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春日燦爛,溫度已逐漸回升轉暖。每次出門或歸來,瞧見小區那漸次開放的玉蘭花和桃花,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氣,都會令人心生歡喜。

春天也是喝茶的好時節,喝至清爽時,日子都彷彿變成了翡翠,溫潤而明淨。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尤其是那一口春茶,因經歷了秋收冬藏,,承載了多少愛茶人心裡的期待。而今日也將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蘇州的明前碧螺春也開始了採摘。

碧螺春屬綠茶類,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聞名中外。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據清末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為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為冠。

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蘇州俚語“香得嚇死個人”的意思。清代康熙皇帝下江南,覺得名字不雅。又見幹茶條索纖細,色澤銀綠,白毫顯露,嫩綠隱翠,捲曲成螺,又是春季採摘,便賜名“碧螺春”。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因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太湖裡的洞庭山,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有茶友就疑惑了,怎麼又是湖又是山?其實這裡的洞庭山是指太湖中間的兩個小島,就是我們蘇州人熟知東山和西山了。

茶友不要把這個洞庭山和湖南的洞庭湖弄混了,因為洞庭湖裡也有個小島稱為“君山”,是產君山銀針的。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碧螺春與別的綠茶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獨特的花果香。這種香氣來自於它與眾不同的種植方式。因為東山和西山不僅種植茶樹,還種植了各種香甜的果樹。比如東山的白玉枇杷也是非常聞名的,還有西山的楊梅,以及其他桃樹、梨樹、橘子樹等。茶樹和果樹相間種植,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樹吸收果樹的香氣,果樹開花時還給茶樹輸送香氣。正是因為這同氣連枝的友好相處,又得了太湖水的滋養,因此令碧螺春茶有了這獨特的天然花果香。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為了保持綠茶的鮮爽,碧螺春從採摘到製成時間也非常短。手藝好的師傅炒茶時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需要45分鐘左右才能完成,非常考驗技術。高級碧螺春的茶芽非常細嫩,一斤幹茶需要6-7萬個芽頭。其中又以春分開始到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最為名貴。

東西山的地理環境不同,因此東西山碧螺春的形態和口感都會有所區別,不過這種細微的差別非專業人士和外地人一般看不出來。

如果同一天採摘,東山的芽頭肥壯,白毫嫩黃或鵝黃,毫略少;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西山芽頭較細小,毫偏多,白毫玉白色或銀灰色。大多數人認為東山碧螺春的口感優於西山,可能東山的白玉枇杷更香甜些?

品鑑:怎麼沖泡更好喝

建議選用高一些的玻璃杯,便於清晰觀賞茶舞。因這種捲曲的茶葉浮起來後會重心下沉導致自然下墜,所以採用上投法。燙杯後將80°左右水溫注入杯中七分滿,然後投入茶葉。因碧螺春茶芽細嫩毫多,用上投法可以使毫毛自然落下,不容易燙傷嫩葉,讓湯色嫩綠清澈不因毫而渾,茶湯口感也更清甜鮮醇。茶葉自然落下後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有一番情趣。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如何保存

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分層緊扎,隔絕空氣,放在10°C以下冰箱內,儘可能一年內飲用完,時間長了口感不如新茶鮮爽。

喝綠茶的好處

綠茶因為未經過發酵,故保留了鮮葉中的天然物質,含有豐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防輻射、防癌、提神醒腦,生津利尿、清熱祛燥有顯著的功效。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哪些人不適合

因鮮葉未經過發酵,所以茶性偏寒涼,較刺激,適合春末夏初飲用,體質虛寒和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尤其是寒性體質的女士不建議多飲用綠茶。

結語:喝茶本是輕事,且春茶內涵物質豐富,冬日少受蟲害。所以只需喝,無需刻意而為,茶道、茶藝、複雜器皿,皆可放下。只需一杯清水的呼喚,便可清茶留香,回味久遠!

喜歡茶,關注我,為你解鎖更多茶文化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