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艾草!


山上的艾草!


山上的艾草!

艾(學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釐米,側根多。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釐米。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3(-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分佈於蒙古、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分佈廣,在中國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乎遍及中國。日本有栽培。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

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曬乾粉碎成艾蒿粉,是畜禽優質飼料添加劑。還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