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之安徽:固鎮縣。

固鎮縣因縣城曾名“固鎮”而得名。漢初,在今縣城南側谷陽縣,谷有“五穀豐登”之意。唐代,谷陽縣省入蘄縣,但城池尚存。北宋稱西故鎮,金代稱西固鎮。明洪武七年(1374)置固鎮驛,固鎮之名延續。1977年固鎮鎮更名為城關鎮,但縣名沿用“固鎮”。

地名看中國之安徽:固鎮縣。

夏商時為淮夷之地。春秋屬宋,戰國屬楚,秦屬泗水郡。漢初始置谷陽縣(今谷陽城遺址)。西漢高後元年(前187),封洨國,治垓下(今濠城集)。武帝徵和元年(前92)改置洨縣。新莽時期改洨縣為育(又謂餚)城縣。東漢時期谷陽縣設置未變,育(餚)城縣複名洨縣。北朝東魏武定六年(548)取梁之陽平郡,更名谷陽郡。隋開皇六年(586)廢高昌縣,降谷陽郡為谷陽縣;廢蘄城郡,改蘄城縣為蘄縣。大業年間(605--618),廢仁州,並臨淮縣入谷陽縣。時谷陽縣、蘄縣均屬彭城郡(治今江蘇徐州市)。唐武德四年(621),析夏丘縣(西漢置、治今泗縣)置虹縣(治今仁和集);谷陽縣、蘄縣改屬北譙州。武德六年(623),省夏丘縣入虹縣。貞觀八年(634),虹縣遷治泗縣(治今泗縣),隸屬泗州。貞觀十七年(643)北譙州廢,谷陽縣改隸徐州(由彭城郡改)。顯慶元年(656),省谷陽縣入蘄縣(遷治今谷陽城);咸亨三年(672),蘄縣遷回故治,隸徐州。

地名看中國之安徽:固鎮縣。

元和四年(809)析虹縣、蘄縣置宿州。大和三年(829)廢宿州,大和七年(833)復置宿州,隸屬河南道徐州。五代十國時期,境域北部先後隸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的宿州蘄縣,南部先後隸屬吳、南唐的泗州虹縣。明洪武十二年(1379),割虹縣南八都入鳳陽縣。清代分屬宿州、靈璧縣、鳳陽縣和懷遠縣,隸屬安徽省鳳潁六四道(道尹駐鳳陽)之鳳陽府。1948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固鎮地區,置固鎮市(治今城關鎮),隸屬泗五靈鳳縣。1949年9月撤銷固鎮市。1949年境域由宿縣、靈璧、五河、懷遠4個縣分領,隸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6年1月宿縣專區與滁縣專區合併為蚌埠專區,1961年4月撤銷蚌埠專區,恢復宿縣專區,境域皆從之。1965年7月1日,析宿縣、靈璧縣、五河縣、懷遠縣的邊緣地區設置固鎮縣,隸屬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起,固鎮縣改屬蚌埠市管轄至今。1965年7月新設固鎮縣時,轄固鎮、任橋、湖溝、劉集、曹老集5個區,有34個人民公社。1969年3月撤區並社,設置固鎮鎮和11個公社。1977年12月,固鎮鎮更名為城關鎮。1980年恢復設區,全縣設城關鎮和任橋、湖溝、城北、楊廟、石湖、劉集、新馬橋、曹老集8個區,有公社50個。1984年撤銷公社建制,建立鄉、村兩級管理體制。2004年至今,固鎮縣下轄11個鄉鎮,一個經濟開發區。

截至2019年,固鎮縣下轄8個鎮、3個鄉。

地名看中國之安徽:固鎮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