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对于贸易公司来讲,之后一定要加强供应链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距离新冠肺炎爆发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现在在国内除了湖北省之外,疫情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了,新增病例已到个位数,多个省市已经连续几天0增长。大家也开始慢慢有序复工了,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利好,大家都可以先缓缓气。但是,就在我们疫情出现好转的时候,与我们“风雨同天”的日韩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最新情况:

截止自3月1日,韩国累计确诊3736例,日本确诊246例。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来看,韩国的疫情情况确实比较严重了,其实韩国前期控制得挺不错的,但是架不住激进的宗教势力乱搞。目前韩国文在寅政府的压力可以说是相当大了。记得在我们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日韩政府都对我们采取了积极增援措施,特别是韩国总统文在寅的那句“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困难”。这是一个有大格局,对当前局势有清晰判断的意识。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中日韩之间的贸易往来、产业链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贸易量的角度来看,日本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为日韩的主要出口大国。所以,在双边贸易关系中,其中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是绝不可能毫发无伤的。救对方就是在救自己,这应该是贸易双方的共识。而现在,日韩的新冠疫情也必将反向对我国的企业生产与产业链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还请做这两个市场的外贸人密切关注。

一、日韩疫情扩散下,双边贸易或受冲击

我们先看下面图: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中国主要产业的上游,日本,韩国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电气设备、基础金属、橡胶塑料、机械设备、汽车与运输设备行业。从进出口产品的角度看,中日韩之间的贸易主要以机电产品,汽车与运输设备为主。所以,今天我们今天主要以电子行业,汽车与运输为例,讲一下在产业链上日韩对中国的影响。

1、半导体产业链

1)、存储方面:存储 IC 是最大的半导体市场,DRAM 是最大的存储 IC 市场。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全球 DRAM 产业垄断程度极高,前三大供应商市占率达 96%。2019Q1,韩国企业三星与 SK 海力士相加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72.6%,与 2018Q4 基本持平,产值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远超位列其后的中国台湾、日本、美国等地区的市占率。如果再加上美国的美光企业,全球前三大 DRAM 供应商市占率达到了 96%,整个 DRAM 市场处于寡头垄断格局。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2、闪存方面:2019年三星、东芝和海力士加在一起的市占率是63%。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来源:中国闪存市场ChinaFlashMarket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来源:中国闪存市场ChinaFlashMarket统计整理,单位:亿美元

注:美光由于财务统计时间纬度不同在此做了平均计算

3、芯片方面:CIS芯片方面,全球前两大供应商分别是索尼、三星,当然海力士也是重要的CIS供应商。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4、半导体电子化学品方面:硅片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近年来,全球硅片市场已被日本信越(ShinEtsu)、日本胜高(SUMCO)、德国Siltronic(原Waker)、美国SunEdision(原MEMC)、韩国LGSilitron和中国台湾世界晶圆(GlobalWafers)6家硅片巨头所垄断。全球一半以上的硅片产能集中于日本。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 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全球市场份额比例

直接影响:

上述主要生产企业均分布在日韩,由于日韩电子产业链完备,半导体产业占比高,承载了大量电子上游核心元器件及材料的生产,一旦受到影响,整个电子产业的供给会造成很大紧缺,进而出现涨价。国泰君安的报告推测:若日本疫情进一步爆发,将通过贸易层面,对国内高技术制造业带来一定负面冲击。疫情爆发阶段,短期的供应链风险将集中在汽车与机械设备(零部件)、光学电子设备(半导体材料)、化工产品。但“危中有机”的是:或将加快在我们机电类产品上的进口替代,建议可以关注一下国产替代的硬科技方面的材料、设备等。 这可能就给予了我国半导体核心技术及新材料领域的相关产业一定的国产替代空间。当然这只是很局限的空间,毕竟国内相关产业与日韩相比,客观差异也比较明显。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 部分半导体原材料国内替代情况

间接影响:半导体全球产业链,地域分工特征明显,日本的半导体原材料供应如果发生问题,也会通过美国等其他国家制造的零部件短缺造成的间接影响。

二、汽车行业

2月14日开始,日产暂时关闭其位于日本西南部九州岛屿的工厂,成为了第一家受疫情影响而在日本停产的车企。该公司发现,当前从中国采购零部件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个决定也显示出了该公司在供应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韩国方面,现代汽车也受疫情影响,供应链中断,而暂停生产。虽然部分工厂已经陆续复工,但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不足,导致其余工厂恢复生产时间不能确定。全州工厂的生产线有可能将停止到27日,目前该方案还在商讨,尚未得到明确日期。

从上面的新闻报道来看,在汽车方面,主要对国内的影响将集中在零部件进出口领域。虽然,日韩系进口车会受到影响,但是对于整个进口车的影响有限。因为日系合资车厂的本土化生产率较高,会缓解一些冲击。同时中国也会进口日本的零部件,依赖程度还不低。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 中国对日本的零部件和中间品依赖较高

但是,日韩在汽车零部件的垄断地位没有半导体那么高,所以国产化推进的受益幅度会强于半导体材料领域。

三、造船行业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可以看出,目前造船业处于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主导全球商用船造船市场的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的造船量超过了全球商船船队总数的76%。排名前十的造船厂均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世界最大的两个船厂——韩国现代重工和韩国现代尾浦同属韩国现代集团。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中日韩三国造船业都无法独善其身,给今年的竞争态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复工能不能全部到位,物料不足,配套不及时,防护周期不确定等等,验收周期长等一系列的问题,就导致了中国船企的部分订单存在延期交付风险。此外,考虑到疫情对海运贸易、船厂与船东间商务往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船东对生产保障的担忧,中国船企的接单难度也将加大。随着,日韩疫情的严峻变化,如果他们的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那么,至少对于今年的市场来说,哪国的疫情控制得更好,新接订单才会更有优势。根据25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道,把国内疫情爆发的潜在风险行业,与湖北、浙江、广东、河南四省的产业链结构进行拆解,得出的结论:

1、化工品制造直接受到影响,其下游需求较大的行业集中在橡胶塑料、造纸及加工,木材及加工行业,纺织业,这些行业由于自身需求冲击叠加化工品需求依赖,影响或更大。

2、计算机、电子与光学设备、电气机械、通用设备整个链条均受到一定影响。产业升级的仪器仪表行业由于对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需求较高,或受到一定影响。

3、由于复工推迟,建筑活动的延后,叠加汽车链条影响,将对黑色、有色冶炼、金属制品需求短期存在一定抑制。

疫情日趋严峻,对中国部分产业链有何影响?

若海外疫情进一步扩散,对于汽车、半导体、机械设备等行业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升级以及国内替代的诉求或将快速增加,带来相关链条的进一步景气。从外,个人认为,对于贸易公司来讲,之后一定要加强供应链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这样局部地区疫情对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就相对有限。

最后,不都不感叹一句:“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全世界各国都尽快控制好疫情的发展,中日韩加快建设自贸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