之後,是兩個考試同時進行復習的,這類考生中級的知識可能學習得不多,但是並沒有完全捨棄。

這時候考生要做的就是先對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一個簡要的複習,在找到感覺之後迅速開始全身心的進行中級會計的複習。如果前期的學習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也要儘快將其解決,不給知識留死角。

03、考完初級考中級,通過率更大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參加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的2個考試年度內通過3個科目的考試,方可獲得中級資格證書。

初級與中級考試時間相差甚遠,還有將近4、5個月的時間。考完初級正好打下基礎,學中級和注會會容易些。

從整體上來講,注會>中級>初級考試難度。有了初級考試的基礎,備考起來會更輕鬆。

雖然中級考試考察得更深,難度更大,但初級的知識點都是中級的最基本內容,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收入費用所有者權益這些重點章節。

注會、中級的考察點都是基於初級基礎知識的各種“變身”。我們只要把基礎知識吃透,深入試題中來鞏固基礎,掌握“變身”技巧,考試通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初級與中級之間的科目聯繫:

初級和中級之間的知識點關聯性較強,從報考科目就不難看出,二者都涉及會計和經濟法的相關知識。《初級會計實務》與《中級會計實務》相輔相成,《經濟法基礎》更是《經濟法》的基礎部分。從知識體系上來說,初級是按照會計要素分類分章節闡述,而中級是按照準則分類闡述,相對來說知識點更具體,但難度適中。

建議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可以分兩年完成,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雖然只有兩個科目,但這兩科是要求一個年度全部通過,並且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有一定的難度,是需要大量精力來複習的,還是要以初級會計職稱為主,中級《財務管理》後期可以選擇第二年複習,效果更好。從現在開始學習,算起來時間上應該還是比較充裕的,大家一定要下苦功花心思來學習。

1、對於有基礎的考生:在備考前期可以初級中級一起學習。

2、對於零基礎考生:建議大家先把初級會計的前幾章學完,再開始中級的學習,學習難度由淺入深,避免因為太難看不懂而失去學習興趣。

3、到最後4月份初級的衝刺階段,建議大家把備考精力著重放在初級會計上,等5月份考完初級會計,再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中級會計上。

19年初級和中級教材對比:

從目錄對比中,無論是從科目還是內容框架,都可以看出初級和中級之間一脈相承的聯繫。初級考完的同學們,完全可以利用好原有的知識儲備,高效拿下兩證。

聽說考完初級考中級,通過考試會更輕鬆?


聽說考完初級考中級,通過考試會更輕鬆?

另外,初級還覆蓋了中級所未涉及的部分,就專業素養這一點,已經超過很多零基礎的中級考生。

以《中級會計實務》為例:中級涵蓋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四要素;在此基礎上,初級還囊括了所有者權益和利潤兩部分內容。這一點,在經濟法科目中更為突出,初級比中級多了更多基礎法律制度以及稅收法律制度。

當然,同學們要注意,即使是相同的內容,中級拓展了知識廣度。再次以《中級會計實務》為例:中級內容展開更深,會計業務處理更復雜。初級僅要求考生能夠處理個別報表,而中級還要求考生能夠在處理個別報表的基礎上完成報表合併。

另外,中級考試還增加了《中級財務管理》這一全新學科,對初級考生提高了一定要求。同學們在備考中也不能掉以輕心。中級的涵蓋量遠遠超過初級,兩者之間有交叉聯繫,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在選擇會計職稱考試時,還是先拿下初級證為好,既能拿下芝麻,又能捧著西瓜,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