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漁企走複合型休閒農業.記“優秀項目”萬鑫源農莊事蹟

武夷山市“種子工程”“優秀項目”萬鑫源農莊是一家閩臺合資企業,成立於2006年6月,佔地面積2800多畝,目前總投資4000多萬元。農莊位於武夷山市武夷街道辦事處公館村桐源自然村,毗鄰國家旅遊度假區和景區,寧武高速公路和省道途經這裡,交通十分便利,能源供應,通訊條件極好。公司負責人謝玢瑤2014年大學畢業後,從父親手中接過企業的“接力棒”,開始了回鄉創業之路,在引導輻射農村青年創業致富上發揮了積極的典型示範作用,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2017年被南平市關工委評為實施“農村青年致富種子工程”“優秀項目”。

接棒:養殖轉型

謝玢瑤的父親謝章財,1986年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在探索自己創業,做過餐飲,開過超市,制過蛇酒,創作過石膏雕塑。2004年,他帶上家裡的存款以及店面抵押貸款的資金,在美麗的家鄉桐源村,承包下被村民稱作野豬林的土地,開始挖掘池塘,養殖淡水魚,從事新的創業。初期以養殖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為主,但隨著人工成本的逐年提高,養殖成本不斷加大,毛利潤不斷下降,加上以江西為主的外來淡水魚進入武夷山市場,銷售量也在不斷縮減,傳統的養殖模式、養殖品種已經不再適應武夷山的市場,轉型已迫在眉睫。正在這時,謝玢瑤大學畢業回鄉,機緣巧合之下,參加了武夷山市關工委“種子工程”培訓班的學習,在市關工委農村科技服務團淡水養殖專家的扶持和幫助下,從父親手上接過了養殖淡水魚的接力棒,開始在家鄉淡水養魚的創業之路。為適應市場需求,她主動轉變傳統的養殖方式,調整魚塘佈局、規格,引進先進設備,同時還引進如“脆皖魚”、“倒刺耙”、“赤眼鱒”、“白刀”、“桂魚”等珍貴優秀魚品種,實行科學、健康的養殖管理模式,使漁業生產得到了發展。

發展:綜合種養

單一的漁業養殖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更談不上好的經濟效益。為了讓農莊生產能夠可持續發展,市關工委科技服務團的專家們走進農莊進行調研指導,並根據拓展市場的需求,建議在繼續保持漁業生產的同時,增建有機蔬菜、瓜果採摘的項目,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綜合的種養模式,以增強市場的競爭力。為此,市關工委科技服務團果蔬專家,積極對接農業部門幫助引進項目、資金,一是引進高營養價值的新優品種,如非洲冰菜、板栗南瓜,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二是利用大棚優勢,引進高經濟價值的水果,如藍莓、櫻桃、臺灣大青棗、芒果、木瓜等,提高整體收益;三是種植能延長採摘週期的農產品,如1-2月採摘臺灣大青棗,3-4月採摘西紅柿,5-6月採摘桃櫻桃,7-8月採摘藍莓,9-10月採摘葡萄,11-12月採摘獼猴桃、百香果,做到月月有果可摘;四是利用種植空隙,養殖雞、鴨、鵝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種植新品種的項目引進後,關鍵要有科學的生產技術做保證。於是,關工委科技服務團專家們全程跟蹤,從果樹栽培、修剪到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生產環節進行技術指導,還現場手把手地將果樹定植、修剪開窗、通風透氣、防治病蟲害等經驗傳授給種植人員,幫助建設溫室大棚、配置滴灌設備、制定科學的生產管理制度等。在市關工委的支持幫助下,企業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果蔬面積達200多畝,其中大棚面積60畝,種有楊梅、板栗、桑椹、櫻桃、木瓜等10多個品種,豐富的綠色蔬菜和水果,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又增加了經濟收入,綜合種養模式也有了很好的效益。

定位:立體開發

武夷山是雙世遺產地,經濟以旅遊業為主體。為了契合武夷山的旅遊市場需求,謝玢瑤採納了市關工委領導和科技服務團專家的建議,走出去到外面考察市場、拓寬視野,而後將企業主軸調整並定位為生態旅遊觀光休閒農業體,逐步實現了從農業生產型企業向鄉村旅遊型企業的轉變。幾年來,謝玢瑤在農莊建了4000平方米的餐飲區,擁有獨立包間17個,宴會廳1個(設酒席20桌),可同時接納600多人就餐,並配有客房20間,可滿足團隊遊客的需求。同時,還利用現有的種養殖產地,添加休閒垂釣,蔬果採摘,打麻糬等活動;引進孔雀等觀賞性品種,增加活動趣味性;引入野戰射擊項目,建設野戰射擊和拓展訓練區域,讓遊客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充分體現戰鬥的樂趣,利用林地,開展登山、露營等活動。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綠色的食品,良好的生態環境,安全舒適的住宿條件,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到農莊旅遊,以農業吸引遊客,以遊客帶動農產品消費的生產經營模式,也在打開市場中逐步形成,累計接待遊客500多萬人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公司從淡水養魚起步,發展成為複合型生態旅遊觀光休閒農業體,每一步轉型前行,都凝聚了科技服務團老同志的心血與汗水,謝玢瑤也在實踐與磨礪中收穫成長,成為了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目前,萬鑫源農莊的農產品已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萬鑫源農莊被有關部門評為“福建省休閒農業示範基地”“福建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森林人家”“四星級鄉村旅遊景點”。

參加“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之十七


圖1中排左二為謝玢瑤。圖2右二為 謝玢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