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雲測試:失去的時間用效率追回來

一直以來,金融類APP對功能的穩定性和數據的合規性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金融產品業務測試功能繁多,測試周期短,測試任務重,而不同產品的業務流程又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提高測試效率,降低測試成本上表現突出的AI自動化測試,正在逐漸成為越來越多金融企業的選擇。

Testin雲測總裁徐琨指出,“在整個IT行業敏捷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金融行業也在探索適合自身的敏捷化研發模式,在此基礎上,配以更好的軟件測試策略,組織更合理的軟件測試過程,就可以幫助金融客戶,用更少的成本,提升測試的效率。”


金融與雲測試:失去的時間用效率追回來


測試人員、設備不足,產品上線延期的無奈

延時復工,導致很多金融企業的測試能力不足,而那些已復工的測試人員由於工作量過大,無法實現完備的測試。

開發交付新版APP的時間與要求上線的時間節點很近,測試人員需要對各個功能模塊,各個系統之間交互的穩定性進行測試。在測試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希望在極短的時間內對測試進行全面覆蓋,幾乎是不可能的。未經過全面測試,讓APP上線無疑會造成用戶體驗差的局面,這對於金融產品是不能接受的。

某金融產品測試負責人Jason指出,由於APP涉及到的功能複雜,不同場景的測試任務要求高,測試人員需要覆蓋的功能測試用例特別多。“測試人員需要手動在眾多設備上進行功能驗證,復工測試人員的工作量非常的大。”此外,除了人員不足,設備不足也是金融產品測試遇到的一大難題。“自開發移動 APP後,陸續買了100多款主流機型,分發在不同的測試部門。經常出現設備丟失,損壞的情況,協調處理時沒設備用,空閒時設備又閒置浪費,非常讓人頭疼。而且移動產品更新換代快,想要跟上設備廠商的發佈節奏,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各種壓力之下,Jason認為,只有採用標準化的測試方法和測試服務,才能提升測試效率,提高測試資產的管理效率和使用率。


從可選項逐漸變為必選項的雲測試

對於科技化程度高的金融企業來說,選擇搭建私有云可視化集成測試平臺,可以在引入前沿互聯網測試方案技術的同時,將現有測試規程及框架進行優化,通過自動化測試有效提高測試執行的效率,保證開發與測試間的同步進行。

雲測試主要從三個層面解決Jason遇到的問題:

  • 一是實現移動終端APP功能測試的自動化,包括安裝測試、卸載測試、腳本功能測試、UI測試、穩定性測試、性能測試等。通過儘量多的覆蓋測試點,確保測試的正確執行。在測試完成後,得到測試結果的原始數據及可視化界面,獲得可讀性極強的測試報告。
  • 二是AI自動化測試支持自然語言錄入,提供了強大的腳本編寫能力,可以在測試腳本錄製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度的腳本開發,確保腳本的健壯性
    。傳統的自動化測試腳本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通過手工框選目標控件來進行腳本錄製和維護,自然語言腳本大幅降低了腳本錄製的難度,也極大提升了腳本維護效率。在本地完成腳本的驗證後,可以將腳本和應用上傳到雲端,與其他成員協作,提高了腳本的複用率。同時,AI自動化測試還可以大量減少由於人工引起的設備管理和測試執行錯誤。
  • 三是通過遠程真機調測,迅速調用平臺上的設備進行驗證,大幅優化測試流程。測試人員只要登陸Web入口,即可遠程調試手機APP,擴展了移動端APP的自動化測試能力,解決了移動終端碎片化問題。測試資源動態分配,彈性縮放,根據需求自動地進行分配和管理,實現高度“彈性”的縮放和優化使用。當測試完成後,雲端測試資源會被自動釋放,節省了測試中購買、部署測試終端的費用。


寫在最後

雲測試提供了豐富的雲設備和智能自動化測試工具,支持敏捷迭代,更可持續集成,將企業現有的測試管理過程與雲端測試技術相結合,構建企業獨有的雲測試體系。對於企業來說,只需要關心怎麼使用這些測試資源,資源的實現細節,擴展、升級、故障修復都不用管。

測試是最後一道關,相當於把此前的開發動作重新驗證一遍,要做到萬無一失。

徐琨表示:“測試技術只有跟組織形態、環境條件、測試階段相匹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和客戶一起分析需求,匹配最佳的測試組合方案。”

不管客戶是互聯網公司還是轉型中的傳統企業,把測試全部交給雲測試,效率至少可以提升50%,成本至少會降低30%。

2020年,失去的時間,讓我們用效率追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